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2017-04-22吕莹
吕莹
摘 要: 文章介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眼中的“人”,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试图揭示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扬弃,并浅谈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实的人” 自我意识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人的解放”
人是什么?黑格尔认为人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只有形成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人;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感性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笔者首先简要介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其意义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并浅谈这一思想的意义。
一、黑格尔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德国古典哲学,而德国古典哲学是从黑格尔体系出发的。在黑格尔的理论中,人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把人的意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意识①、自我意识、理性、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在自我意识形成之前,人的意识只是对对象的被动的、沉思的分析,这种沉思只能揭示客体,而主体“消失”在被认识的客体中②,因此人还不是人。人的意识只有超越对客体的被动的沉思从而“返回自己”,才能揭示“自我”这种存在,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形成以后,人才成为人。
具体说来,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形成自我意识,从而被承认为人:
首先,人必须有欲望。黑格尔说:“自我意识就是欲望。”③从对客体的沉思的、被动的认识出发,最多只能认识客体,不可能到达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是积极的、进行着否定活动的欲望。可见,黑格尔已经认识到实践的作用和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其次,必须有他人即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只有通过扬弃它的对方(这对方对于它被表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才能确信它自己的存在”④,而为了扬弃对方,必须有对方的存在。“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⑤。在这种满足里,自我意识经验到它的对象的独立性。欲望和欲望的满足而达到的自己本身的确信是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的,因为对自己的确信是通过扬弃对方才达到的⑥。
最后,自我与他人之间必须相互“承认”。自我意识的本质是两个自我意识的双重运动。“自我意识有另一个自我意识和它对立,它走到它自身之外。这有双重的意义,第一,它丧失了它自身,因为它发现它自身是另外一个东西;第二,它因而扬弃了那另外的东西,因为它也看见对方没有真实的存在,反而在对方中看见它自己本身”⑦。这样“我”就在他人中得到自己的规定。同时,自我意识“必须进而扬弃那另外一个独立的存在,以便确立和确信它自己的存在”⑧,“由此它便进而扬弃它自己本身,因为这个对方就是它本身”⑨。这一扬弃意味着自我意识返回到自己本身。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存在,“因为它是为另一个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这就是说,它之所以存在只是由于被对方承认”⑩。只有当双方相互承认,对方为它而存在,它也为对方而存在时,它们才相互表现为自为的、独立的存在,才得到相互的确信。由此可见,黑格尔看到人的社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黑格尔把人作为一种运动、一个过程,并指出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这是黑格尔的理论贡献。但是,黑格尔将人归结为自我意识是有局限性的。首先,黑格尔的人的本质观是唯心主义的,他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1}也就是说,并不是自我意识产生了人,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自我意识。其次,黑格尔对实践的理解是片面的。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活动中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又改造了主观世界;黑格尔仅仅强调人的积极能动的否定活动对于满足人的欲望、形成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却忽视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最后,黑格尔虽然看到了“我”与“他者”的关系,即人的社会性,但他所强调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抽象承认关系,而不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二、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
费尔巴哈首先批判了宗教,并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异化。神的统治被终止了,人复归到其自身,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费尔巴哈又从自然主义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揭示了人的客观性。他认为:“旧哲学的自我意识是与人分离的,是一种无实在性的抽象。”{12}“只有感觉的对象,直观的对象,知觉的对象,才是我可怀疑、直接地确实地存在着的。”{13}人和动物、植物一样,也是一个自然本质。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立场之上的,因此相对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是更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存在缺陷和不足:
首先,费尔巴哈不懂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14}在人的本质这一问题上,费尔巴哈把人仅仅作为“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来理解。人,在他看来,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一样,只是客体,而不是具有能动性、进行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
其次,费尔巴哈没有重视人的社会性。他已经初步意识到,人之所以依赖于世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他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仅仅局限在“爱”和“友情”等感情的层面{15},而没有意识到更广泛意义上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事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爱的关系。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個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6}。
由此可见,虽然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和自我意识,并且高扬了人、使人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如果从他对人的理解出发,一旦进入历史领域,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从而无法真正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7}
三、马克思的“现实的人”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观点,并指出人既不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又不是抽象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处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实的人、人的历史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比较成熟的论述。“现实的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首先,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现实的人”不是神或某种虚幻的存在,而是自然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观点。但马克思将人看做是自然存在并不是要讨论生物意义上的人体,而是要指出现实的人具有动物性的需要,例如维持自己的生命、延续人类这一物种等,这些需要正是人类历史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其次,现实的人是进行着实践活动的人。黑格尔认为人只有形成了自我意识才能把自己同动物区分开来,成为真正的人。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8}也就是说,人一旦开始物质资料生产等实践活动,就从自然意义上的人过渡为现实的人,历史就从自然史过渡到人类史。所以马克思说,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维持自身生命所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9}。
最后,现实的人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黑格尔虽然已经看到人的社会性,但他对这种社会性的理解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承认”,因而是抽象的社会关系;费尔巴哈则把人看作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0}。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必然要进行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并不是个人孤立地进行的,人们在实践中必定要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例如,人为了延续本物种,就要进行繁殖,这就产生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2}。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必然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这种生产实践中,人作为现实的个人不仅同自然发生关系,还和其他人建立起社会关系,特别是当商品经济出现以后,人在实践中的社会性体现得更明显。
四、从“现实的人”看人的解放——浅谈“现实的人”的意义
黑格尔将人消融在“自我意识”中,从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不可能实现人的解放;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似乎把人从哲学、神学和“自我意识”等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马克思指出,“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也就是说德国古典哲学并没有揭示真正奴役着人的力量是什么,因此“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23}。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即从人的需要、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才能看到人类不自由的根源,才能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2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现实世界对人的压迫,指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
现实世界的人是不自由的。
首先,个人的利益与全体的利益是分离的,二者必须通过阶级和国家来协调。分工的发展会产生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即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必然会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共同利益必须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特殊的、与共同利益不相符的个人利益,因此采取国家利益形式的共同利益对他们来说就是“异己的”和“不依赖”于他们的,即仍然是一种特殊的“普遍”利益{25}。在现实世界中,个人的利益必须屈服于国家利益才能(部分地)得以实现。
其次,分工使人的活动同他相对立。“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6}。这是因为,自然形成的分工将人限定在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之内,人的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人为了维持生计便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例如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27}。“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成了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28}。
既然现实世界是与人相对立的,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对立,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根据现实的人的需要、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旧的社会形式,才能使人得到解放。革命的爆发需要两个条件{29},首先,必须把人类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即让大多数人变成无产者,从而扩大无产阶级的力量;其次,要使这些无产者“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即让广大无产者意识到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压迫,看到阶级对立。而这两个条件的实现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因为一方面,如果没有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资料涌流作为条件,在极端贫困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旧的社会形式又会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们才能建立起普遍的交往,从而使各个民族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实现共产主义{30}。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够看到人不自由的根源,并指出通往自由、实现人的解放的科学途径,正因为他们是以“现实的人”--而不是自我意识或抽象的人--为出发点来研究历史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我认为这就是“现实的人”这一思想的意义。
注释:
①④⑤⑥⑦⑧⑨⑩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120,121,121,123,123,123,122.
②③科耶夫,著.姜志辉,译.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120.
{11}{14}{16}—{30}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54,78,78,67,79,56,56,80,74,74,84-85,85,85,85,86,86.
{12}{13}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2,107.
{15}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387.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科耶夫,著.姜志辉,译.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费尔巴哈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識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