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2017-04-22王全营

决策探索 2017年7期
关键词:寒食节介子寒食

王全营

只要一说清明节,人人都会脱口而出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人们喜欢这一首诗,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是因为其“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有许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还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既是民俗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却只有一个——清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历史上都有哪些习俗?今天咱们就这个话题聊一聊。

说起清明节,人们就会将其与寒食节联系起来,甚至说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演变来的。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顾名思义寒食就是禁火,不生火做饭,吃冷食,因此寒食节亦称禁烟节,这是我国唯一以饮食命名的节日。寒食节的时间有3天、5天,甚至长达一个月。寒食节的由来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有一群人跟随着他漂泊,其中就有介子推。重耳在流亡十九年后取得了晋国的政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当上国君后,封官时把介子推落下了,介子推愤而带着他母亲躲到了绵山,晋文公悔悟,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被火焚而死。晋文公将其葬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有人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现在所见典籍关于寒食节起源与介子推在绵山被焚连在一起的有东汉初桓谭的《新论》:“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其后范晔在《后汉书·周举列传》中说:“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范晔所记来源于周裴的《汝南先贤传》。传为东汉蔡邕所撰的《琴操》、曹操的《明罚令》、晋陆翙的《邺中记》、元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等典籍,都说寒食禁火,起于介子推,遂为后世所沿袭。至于诗词歌赋中以此为题材或者涉及到这件事的作品就非常多了,如唐孟云卿《寒食》诗:“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明张煌言《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隠尚违惭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

虽然这些记载都言之凿凿,但是史学典籍《左传》《史记》中,却没有介子推被焚的记载。汉代刘向的《别录》曰:“寒食蹋蹴,黄帝所造,本兵势也。”《古今艺术图》云:“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也。”从这些记述看“寒食”古已有之,与介子推被焚而死无关。如果说禁火与介子推被焚而死有关,似乎更显勉强。《周礼》记载:负责掌火的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根据贾公彦的解释,二月末三月初,火辰星见于卯星南,因为火星出现,故而认为季春将出火。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季节变化的认识,由于季春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为防止火灾的发生,人们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官府还要派人手持以木为舌的大铜铃——木铎,在全国各地一边巡行一边振鸣,宣示火禁。

禁火结束后要用新火,这叫“改火”。《周礼》记载:“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遂”指“阳遂”,也叫“阳燧”,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取火于太阳故曰阳遂。取火还有一种方法即钻木取火。《周礼》的记载说明禁火、改火为周朝的旧制,并不是从晋文公那里开始的。

寒食节初时只是禁火、吃冷食物,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插柳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插柳于坟、折柳枝于户、戴柳枝于头或系衣带等。

以寒食为题的古代诗词非常多,如唐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宋王禹偁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两首诗都提到了寒食、改火(传蜡烛、乞新火)。

寒食节禁火,带来很多弊病,遭到有识之士的反对。《后汉书·周举列传》中说:周举任并州刺史后,见太原一郡士民常常因寒食造成“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于是在子推庙焚烧了一篇吊文,文中说:“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达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在官府干预下,老百姓才敢在寒食节生火。

从史料看,周举的政令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而推广。东汉末,曹操发了一道《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推独为寒食,岂不悖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使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时期曹魏统治北方地区,由于曹操的禁令,北方寒食节禁火渐渐式微。人们虽然不再禁火寒食,但是上述习俗大多仍然在民间流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现在我们再说一下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一般在公历4月4日、5日或6日。《太平御览》引《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渊鉴类函》引《孝经纬》曰:“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上述文字是说清明是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个节点,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如南方采茶采明前茶,中原地区有“清明蜀黍谷雨花”(清明种蜀黍谷雨种棉花)之农谚。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时间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假三天。”因此,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并被列入了国家的法定假期。

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寒食节上述习俗因融入清明节得以延续,最典型的是踏青、扫墓祭祖。其实扫墓祭祖这个习俗起码周代就有了。《周礼·春官·冢人》:“凡祭墓为尸。”郑玄注:“祭墓为尸,或祈祷焉。”意思是说祭墓是为了祈求先人的护佑。《孟子·离娄下》曾提及一个齐国人,常到墓地向人乞食祭墓的祭品。上述文献都说明周代扫墓的风气是十分盛行的。但是三礼没有扫墓礼。到了唐朝,朝廷几次下诏定扫墓为“五礼”之一。《新唐书》载:开元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拜扫,就是扫墓、上坟。唐代还将其编入《开元礼》中。

由于朝廷将上坟扫墓列入吉礼,扫墓遂成为清明节重要的习俗。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云:“近世礼重拜扫……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马医,专治马病的人;夏畦,夏天在田里劳作之人。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每逢清明节来到,平民百姓都要给先人扫墓,社会最底层的人死后也会享受子孙的祭祀。到了清明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唐薛逢《君不见》诗:“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扫墓诗最有名的当属宋高翥的《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兒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首诗平白如话不用解释。近几年兴起网上祭祀,人们通过留言、献花,寄托对先人、先烈的哀思。这也是“扫墓”习俗的与时俱进吧。

清明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是踏青,踏青也叫踏春、探春、寻春、春游。清明前后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临风”的季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风和煦,风光满眼,所以踏青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明节人们都会放松一下身心,去欣赏和领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寒食节介子寒食
清明节与介子推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4月3日寒食节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
寒食节吃冷食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