APP下载

实习护生婴儿插胃管技术的缺陷分析及技术能力提高的对策

2017-04-22潘丽婷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习护生

潘丽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了实习护生在婴儿胃插管技术中的缺陷及技术能力提高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儿科的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操作实习护士生进行改进带教方法,对对照组操作实习护生进行普通传统带教,记录置管过程中呕吐、呛咳、堵塞、流泪、气急等症状以及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结果 :无不良反应的例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患儿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不良症状的例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实行针对性的改进带教措施较传统带教方法能够更显著的提高实习护生对婴儿胃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上推广实行。

【关键词】实习护生;婴儿插胃管;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95-02

胃插管技术对于患有或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婴儿患者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危重患儿或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常需行插胃管技术。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常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实习护生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或沟通技巧不成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出现不足之处[1],对实习护生实行优质的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带教方法的分析探讨了实习护生在婴儿胃插管技术中的缺陷及技术能力提高的对策。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临床病例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儿科的患儿,共80例,年龄1个月-12个月,平均月龄(6.8±1.2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月龄2个月-11个月,平均月龄(6.5±1.67)月,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对照组月龄1个月-12个月,平均月龄(6.9±1.08)月,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入选患儿置入胃管前,均进行与家属谈话交流,告知操作风险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取得签字同意。对观察组操作实习护生进行改进带教方法,对对照组操作实习护生进行普通传统带教,带教老师均是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士和我校护理老师。具体操作方法实行经鼻或口插胃管术,插管前予甘油涂于胃管外以润滑管,用注气听声法或抽胃液法以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记录置管过程中呕吐、呛咳、堵塞、流泪、气急等症状以及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改进带教方法在普通传统带教方法上更注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实习护士插管技术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一名实习护士有条件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让实习护生先采取对练及仿真实物练习的形式掌握相关插管技术,然后再进入临床实践操作,临床实操过程中带教老师在旁给予技术指导,给同学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要求实习护生在临床操作前跟班到位,做好带教老师的助手。相关研究分析指出实习护士带教问题与实习護士技能有一定相关性[3]。(2)实现“人性化”带教,对带教老师要求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言传重于身教,与实习护士在生活、学习上互相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尽量避免命令式的、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人性化”带教模式和理念;(3)增强应对能力和提高操作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培训沟通和交流技巧。(4) 技术指导:常规戴无菌手套,在婴儿头颈下垫一次性中单,测量胃管长度(鼻尖-耳垂-剑突),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一手持管一手托起患儿的肩颈,助手持压舌板轻压舌中段暴露咽部,从鼻腔插入胃管到测量长度,如有呕吐、呛咳、堵塞、流泪、气急等症状现象暂停插管,稍带片刻再轻轻插入,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置管过程中不良症状和一次性成功例数比较 无不良反应的例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患儿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不良症状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胃管插入术在临床上被广发应用,可用于胃液检查、胃肠减压、鼻饲肠内营养、进行洗胃术等。主要分为两种经口插入和经鼻插入术,由于口腔舌根部受吞咽神经支配,对刺激异常敏感,操作时易引起恶心呕吐,故临床上很少采用。由于鼻腔通路解剖特点胃管通过更顺利,具有病人合作时间段、要求较低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常常存在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熟悉解剖、技术手法娴熟、定位准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临床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对危重症患儿早期实行鼻-胃管术可以明显防止胃肠道功能障碍,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死率[2]。由于婴儿是一类特定人群的患者,存在沟通的困难,往往不能很好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合作,这就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和实践经历。

本文通过对实习护士进行不同的带教方法对婴儿行胃插管术观察比较发现,对实习护士行改进带教方法较传统对照方法可明显降低胃插管的不良症状,一次性成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改进带教方法对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习护士在婴儿胃插管术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分析主要由以下几方面:(1)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尤其对鼻胃管插入术相关的解剖知识缺乏;(2)护理风险或责任认识不够,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规避风险;(3)缺乏经验,应变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差;(4)缺乏沟通交流技巧,承受心理压力。针对以上缺陷行针对性的改进带教措施,尤其首先是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感实现“人性化”带教,同时在“一对一”带教过程中注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扩充,更提高了实习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沟通和交流技巧的培训以及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应变力,和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也有助于增强实习护士的责任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士行婴儿胃插管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实行针对性的改进带教措施较传统带教方法能够更显著的提高实习护士对婴儿胃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王国萍, 朱春燕, 傅凤 等.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护理与康复. 2012, 11(6): 580-581.

[2]段武琼, 张静静, 罗云明. 鼻-胃插管术在新生儿危重症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6): 1101-1102.

[3]周美菊. 临床实习护士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5).

猜你喜欢

实习护生
在校与实习本科护生法律意识差异的对照研究
儿科实习护生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中专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实习护生仪表调查研究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及防范策略
中职卫校护生护患沟通技能调查分析
OSCE结合SSP在验收实习前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