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小丑”也是一种“造星”术
2017-04-22宗城
文|宗城
“先做小丑”也是一种“造星”术
文|宗城
需要警惕一种转折——先做小丑,后归凡人。起初,当事人通过合伙人、营销方、媒体等发布关于自己的负面消息,不惜抹黑自己,让公众降低对自己的“预期”,提高对自己的“容忍度”,然后再选择适当时机,呈现正面消息,营造出“改变”或“澄清”自己的效果。这是一种“造星”策略,它流行于娱乐圈、商业圈、艺术圈甚至政治圈子,利用了公众的同情心与当代社会普遍“疏离”权威的心态。
新人出道,不怕被骂,怕的是默默无名。娱乐新秀炒花边绯闻、文学作家写“双簧信”、电影导演要与权威宣战、政坛新锐抨击“政治正确”,都做好被骂的准备,骂得激烈,就必然会有支持自己的。多元社会,每一方立场、每一种意识形态甚至仅仅是一股有共同倾向但无组织的声音,都希望寻求一个旗帜鲜明的“符号”化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它不要求你八面玲珑、绝对正确,它要求的是那人将自己的“鲜明姿态”一以贯之,而且那人在行动中必须有明确的对抗目标和同情目标。比如萌芽一代要对抗的是“应试作文”、“传统文学写作方式”,同情的是被应试作文压抑的青年人和标榜叛逆姿态的少男少女。如果一个人在多种立场中游弋但没有标榜明确的对抗目标和同情目标,那他无法成为代言人,而可能成为“调解人”。
“先做小丑”这种当代社会“造星”术是归属于实用主义的一种“包装策略”。它没有虔诚的信仰作为支撑,或者说,即便行为者有信仰,他也可以为达目的,在特定阶段僭越那个信仰所要求的底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对信仰并不虔诚,他随时可以背叛信仰。
这种策略本质上都是服务于自己的长期利益,并大体是一个抹黑自己再重塑自己的过程,在实际操作手法上则因人而异。如今,不少艺人在公共社交平台喜欢“自黑”,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这并不是要真正抹黑自己,不过是彰显自己亲和、大度的一种策略。而有一类艺人,他们会在不同阶段调整自己的“小丑策略”。比如:刚出道,约莫二十上下的年纪,口无遮拦、叛逆前卫,并作出背离传统道德之举;而在具有话题度后,开始适当缄默,并有选择地体现自己的认真与谦逊;再过一段时间,便是“走出喧嚣,走向平凡”。
那么,我为什么要指出这种“先做小丑”的策略呢?因为它不但对各个领域的新人,也对青年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坏影响。当他们发现前辈们“剑走偏锋”,或是发表恶趣味的低俗言论,或是一次次哗众取宠、引来骂战,可功成名就后,只要稍微“恢复平常”,过往的烂账就能一笔勾销,他们会作何感想?如果哗众取宠、自我炒作之人一次次证明这种“先做小丑”的策略成本低廉且回报极高,而踏踏实实在一个领域耕耘的从业者却终究不温不火,试问,多少人受到名利的引诱,将会效仿那些如今已“洗白”成功的前辈?
曾经,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担忧是公众的共识,我们的心里都有一条线,一条关于良知的线,它的存在告诉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但现在,这条线似乎越来越经不起折腾了,不少人开始重新回归“成功胜过一切”的价值观,“先做小丑”就是当代版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面对环境的物化与不公,而我们中的不少人不是在反抗它、戳穿它,而是努力迎合它、物化自己,希望自己跻身成功的位置,然后对那些下面的,从前的“自己”发出轻蔑的笑声。可这样的成功真的应该是人生最终的追求吗?恐怕——它只是走向幻灭前的虚妄。
责任编辑:张斯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