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布伦迪巴》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2017-04-22王小环
【摘 要】 《布伦迪巴》由长篇童话和附记构成,隐喻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组织的恶行以及在强权统治下人们的不屈抗争。该书的出版价值更多体现在选题的创新性、故事的隐喻性,以及附记中历史叙述的真实性上。
【关 键 词】《布伦迪巴》;文学价值;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王小环,青岛科技大学。
近些年来,儿童文学因其作品数量之多、读者之众引起社会的关注,迎合市场的作品层出不穷。冒险、校园等主题一度十分火爆,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主流。2015年出版的童话《布伦迪巴》另辟蹊径,令读者眼前一亮,选题的创新性、故事的隐喻性与附记中历史叙述的真实性,成为本书最大的看点。
一、《布伦迪巴》选题的创新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除了中国战场,还有亚太战场、欧非战场和苏德战场。《布伦迪巴》原本是一部儿童歌剧,由捷克音乐家汉斯·克拉萨创作,曾在二战时期的德国特莱津集中营上演55场。在每天面对杀戮的恐怖气氛里,《布伦迪巴》的上演为犹太人带去了难能可贵的自由之光,因而具有非凡的意义。1992年,同名图书出版之后,《布伦迪巴》儿童歌剧被重新搬上舞台,陆续在多个国家上演上百场,打动成千上万的观众。2003年,美国出现了《布伦迪巴》绘本和改编后的歌剧版本,并公开出版了根据演出录制的CD,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正是深受这部儿童歌剧的触动,刘耀辉先生以童话故事的形式重塑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布伦迪巴”,以及与“布伦迪巴”密切相关的纳粹集中营的人们和他们的苦难经历,由此向世界宣扬和平精神。《布伦迪巴》一书由长篇童话和附记两部分组成。在童话中,“布伦迪巴”被赋予恶霸的性质,代表了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残暴统治者。在附记中,作品通过大量史料、文学回忆录和影视作品来叙述历史,认真审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推行的反犹政策带给犹太民族的毁灭性打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本性中残忍冷血的一面。
图书出版的最高境界是承担使命,一个具有新意的选题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链条。二战是《布伦迪巴》创作的缘起,作品却没有停留在战争的层面。从创作的艺术技巧上讲,作品如果要表现正面战场的血腥屠杀,必然会涉及暴力美学,也许会超过读者的心理接受极限,难以唤醒孩子们对战争的思考,所以,《布伦迪巴》以童话的形式来写作,它超越了战争本身带来的血泪,意在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反抗暴虐,争取自由。
二、《布伦迪巴》故事的隐喻性
童话故事嵌入了纳粹和集中营的元素,充满深刻的隐喻性,与历史真实遥相呼应。“很久很久以前”是虚化的时间,“很远很远的波西米亚”是虚化的欧洲小镇,时空虽非确指,但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真实的场景。贫穷善良的派柴克和阿宁库兄妹为了给妈妈治病,去小镇买牛奶。为了赚钱,他们打算卖唱,但是风琴手、恶霸布伦迪巴不允许他们卖唱。这个风琴手的名字叫“布伦迪巴”,使读者很自然地将其残暴专制的形象与儿童歌剧《布伦迪巴》中的纳粹党联系起来。童话中的希姆尔那么善良,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兄妹俩,他给迷路的兄妹俩指路,给饥饿的他们分吃面包,告诉他们在哪里能打到干净的饮用水,然而,他却不能为兄妹俩提供一顿饱餐、一个温暖的住处还有他们梦寐以求的牛奶。这就像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他们尽管善良、无辜,甚至很多人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教育和庇护,却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个叫希姆尔的男孩一出场就穿着蓝色条纹睡衣,这与纳粹集中营的“囚徒”们的穿着是一致的。小兄妹得到了麻雀、白猫和大黄狗等小伙伴的帮助,它们发动镇上300名小学生为兄妹俩放声歌唱,最后市民纷纷转变态度把錢投给兄妹俩,并赶走了恶霸布伦迪巴。童话中的市民和警长影射了二战期间麻木的人们,当小学生们占领广场唱起旋律优美的歌曲之时,那些市民才猛然惊醒,纷纷向兄妹俩伸出援手。这正如二战期间部分麻木的人,直到二战结束德国宣布失败,他们的良知似乎才真正被唤醒。这些隐喻比正面描写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更具有艺术效果。童话里的金色大钟和蓝色拱窗带着温暖的色彩,村里的医生马兹特普的名字是犹太语“祝你好运”的意思,可见《布伦迪巴》凝聚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期许和善意。
任何悲惨的语言都不足以形容集中营恶劣的环境和严酷的制度,然而被关押起来的犹太艺术家们却无视这种恶劣的环境,在囚笼之中让自由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如果本书就此结束,我们仅仅读到一个正义善良战胜邪恶残暴的老套故事,会觉得意犹未尽。而本书还有长达三分之二篇幅的附记,读者可以由此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附记中历史叙述的真实性
《布伦迪巴》一书最大的贡献在于,附记是童话故事的密码,是扣人心弦的注解,其内容为读者逐一解开童话故事的内涵。作者以史实为创作依据,附记涵盖了史学、艺术、影视、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附记的主题为“囚笼里的自由之花”,这些史料包括当年集中营幸存者的回忆录(最真实直接的体验和记录)、大屠杀研究者的数据(大屠杀死亡人数众多,即使官方数据也无法确切统计)、关于大屠杀题材的文艺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大屠杀主题的经典作品)。如此庞大翔实的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同时,这份资料和数据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有温度和有力量的历史印记,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反思二战历史。正是叙述中自始至终表现出的人道主义情怀,使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沉重题材变得能够为读者所接受。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在附记中为读者呈现的数据和资料可能只是作者所接触资料中的冰山一角。在整理这些数据的过程中,作者一定查阅了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可能有毒气室和行刑场,可能有死难者的尸体,可能有大屠杀过后的残骸,所以我们才能在附记中看到作者的悲悯情怀和其在写作中艰难挣扎的心路历程。
读过此书的读者,一定会对附记中那个叫彼得·金兹的男孩记忆犹新。彼得从小深受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影响,写过《从布拉格到中国》等5部小说。1941年9月19日,在犹太人不得不佩戴黄色大卫星的时候,彼得开始写日记;1942年10月22日,14岁的彼得被送到特莱津集中营;1944年9月28日,彼得被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接着被驱赶进毒气室。我们之所以能想起彼得,是因为他那本日记,这个爱好文字和写作的男孩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字里行间充满了飞向太空般的想象力。而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一部动画纪录片——《彼得·金兹的最后一次飞行》来纪念他。
集中营里像彼得一样爱好创作的孩子还有很多,提到这些富有天赋的孩子,就不得不提及那些为孩子们提供艺术源泉的音乐家和画家。在那样艰苦而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甘愿冒着被纳粹发现并处死的危险也要教孩子们学习和创作,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是令人无比痛惜的事,这些闪耀的艺术家逝去岂止是民族之痛,亦是世界之痛。作者通过这一题材的创作,让人们认识到珍視和平的重要性。
二战的历史无法改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不让历史重演。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说过:“谁忘记历史,谁的灵魂就会生病。”世界人民是否能彻底原谅德国人所犯下的错,尚未可知。但是,在德国的城市中心,那些刻有死难者名单的雕塑会时刻提醒人们德国过去所犯下的错,也让人们于痛惜之中深刻地反省,希望同样的苦难不要重现。附记中提及二战中的中国战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苦难的历史。世人应铭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否则,战争若卷土重来,谁又能在战乱中幸免于难呢? 这值得每一位读者深思。
2015年,《人民日报》开设“繁荣儿童文学大家谈”专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将儿童文学作家的素养与品格归结为“三心二意”。“三心”即童心、诗心和爱心;“二意”为感恩意识和敬畏意识。在《布伦迪巴》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满的童心、诗心、爱心和感恩敬畏之意。作者突破了自身情感的局限,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可贵思考。在艺术表现上,小兄妹与妈妈之间相依为命的亲情,小兄妹与小伙伴之间的友情,以及小兄妹与坏蛋恶霸之间的斗争,在作品中体现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对人物的描绘,作者多使用白描手法。比如恶霸布伦迪巴脸上的一撮小胡子,充满反讽的意味,与对战争恶魔希特勒的形象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反抗精神和人类的命运,作者是充满敬畏的,但这样的敬畏意识和真诚的写作态度使得作者在向经典致敬的创作中略显拘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叙事的张力。而在典型人物塑造方面也有所欠缺,比如警长这个形象,由最初的蛮横势利转为最后的热心仗义,中间缺乏合理的过渡,情节设置稍显突兀,从而使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缺少了一点必然性。
儿童文学常常主动回避生活的苦难等沉重话题,朝轻松愉快甚至搞笑的方向发展。然而,儿童在建立价值观的过程中恰恰需要一点冷静的思考。儿童会慢慢成长,文学是面向全人类的,用儿童文学的笔触巧妙地表现悲剧的成分,将成为儿童文学写作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刘耀辉. 布伦迪巴[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
[2]余志和. 二战大事记[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3]高洪波. “三心二意”作得天真诗篇[N]. 人民日报,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