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情深
2017-04-22陈晓瑜
陈晓瑜
每一次拍摄党教片,对我而言,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更是一种宝贵的成长。因为在将镜头对准优秀党员或先进党组织时,在我面前的,不只是素材那么简单,更是一幕幕鲜活的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是能让我从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的先进性”的具象呈现。拍摄《惠民春风暖心田》的感受尤为如此。从表面上看,是富蕴县开展的驻村干部到基层开展服务群众活动如一缕春风温暖了群众的心田,但又何尝不是驻村干部为民奉献的点滴之举像一股股暖流,同样也温暖了我的心田呢。
“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
此次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全县一共派出了74组干部到各个村,很难面面俱到地将这74组驻村干部都一一拍摄。因此我们按照驻村工作侧重点的不同,精益求精地选了其中三组干部,希望通过这三滴水珠来折射出富蕴县这次为民服务的大潮。
第一站是杜热镇克孜勒加尔村。事先我们并没有通知当地同志,就是希望用这个类似突发性采访的策划,来真实反映驻村干部的一举一动。
到了村基层组织阵地大门口,一下就与驻村干部、统计局党组书记拜山不期而遇了。远远望去,他手握大钳子,似乎正忙着什么。面对这巧遇的素材,我们赶紧开动了摄像机。“拜书记,您在忙什么呢?”“哦,你们来了。村阵地的大门坏了,我修修。”拜书记费力地低头用钳子拧着铁丝,看见我们来了,手也没停,一边修一边搭话。原来,自从他和检察院的杰恩斯作为驻村干部来到克孜勒加尔村后,村里的一草一木就都重重地摆在了二人心上。哪里脏了,就收拾;哪里坏了,就修理……别的不说,光看拜书记修门那认真的神态,就知道,他真正把村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就这样,一边修门,一边谈话,一边采访,很快门修好了,拜书记试了试,看到开关自如了,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走,带你们去找杰恩斯去。”“他在哪呢?”“小伙子帮加尔肯家打草呢。”我不禁暗暗点了点头,看来我们的驻村干部还真不少帮村民办事呢。
到了加尔肯家的草场上,就看见几个人正挥舞叉子在奋力叉草。拜书记介绍道:“那个干得最欢的小伙子就是杰恩斯了。”说完这话,他也握起了叉子帮起忙来。面对着如此生动的劳动场面,我们赶紧拍摄,用长镜头如实地记录下驻村干部挥汗如雨的画面。等干完了,村民加尔肯来到我们面前,激动地说:“今天可多亏了杰恩斯啊!”杰恩斯也放下了叉子,笑着说:“加尔肯是贫苦户,家里没劳动力,我们就来帮忙。”拜书记则补充道:“村里有事(我们)就在村委会工作,没事就到贫困户家帮忙干活。”加尔肯赶紧说:“这两位干部,哪里有活干、誰家有困难,不分昼夜都能看见他们。真希望这样的干部多来我们村。”朴实的话语加上感激的面容,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驻村干部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这只是拍摄的第一个片段,就已经让我很感动了。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我们发现拜山和杰恩斯真的很忙:走访村民,为5户危房户解决了安居房;为村民协调春耕资金和创业贷款;解决新迁户的饮用水问题;帮助成立合作社……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两个人自打来到克孜勒加尔村,就忙个不停,为村民解决了几十个难事。在采访结束时,我不禁向拜书记提出了一个问题:“觉不觉得太辛苦?”拜书记平静地说:“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辛苦也值了!”这就是我们的驻村干部,辛苦只为民幸福!
畅达民情辟通途
告别了克孜勒加尔村,我们又来到了克孜勒希力克乡白杨沟村。到了村阵地,两名驻村干部同样没在,只有简陋的行李床在等着我们。原来驻村干部——水利局党组书记热哈提和交通局副局长吐尔逊去查看水渠开工情况了。看来,驻村干部无论在哪个村,都是闲不着。
终于在工地上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热书记和吐局长。看到他俩热气腾腾的样子,就知道已经在工地上忙了很久了。热书记边检查水渠边对我们说:“白杨沟村缺水,村民们日子受不了。到村后,我就联系了局里,修上了600米水渠,以后乡亲们不会再缺水了。”一席话,让我为白杨沟村的村民们高兴——驻村干部并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着为民解难的真抓实干精神来的。
白杨沟村缺的不仅是水,路不畅也是大难题。以往村民想出村,要么穿行12公里的戈壁,要么到县城去中转。驻村干部来了,村民们也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不,在草地上,热书记和吐局长席地而坐,和村干部商量起修路的事。吐尔逊正好来自交通局,说起这些可是门清:“我和局里已经说好了,12公里的路马上就开工。”短短的几句话让村干部和旁听的村民们都笑了起来,一致夸好。村民哈布力巴黑老爷爷更是代表大家说出了心里话:“干部到村,就是给我们办实事的!”看到张张笑脸,我不由感叹:是啊,群众对来解实难、办实事的干部,无须动员,就能露出真实的笑容。我们的摄像机把每一张笑脸都忠实记录下来,相信这样的笑脸能让片子充满幸福感。
随着拍摄的进行,我发现,白杨沟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畅通的不仅是水、路,还有网络——经过热书记和吐局长一番张罗,为村里开通了无线网络,如今村民也可以用手机在网上畅游了。但其实在我看来,白杨沟村真正通达的是民情。驻村干部的作为,让村民和党的联系渠道更加通顺了!民情渠道一通,白杨沟以及更多的村子,自然会在党指引的金光大道上幸福前进。
科学决策助民富
“让群众能走上富裕道路,这是驻村干部的头等大事。”在铁买克乡喀依尔特村,我们镜头前的驻村干部、县农业局副局长杰恩斯满怀激情地说道。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我们了解到:在他的努力下,喀依尔特村引进了一个森林抚育项目,仅此一项,就能让村里增收80万元!
为了采访这个森林抚育基地,我们扛着摄像机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胡苇沟。放眼望去,满山青翠,村民正在紧张地护山育林。为了让片子充满烟火气,我们便采访起村民来。村民波兰听罢来意,就拉开了话匣子:“来这儿已经有一个月了,有70多个人一起干活。以前想就业也没有活干,今年工作组帮着弄来这个森林抚育项目,来干活的村民每个月可以挣到5000元左右。”说到这儿,他激动了:“有这样的工作组驻村帮助我们发展,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幸福!”看到他兴奋的样子,我也感怀不已:驻村干部真的是扑下了身子为群众谋福祉的!否则,就不会有这么生动的场景,也不会有这么真诚的话语。
随着采访的村民越来越多,杰恩斯的作为也在我眼前愈加清晰:他不仅为村子争来了项目,还为村子今后的发展勾勒好了蓝图。正是他走街串户,谋划出了利用喀依尔特村紧邻可可托海景区和西沟景区的地缘优势,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商贸、餐饮、运输等非农经济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就是个金饭碗,想必喀依尔特村的乡亲们“厚厚钞票拢在手”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而我注意到,每当谈起喀依尔特村的未来,杰恩斯脸上都会露出满满的笑容。这笑容里,充满了喜悦,因为乡亲们的富日子就快到来;也充满了欣慰,因为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乡亲们带来了美好的明天。
拍摄终于顺利完成了,但我并没有满足。此次拍摄,只拍了三个村,而在富蕴县,像拜山、热哈提、杰恩斯这样的驻村干部足足有298名。他们带着党的重托,奔波在全县74个行政村,用苦干、实干、巧干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幸福,并镌刻下了深深的为民情怀。真希望能把每一名驻村干部的奉献风采都一一展现在党教荧屏上,让更多的基层党员群众永远记住这些可敬、可爱又可亲的人。
(作者单位:新疆富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