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钢 刘晓卿“最美伉俪”支教扶贫路上携手前行

2017-04-22李玲

中华儿女 2017年7期
关键词:支教家长学校

李玲

自1998年以来,中直工委连续组织中直机关青年干部赴革命老区开展支教扶贫工作,共有18批151名青年干部順利完成在河北平山、山西临汾等地的服务锻炼。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中直工委决定继续深入开展中直机关青年干部赴革命老区支教扶贫工作。第十九批选派10名左右优秀青年干部组成中直机关青年干部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赴河北省平山县农村中小学支教,支持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在平山县及西柏坡镇等乡镇挂职锻炼,参加扶贫工作。工作时间从2016年8月底开始,为期1-2年。

他们深入基层挂职调研,积极建言,为当地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在北京冬日的一个周末里,记者在海淀区万泉小学对面的九三学社中央办公楼里见到了陈钢和刘晓卿夫妇。作为中直机关第19批青年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他们利用这次周末的时间从河北平山县北冶乡中学专程回到北京接受采访。初次见面,夫妇二人满面春风、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自带正能量气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心用情,教书育人

陈钢在九三学社参政议政部科教文化事业调研处,刘晓卿则是机关的团支部书记,两人既是事业上的“战友”,亦是生活中的伴侣,在谈及当初几个月前去支教的这个决定时,刘晓卿坦言是她首先提出这个请求,“去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今年是九三学社首次有支教的名额,我非常想偿了自己这个夙愿。”刘晓卿有些激动地说,“其实最初是我想动员他”。而陈钢的想法也与刘晓卿不谋而合。多年前陈钢读大学时曾偶然在《南方周末》杂志上看到了中国十大志愿者获奖者、“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到贵州支教的事迹, 徐本禹为了理想放弃学业、扎根农村支教的故事那时起便深深的震撼与影响了他。当得知这次组织上有支教名额时,陈钢同妻子一样,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提出请求,自愿深入农村、奉献自己。

由10名队员组成的中直机关第19批青年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从北京出发,奔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镇和北冶乡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他们分别来自中央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新华社等单位。与往年不同的是,之前几批中直机关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都是在西柏坡扶贫支教,而这一次除了有6名志愿者在西柏坡之外,还有4名志愿者由陈钢带队第一次进驻平山县北冶乡同期开展工作。北冶乡是位于平山县西南部的一个大乡,地处山区,相对较为贫困,师资力量匮乏。

来到北冶中学之后,队长陈钢首先带领支教队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陈钢发现,北冶中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当地家庭普遍都是积贫积弱的家庭和问题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当地教育面临着较大问题和挑战。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陈钢和刘晓卿分别教授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政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陈钢和刘晓卿对每一名学生情况进行了熟悉和了解。哪些孩子是留守儿童,需要多加引导;哪些孩子家中经济情况较差,需要更加关心;哪些孩子学习态度特别认真,但成绩还不太理想,需要多加鼓励,他们都一一摸清。

在教学工作中,他们集思广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政治课上,刘晓卿除了教书,更注重育人。他始终围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们的现代意识,让他们明白,时代的变化使得他们不努力读书、不努力改变自己是不行的。刘晓卿相信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各项活动,她都与学生们一起参加,时刻注意给学生们树立正面榜样,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刘晓卿还经常会精心挑选一些国内外的公益片供孩子们观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开阔眼界以及全面发展。在课堂上,刘晓卿用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告诉他们即使出身农村,只要努力奋斗,就有希望走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比于刘晓卿的温暖关怀和激励感化,陈钢对待学生则更加深沉与严厉。北冶中学的教学虽然硬件条件不算差,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仍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一切,陈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试图充分挖掘全体队员的资源,依托所属单位的力量,尽全力解决学校发展、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尽心尽力为扶贫支教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几个月的联系,社会上一些爱心企业伸出援助之手。陈钢用企业家捐助的资金为学校设立了奖学金,用来奖励实验班成绩前15名、普通班前2名以及学习进步最快的学生。奖学金的设立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校里不太听话的学生陈钢也有他自己的办法。其中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晚自习时捣乱,陈钢就带着他们去阅览室看书,爱说话爱捣乱的学生们到了那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了,都非常安静,有的在看马小跳校园文学,有的则翻阅各种科普书籍。其中有一个“刺头”学生李玉琪,连续三个晚自习被陈钢带到阅览室里,没想到他不仅不吵不闹了,还逐渐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这给陈钢了很大的启发。他开始更多地引导这些不爱学习、喜欢捣乱的孩子们多看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陈钢打算在九三学社捐助的资金中抽出一万块钱为孩子们买一些优秀的读物,为了能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到更多的书籍,在“双十一”购物节前的深夜里,陈钢一直守在电脑旁盯着当当网和京东网等做活动的网站,挑选了一大批需要购买的各类书籍,一直等到夜晚零点钟的抢购,这一次,抢购成功后一下省了好几千块钱。

心系学生 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陈钢的执教理念。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陈钢坚持设立奖学金制度,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同时,他还准备举办春令营活动,选拔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去北京,到清华、北大等名校看看,到天安门参观升旗仪式,“北冶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很多孩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带孩子到北京来见见世面,对于这些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农村的孩子们肯定会是一种激励。”

针对在一些农村学生中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陈钢和刘晓卿积极开展励志和情感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们心中理想的火种,让无心学习的学生重返课堂。陈钢说,学习差的孩子其实并不笨,只是从小基础差,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经常启发这些学生多想一想将来要干什么?为了实现将来的目标应该做些什么?希望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将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他们热爱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费时间、无所事事,以此教育和改变那些不守规矩、上课打牌、随便说话、甚至是抽烟喝酒的学生。

陈钢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叫李玉琪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很差,行为叛逆、不服管教,每天在学校几乎是混日子的状态。但陈钢发现他喜欢做菜,希望将来能当一名厨师。于是陈钢便加以引导,带他去阅览室找有关美食烹饪的书籍,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后,李玉琪一头扎进这些书里,也不再捣乱了。

对于学校里边缘化的学生,陈钢鼓励他们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学校里的学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考大学,因此如何因材施教,给孩子们一个多元化的人生道路很重要,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上也下功夫,这样能为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寻找一条出路。”陈钢一直想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做一些探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做出更多元的选择,帮助像李玉琪这样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走得更好。

农村除了教育资源薄弱外,还有一个让陈钢头疼的是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问题。来北冶的这段时间,陈钢和刘晓卿总是为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所苦恼,学校里很多孩子的家长都进城去打工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甚至并不重视孩子的成績学习。有些家长在外务工的过程中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种低期望必然影响子女的学习成就感,使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的影响,让缺失的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绊脚石。

“许多家长或监护人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了,把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很少有外出务工父母或监护人主动与学校就教育孩子的事情进行沟通和交流意见,去深度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刘晓卿说。

刘晓卿的班里有个女孩身体素质差,经常生病,有一次生病比较严重,班主任给她在外务工的家长打电话,然而家长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竟是问老师还有几天放假 (寄宿制的学校,两星期放一次假),能不能过两天再去?在老师的劝说下,他才勉强肯来学校接孩子。而这位父亲来到学校后,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责骂她总是生病,耽误他赚钱,甚至怀疑孩子是为了躲避考试来欺骗他,责备她耽误了自己的营生。孩子只能委屈的抹着眼泪,整理好东西跟着父亲走了。类似于这样极端的例子在这里十分普遍,大多数家长几乎从来不会到学校过问孩子成绩,只有在学校发贫困补助的时候或者孩子出了问题,他们可能才会来。有一次,陈钢带的一个学生学习态度差,考试的卷子几乎没有写,一片空白。叫来家长后,这位家长看看试卷说:“这孩子比我当年可强多了!”

“改革教育要从家长开始,家长不能总是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跟自己没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陈钢希望在媒体的公益广告中能够加强对于家庭教育的宣传,“要让更多的家长明白,父母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只顾着赚钱,教育子女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如果你重视一下子女教育的话,就会不一样。”

智力帮扶 精准扶贫

陈钢和刘晓卿积极参与各类调研活动,加强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希望通过智力帮扶有针对性的在所挂职乡镇开展扶贫工作。他们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联系协调各方资源,希望结合平山县当前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依托九三学社的优势资源,引进知名专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老区的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改善北冶乡及周边学区学校的环境。

2016年12月,由中直机关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与平山团县委共同举办的“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巡讲河北行暨平山青年公益大讲堂第一期”活动在平山成功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率九三学社中央专家组一行来到平山职教中心开展科普巡讲。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魏钦平为平山县一百余名果树种植农户、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林果专业的学生作《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专题讲座。魏钦平所长还赶赴北冶乡土岭村中直青年林,为当地果农开展果树管理技术现场指导和培训,手把手教农户修剪果树。广大果农感到受益匪浅,纷纷希望专家能为当地的果树栽种提供长期的技术指导。

2016年11月,他们发起助学帮扶活动,联系爱心企业家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并且将时间延续到每个孩子大学毕业。除了公益大讲堂、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陈钢和刘晓卿对平山县旅游规划、电商销售当地特产以及职业教育上输送学生等方面也颇有自己的想法。

扎根基层,深入老区支教扶贫的挂职锻炼还没有结束,陈钢和刘晓卿仍然在前行中思考。如何通过开展特色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如何广泛筹集资金改善教学设施?如何通过牵线搭桥帮扶重点领域?如何因需施策开展“精准扶贫”?如何持续实施“智力扶贫”?他们还需继续深入基层挂职调研,积极建言,为当地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支教家长学校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家长错了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