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2017-04-21李荣春
李荣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适应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才发展的根本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做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一张白纸。教师一灌输,学生就得到;教师一传授,学生就获取。实际上,学生并非白纸一张。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储备。学生学习也并非只是简单接受。人饿了,会主动找食物,吃起来很香,也易消化;若不饿,吃什么也不香,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新鲜感受、独特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发挥学生創新的潜能。有时学生可能想得会比教师更全面、更周到,他们问的问题是教师想不到的。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质疑时特别要注意关照差生,鼓励中等生,让他们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
三、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既要注重学法传授,又要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灵活地迁移运用各种法则、原理、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这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学法指导时要强调个性化,还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人而异,充分发挥个性,增强其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师生换位
所谓“师生换位”指教师当学生,学生当教师。这种换位是创设轻松教学情境、利于创新的好办法。教师当学生,指的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学习;教师还是教师,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教师以学习者身份参与教学,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外在价值时,教师自身价值也在提升,况且学生的见解常会启发教师。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做学生。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以指导学生为主,以真实虚心的态度换位,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当教师,是指教师要给学生以主动权,建立自信心,教师要启发,不要代替;要多放手,少控制;要多鼓励,少批评。
(二)生生和谐
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培养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其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难得的创新氛围。
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集体中互动、小组中互动、个体中互动。但从现状看,生生互动存在着不和谐问题,表现为:对自己,只顾自我表现,不愿修正自我;对别人,专挑毛病,不注意学习吸收;对小组,组内无分工,各唱各调,缺乏组织观念,责任感不强。这极大地影响了互动的实效。因此,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应做到:1.对成功者赞许。2.对困难者帮助。3.对暂时失败者友善。4.对集体勇于负责。5.对自我,正确的既敢于坚持,错误的又善于改正。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形成聆听、接纳、赞赏、互助、修正、和谐的互化。
四、灵活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既体现于学习过程中,也表现于学习结果上。知识是工具,不能仅是静态储存,只有应用于实践,才有意义;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创新。
1.真实的情境是社会的需要,做人的需要,它能产生运用欲望,情感投入,调动已知,充分发挥才能。比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欲望,可让他们写一份给全校的保护地球倡议书,也可自绘自编优化环境的公益广告。
2.设计学习活动要有具体情节,形象化让学生容易入境入情,身心投入,激发创见。如,在进行“干家务要不要工钱”的口语训练时,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爸爸、妈妈、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表自己的看法。题中有需要、有对象、有要求,学生才会积极参与。
3.灵活运用知识,应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学习活动必须具有综合特点,整合才能创新。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开展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学生自拍环保照片,或自绘环保画,并在照片或图画下面编写公益广告词。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荔.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成功(教育).2010(3).
[2]曹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3]吴金芳.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