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习题设计初探

2017-04-21周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教学

【摘要】作为一本好的教材,最好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同时,教材的编辑还要顾及学科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结构。笔者通过对人教实验版、苏教版、山东版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外国选文的习题设置加以比较,认为外国选文的课后练习题应该设计得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外国选文 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63-01

作为一本好的教材,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社会需要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又要以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发展需要作为整体安排教材内容的依据,同时,教材的編辑还要顾及学科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结构。笔者通过对人教实验版、苏教版、山东版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外国选文的习题设置加以比较,认为外国选文的课后练习题应该设计得更具科学性。

一、外国选文的习题设计应该体现指导性

其实,不仅外国选文存在这样的不足,整个教材的习题都存在这样的不足。习题缺乏指导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表现就是在习题的设计中,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也有希望他们去进行的活动训练等,但是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完成这样的要求,只是列出了冷冰冰的、抽象化了的语句,忽略了面对的是学生们灵动的心灵。虽然教师可以担负起进行人性化指导的责任,但是如果明明课本可以做到的工作仍将其推给教师,只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也难以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和成效了。不可否认,美国教材在习题设置上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很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更有对学生兴趣、实践操作能力等的指导,而且还有很多方面知识的拓展,这样的习题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兴趣,从而能使学生愉快的完成作业,我想这样更适合我们新课改的要求。

二、外国选文的习题在编排上不应跟文言文放在一起

我们的教材大多还是采用的单元式的教学法,即使像苏教版用版块的方式,但也还是有一个主题即几篇文章共同的东西来将其编在一起。单元教学是以某一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篇课文组成的教学单元为教学单位,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把听说读写训练和语文知识教学几个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据笔者的研究,有不少的外国选文作品是与我们的文言作品编在一起的,比如苏教版“英明于事业”这一专题下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与《<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山东版的《琵琶行》与乔治·桑的《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晔的《张衡传》与《论无性造人》,而且还是将两者的习题编在一起,编者的初衷应该是他们的主题思想相似,编在一起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教学,但是通过笔者对其习题的观察,即使习题是编在一起的,但是考察的内容还是各自归各自,完全没有起到单元教学应有的效果。再则,从语言的本身特点来看,文言文与译文所代表的现代文差别大,文言需要学生字斟句酌的去理解,而外国选文却不需要这样做,两者放在一起真的很难发挥整体的作用。相对这两个版本,人教版在这方面做的好些,一个原因应该是人教实验版的选文本来就少些,二是因为它的习题是每篇课文单独设计的,没有牵扯到与其他课文的比较。所以,笔者认为,要想通过课文的整合编排来使其效果发挥到最好,应该避免将外国选文与文言文编排在一起。

三、外国选文的习题设计应该与本国选文有所区别

关于这一点,就涉及到了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的背景亦是不同。所以反映外国文化的外国选文本身带有一些我们并不太了解的东西,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对该文章了解的更明白,有些时候我们应该增加一些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的更透彻。比如像山东版第四册选入了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该课文的设计从开始的页下注只对作者有简略的介绍到课后的习题,都没有对贝多芬本人进行相应的生平介绍,也许编者认为学生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应该有所了解,但是作为教材针对的是大多数的学生,肯定有的对此人并不怎么了解,那么他对此文的感受肯定并不深刻,这样一来就影响了这篇课文的文学及教育的意义,达不到编者最初的标准了。

另外,作为我们习题设置的一大特色是重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品味,而且占了不少的部分。笔者认为应该减少对外国选文进行语言品味的题目,毕竟译文有的还是不尽人意的,外国选文最大的意义是文学教育意义,积极的人物形象更能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

四、活动性的练习题要考虑可行性

山东版的活动性练习题是最多的,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以语文活动为中心,把语言学习、情感体验、问题探究,以及能力培养融入语文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领悟、体验、鉴赏、探究以及发现和创新。这样的理念较之以前的教材是一大创新,不过,这种模式现在是在探索阶段,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环境下,能否将两者平衡确实需要时间的磨合,而且一些活动的设计是否可行,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学校也需要进一步的将其完善。

而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活动性习题少一些,人教实验版是最少的。活动性的练习题目的就是要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从以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体验和感悟的学习状态中,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1所以,活动性的练习题的出现是好的,但是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功用完全发挥出来,这个平衡点确实需要好好的把握。

总之,外国选文是学生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那么语文教育者,教材的编写者更应该认真的为他们开好这扇窗,坚定的走在探索研究的路上,为学生把控方向。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3

[2]范菊凡,在审美中感悟外国文学作品的内蕴[J],唐都学刊,2004,(9):147-149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程达,语文学科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周琰(1984.07~),女,河南信阳,武警工程大学,讲师,硕士(2006级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材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