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基层
2017-04-22谢建刚赵存艳
谢建刚?赵存艳
内容提要: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媒体加强内部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广大新闻工作者扑下身子接地气,挽起裤腿抓活鱼。在活动中,记者与新闻同行深切感受到,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生动的语言在基层。
关键词:“走转改”;感动;震撼;激励
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同行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感受党的政策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我觉得,应该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一幕幕真实感人的采访现场,展现基层的美丽风景。
感动
作为记者,我在采访时发现,一些自以为得意的“大作”,并不见得会给广大读者留下多少印象。相反,那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作品,尽管已过去多年,却依然让群众记忆犹新。
在河北蔚县,沿着几千年来留下的古老邮路,我采访了十年如一日奔走在百里邮路的“深山信使”——曹正富。蔚县大南山,山高路险,车辆难行。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村民来说,依靠步行投递报刊和信件的“邮递员”是大山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43岁的曹正富,在这条步行邮路上一走就是十年。这十年间,他累计行程12万公里,从没出过一个差错。他用“脚板儿”替党和老百姓传声,以自己不间断的辛苦付出,在党和群众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白天,我拍摄了曹正富忙碌的身影。晚上,在农家简陋的小屋里,我连夜将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表达下来,当报道在《新闻联播》播出以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次体验式采访,充分说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是新闻的本源,基层一线是新闻报道的活力源泉。新闻报道要感动别人,记者首先要感动自己。工作中要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社会管理等内容精心确定选题,深入一线多采写反映基层生产生活的鲜活稿件,就不难实现新闻宣传的“接地气”。
震撼
基层不仅是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更是社会的基础所在。基层的困惑,也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基层的成绩,同样汇成时代前行的动力。
在基层,我被社会的进步震撼着。在坝上地区采访期间,我了解到,十多年来,张家口塞北林场的务林人长年累月坚守在大山深处,面对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的造林实际,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死把愣拧抓造林。如今,放眼望去,百万亩林海屹立在坝头一线,郁郁葱葱,林涛汹涌。
为了使作品鲜活生动自然,我花费十几天时间跟随务林人穿行在百里坝头的沟沟坎坎,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切身感受他们工作的艰辛,用镜头随时记录他们工作生活的点滴,这期间,虽然遭遇翻车、泥石流堵路等危险的场景,但也感受到了普通劳动者坚強的意志与宽广的胸怀。我把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整理成六篇连续报道——《播绿使者——28载荒山务林人》,受到领导好评,并获得全市好新闻一等奖。
通过采访,我对基层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说,在基层,新闻工作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感受社会正在经历着的深刻变化。基层的干部和群众、单位和组织,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舆论的引导和激励,媒体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发挥自己在时代变革中风向标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颗种子,唯有深植泥土,才能生根发芽;一名记者,只有真正扎根基层,才能获得成长的不竭动力。
通过“走、转、改”的采访活动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基层才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只有真正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才能抓到“大鱼”,抓到“活鱼”。 走基层中的收获是我受益一生的养分。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带着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深深期盼,继续走下去,做党和人民的好记者。
(作者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