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新药港”崛起
2017-04-22梁伟光
梁伟光
杭州下沙“新药港”崛起
梁伟光
杭州经开区采取的策略是,聚焦行业领军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围绕引进的龙头、尖端项目推进“以点带面”式跨越发展。
2016年12月6日,吉立亚杭州医药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约,这标志着又一家世界十大药企落户下沙。就在此前不久,总投资3.5亿美元的辉瑞全球生物技术中心项目在下沙开工。这是辉瑞全球第三个生物技术中心,也是跨国医药巨头在华建立的首个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自2005年杭州打造下沙“新药港”以来,下沙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目前,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占杭州生物医药产值近40%,全球十大药企已有六家进驻下沙。下沙“新药港”是如何崛起的?
以民引外、资智结合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医药市场规模达上万亿元,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世界医药巨头的目光。杭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初就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05年,杭州实施“新药港工程,下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生产,需要好几年。杭州经开区采取的策略是,聚焦行业领军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围绕引进的龙头、尖端项目推进“以点带面”式跨越发展。
从杭州经开区招商引资来看,一个突出特点是“以民引外”,世界500强项目大部分通过以民企引外企的方式引进。比如,全球第一大医药企业辉瑞制药和杭州海正药业“结亲”,成立了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95亿美元。法国赛诺菲和民生药业等两家本土企业合作,两个项目的投资也超过了1.4亿美元。
而外企巨头和本土药企选择在杭州“联姻”,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杭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杭州“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政府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上都有所倾斜。为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杭州专门安排“新药港”资金。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医药产业发展资金,2012年产业扶持资金高达8700多万元。
除了政策扶持,人才是杭州的另一个优势。“资智结合”的发展模式,让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地位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贝达药业有六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被国家卫计委盛赞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这样的评价迅速提升了杭州药业的知名度。
在国际大牌药企的引领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下沙聚集了以辉瑞生物、九源基因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以默沙东、澳医保灵、中肽生化等为代表的化学制药,以康莱特药业、惠松制药、爱生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以泰尔茂、雅培、艾博生物、旭化成、史密斯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共15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跨国公司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30家。
产业模式探索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多年来,杭州开发区一直在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从人才招引到项目落地,从项目孵化到资金扶持、创新,贯穿产业的各个环节。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作用是第一位的。2012年以来,杭州经开区启动“东部人才港”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新政,制定人才工作“双百计划”,即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育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和市521计划入选者等领军型人才100名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累计达到100家以上。设立3亿元人才专项资金、6亿元科技创新资金,制定出台人才、科技、工业发展鼓励政策,形成人才与科技、引进与培育、创业创新与做大做强相互衔接、互相支撑的政策体系。
为了招引人才,杭州经开区在硅谷、芝加哥、巴黎、东京、多伦多等地建立人才联络站,发挥华人协会、学术团体独特资源优势,构筑全球引才网络。开发区还派专人常驻硅谷,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工作辐射北美,年均对接高层次人才人1000余人次。
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请进来。通过组团赴欧美招才、特聘20名海外“引才顾问”、举办北美创业大赛等方式,加大海外宣传力度和招引力度。另外,通过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百华协会、侨界精英峰会、海外创业者大赛等平台渠道,邀请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创新。
除了人才,生物医药产业离不开研发平台。杭州经开区拥有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
2014年,杭州经开区将散落在各个高校中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推出大型设备仪器共享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硬件支撑,首批287台价值2.8亿元的仪器设备已实现区内共享。截至目前,该平台已集聚了735台近10亿元的仪器设备,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加广泛高效的研发技术检测支撑服务。
为给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舞台,杭州经开区财政出资6亿元人民币,建成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且按照生物医药科研创新基地的基本需求进行布局。
同时,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国际标准的公共实验平台,为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检测、实验、查询、申报、代办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截至2015年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建成了4个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即基因工程平台、药品合同生产(CMO)平台、多肽平台、个体化新药平台。
在广搭创新平台的同时,杭州经开区还出资设立了5亿元的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20亿元,破解初创企业的融资难题。
小镇雄心
2016年下半年,杭州经开区对生物医药产业开展新一轮的战略性谋划,并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
新的规划方案提出,通过3-5年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中央科技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驱动型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端人才集聚区、国内领先的技术先导区、全球先进医药技术进入中国的首要承载区。
在产业发展上,最终形成“2+2+2”的产业结构,即重点吸引生物技术制药及生物医学工程,鼓励发展生物服务和医疗服务。产业布局思路上,依托医药港现有产业布局情况和地块条件,结合医药港整体产业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形成“一镇两区两基地”的总体产业布局,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在产业规划方案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东部医药港小镇”,这是杭州经开区未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平台和载体。
东部医药港小镇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小镇目标是打造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形成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智库和技术输出基地。小镇重点打造“三大中心”,包括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中心、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工业科技与文化博览中心。
其中,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中心,将引进全球知名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企业战略投资;培育一批品牌生物医药企业;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
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中心,主要是构建新型“众创空间”,加快建设服务于区域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意设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集聚科技检测、科技中介、教育培训、科技总部等智慧型、知识型服务机构,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创新资本和创新要素等。
生物医药工业科技与文化博览中心,将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制造、研发创新等功能,结合各类智能化工厂、养生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工业观光、展览展示文化博览、主题论坛、养老养生和会议、科普实习深度体验,打造面向大中小学生、高端商务人士、专业技术人才的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与文化博览中心。
未来,杭州经开区将以东部医药港小镇为核心,以医药研发、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重点,用3—5年时间,打造一个“500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