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4-22叶建生王权赵子明陈小江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叶建生+王权+赵子明+陈小江

摘 要:为提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专业教学质量,全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水产科技系大力实施“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升。

关键词:水产专业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38-04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高等职业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4]。水产科技系探索实施“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水产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学生,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水产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5年该院水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供不应求。该文主要介绍了水产科技系几年来探索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1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使教学做到知与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5-8]。因此该系每年都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行业的最新进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水产养殖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在2007—2012年连续6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共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顶岗实训,从而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的逐步推进,最终达成高质量就业。

最后学校每年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和生产用人单位交流,针对水产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2009年开始探索将生产性实训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010年开始在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一些新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水产药品学》《养殖水处理技术》《兽药GMP及认证》《家庭水族箱的安装和维护》《甲壳动物养殖》等课程,通过新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深受水产专业学生欢迎和用人单位好评。

1.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该院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利用暑期让学生直接参与养殖生产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水产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综合实力。近几年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成水产实训中心和水生生物学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同时跟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水产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达到10多个,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接近6∶4,理论教学时数为1 217学时,占总教学时数43.02%,实践教学时数为1 612,占总教学时数56.98%。

1.3 “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以渔业生产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用人要求为标准,在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学生参与相关涉渔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实现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识就业的逐步推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认知专业。

第1~3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修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技术课程。第1学期在校内主要学习基础文化课,主修军事理论、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第2学期主修专业基础课,包括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普通动物学等,加强职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3學期主修池塘养鱼、水环境检测与保护、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技术课程,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定期到水产实训中心和专业实训室开展养殖生产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勤学专业技能,定期轮岗,反复操练岗位技能。

水产科技系近年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水产实训中心)建设,该基地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其中养殖池塘面积200亩,池塘条件良好,设施装备优越,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等,另外还有一个10亩的休闲垂钓池塘和一个占地8亩的田地(用于种植草食性鱼类所食用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水生生物学、池塘养鱼学和水环境检测等课程实训,以培养学生基本上岗技能为主。2010年开始,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水产科技系建成水循环养殖系统2套,目前已投入使用。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好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寒暑假和周末节假日主动参与,一方面利用周末安排一年级的水产专业学生去示范园水产实训中心参观,并参与一些常规性的生产实训,一般1~2次/学期,让学校了解基本职业环境。在实训基地,初来的学生从感官就能了解专业的基本内容,了解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在第3学期组织学生到一些养殖场、动物药品公司、饲料公司现场观摩,与一线人员座谈交流,增强对专业的认知能力,为走出校园,在社会上能真正独当一面奠定了基础。感性认识最直观,实训基地的示范教育正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2)认知行业。

第4学期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培养基本上岗技能。水产科技系不断加强同省内外科研院所、饲料渔药企业和养殖场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个,主要有通威集团、正大集团、天邦股份、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倍康药业等。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技术和先进设施等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每年水产科技系安排从4月份到8月份大约半年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或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和熟悉生产环节,增强其事业心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水产专业学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是常见鱼类繁育技术、甲壳动物苗种生产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饲料营销和技术服务、渔药营销和技术服务、饵料生物培养、观赏鱼繁育技术等。根据渔业生产季节和企业实际的需要,系部集中安排学生以学徒工的身份深入企业,学生干,老师教,边工作,边学习;同时系部选派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并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认知就业。

第5学期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强化综合技能训练。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教师重点指导,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其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为了切实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目前水产科技系所开展的鉴定工种主要有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淡水成鱼饲养工、饲料化验员等几个工种。另外,从2011年开始,水产科技系组织各毕业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国家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资格考试,并选派最优师资开展学生培训,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获得一个或多个技能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筹码和竞争力。

第6学期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企业,企业导师与系部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把上岗就业作为评价学生顶岗实训成绩的重要指标。通过多种途径反馈,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学生普遍反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还普遍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通过每年学院举办的校内人才招聘会,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赴企业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期间,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由于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在企业大部分学生直接上岗,不需要经过培训就能为企业服务。

2 存在问题与对策

2.1 如何发挥企业能动性,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由学校、企业共同对行业用人要求、职业工种标准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与体系,使生产性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水产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承担学生培养任务,切实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2.2 如何建立实训基地学生管理的校企双重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训效果

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学生,学校委派专职教师管理教育学生,实施校企顶岗实习双重管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校企职责分明、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企业为管理主体的管理制度。

2.3 如何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

通过接下来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施,校企合力,健全“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和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品牌,引领农业职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向同类院校进行示范推广。

3 结语

通过广泛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培养企业紧缺的未来员工、培养企业潜在用户、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共赢点和切入点,携手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实施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性,强调开放性教育,做到职业素质训练全程化,依次构建堆砌“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就业”三阶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信、阳光的心态和良好学习习惯,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几年来,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主要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2012年麦可思公司的独立调查报告分析表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和薪酬满意率在该校52个专业排名名列前茅且均远高于同类院校。2013年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为3 041元,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86%,该专业半年内离职率仅为18%,连续两年较低,为该院毕业生稳定率最高的专业,专业稳定率达到8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比例为82%。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水产专业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出众,很多学生干出了斐然的业绩,目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学生适应能力强的新兴专业。

上述一些观点是水产科技系全体同仁几年来摸索出的粗浅认识,如何进一步提升“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强化高职高专水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2005(9):48-50.

[2] 杜卫新,王慧才.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49-50.

[3]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3-15.

[4] 高雪梅,张美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14(2):36-40.

[5] 徐亞超.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4(4):59-60.

[6] 陈宏智,潘开宇,周本翔,等.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116-117.

[7] 解相林,黄贤刚,倪雪朋.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85-86.

[8] 张力.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7(5):38-4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