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再思考

2017-04-21吴俊明杨健

化学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格核心素养

吴俊明+杨健

摘要:核心素养是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必要条件,应有国别特点和时代特点;必须顺应社会未来发展的10个特点,包括学习、思维、批判、实践、行为和自主发展能力,人文底蕴与素养,科学技术素养,社会生存素养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国际视野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讨论了核心素养的意义、内涵与结构;以及培育与养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条原则。提出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立德树人,既要防止失去方向,又要防止空谈。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作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3–000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公民必要的基础条件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多次有人在晚上见到两个用四肢走路、长得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出没于附近森林。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找到这两个怪物,发现它们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抚养,大的被取名卡玛拉,小的被取名阿玛拉。她们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怕水洗;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只吃肉;不用手拿食物,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不会说话,午夜后会像狼一样引颈长嚎。由于她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与狼一样,所以被称为“狼孩”。阿玛拉第二年就死了,卡玛拉活了大约9年。

据研究,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才使她初步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话,直到第7年才学会45个词,至死也未真正学会讲话。在最后的3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怕黑暗了。卡玛拉在1929年死去,死时16岁左右,但智力只跟三四岁的孩子相当。这起印度“狼孩”事件当时曾在世界多国引起轰动。

这种野兽哺育人类幼童的事例不止一件。1758年,著名的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其生物分类学著作《自然系统》第10版中就记载了关于野兽哺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被狼哺育长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1672年在伊朗发现绵羊哺育的小孩。20世纪70年代印度又发现了一个从小被狼攫取并哺育长大的人类幼童,2007年在俄罗斯中部山区和柬埔寨一偏远地区都发现类似的“半人半兽”情况:像狼那样嗥叫,像狼那样吃东西,手指甲和脚趾甲就像狼爪,而且愛咬人。至20世纪50年代末,已知有30个小孩是在野外长大的,其中20个为猛兽哺育,5个是熊、1个是豹、14个是狼哺育的[1]。

“狼孩”事件作为人类儿童与动物共同生活的意外事例,为探索人类语言、智力及许多社会行为和习性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少有的实证研究机会。一些人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对这一类特殊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狼孩”事件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不是人类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人是高度社会化的,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特有的习性、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就会有嘴不会说话,有手不会劳动,有脑不会思维,形成不了人应有的特点,跟野兽几无区别了。人脑产生意识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对人类社会的脱离在根本上阻滞了“狼孩”智力的发展。

其次,“狼孩”事件说明儿童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人脑的重量直线上升,由平均约390g直至约1280g(成年人的脑重平均也就约1400g),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逐步学会直立,解放了双手,扩大了视野,增加了活动的量和复杂程度,有了人际交往,也有了说话的需要,逐步学会用脑思维,脑的发育日益精细复杂,为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狼孩”由于在动物中长大,没有人类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机会,智力水平就停滞在婴幼儿阶段,远远比不上同年岁的正常儿童。

再次,人的言语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受到语言活动和听觉的刺激,喉头、声带等会逐渐形成比较有效的发音系统,脑中会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语言中枢和神经通路。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或者语言交际活动过少的婴幼儿,就不可能或者难于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而成人即使长期离开人类社会,之后重新返回社会时也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言语发展等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正如个体发育史是其种系发展史的简短重演一样,人类幼儿智力的成长过程反映了从猿到人漫长历程中人的智力的发展过程。“狼孩”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人类起源过程中如果没有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人类祖先就不可能实现由猿到人的转变,而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形成,特别是以后的继续发展、大步发展离不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没有劳动,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可能实现从猿到人的转变,没有可能实现由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发展……

总之,一个人由出生到成为社会的成员,或者说由生物人形成、发展为社会人,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狼孩”由于不具备这些起码的条件,它们初步回归人类社会、初步回归正常的人类生活尚且很难,如果要融入当今高度发达、十分复杂的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的个体人由生物人(自然存在物)形成、发展成社会人(社会存在物)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础:

(1)自然基础。个体人由生物人形成、发展成社会人的自然基础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大脑,这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

(2)社会基础。个体人由生物人形成、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进行广泛和必要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所谓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经济体系、社会规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风俗、种族和民族、家庭、学校、职场、社团或其他组织以及同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这些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3)实践活动基础。这是个体社会化的主体条件,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能动因素。个体社会化过程有赖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赖于个人的生理禀赋与社会环境充分接触,有赖于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个人从小与社会生活隔离,脱离社会实践,即使他具有个体社会化的自然基础,具有健全的神经系统,也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化。正常地参加社会实践,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才能获得正常的社会化。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上述3项必要基础意味着,哪怕做一个很初级的社会成员也是有条件的。

在印度“狼孩”事件中,人们花了很大力气才使卡玛拉慢慢地初步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花了很大气力”进行的活动实际上属于教育活动(此时“狼孩”则进行学习活动),只不过这种教育对象的学习起点很低而已。这种起点,即受教育者的自然基础、社会(交往)基础和实践活动基础,体现了以人的神经系统、脑以及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基质或心理功能为基础,是通过人的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作为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等特点,符合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它们构成了人的素质,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2]。而且,上述3项基础条件也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

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顺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生终身发展跟社会发展是密切联系着的:学生终身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又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保证;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终身发展,学生终身发展也需要社會持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除了某些必备品格之外,学生还必须具备某些关键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才能既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确定这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依据是什么?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先弄清社会发展的趋势。

综合多方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社会发展主要有下列特点:(1)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成为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新兴的高端产业崭露头角,信息化、智能化、城镇化发展势头迅猛,传统产业和金融业日渐艰难并逐渐被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3)中国进一步崛起,人口优势缓慢地转变成人才优势,国际影响进一步加强,国际事务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受到的挑战始终不断;(4)教育、健康与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现行教育教学方式和体制都会受到很大冲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深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大课题;(5)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6)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带来更多新的问题,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凸显和强化;(7)安全与反恐形势可能更加严峻;(8)某些国家或集团为了维持自己一家独大的霸主地位,会用经济干扰、思想文化渗透、“颜色革命”等手段颠覆对它有“威胁”的国家,甚至会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军事优势发动战争,做最后一搏;(9)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政治制度改革在民主与集权之间艰难地平衡和摇摆前行;(10)“技术迷信”、“技术暴力”日益突出,资源开发与消耗日益强化,地球环境继续恶化,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气候和地质灾害频繁。

与此对应,未来社会要求社会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法制道德素养、其他社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创业精神以及要求更高的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素养等方面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教育经过富有成效的改革为形成人才优势做出贡献。为了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的公民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批判、实践和行为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掌握、学会自己没有学习过的东西,才能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合理结构大体上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方面:(1)学习、思维、批判、实践、行为和自主发展能力;(2)人文底蕴与素养;(3)科学与技术素养;(4)社会生存素养与创新创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国际视野。

3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内涵、结构与特点

一个生物人发展成社会人之后即成为社会公民。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想要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下去,需要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素养,即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化等领域,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内容。青少年学生必须接受公民教育,但是,青少年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公民教育时,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避重就轻”,要有序进行,要有轻重缓急,必须首先抓住核心素养、抓好核心素养。

要深入地了解核心素养,需要了解它的核心意义所在,以及内涵和结构等。

核心素养的核心意义主要体现在[3,4]:

(1)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全面系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有关标准。

(4)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的根据。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扼要点明其要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什么是品格?品格中的“品”有品质、等级、表现等意,“格”则有标准式样、规格、人格(人的道德品质)、格调等意;两字合起之后的“品格”是指人的思想、认识、言语、举止、态度、情操、意志、兴趣、追求等所表现出的一定水准的品质、品性,大体上可以分为认识、情感、行为、意志追求等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所以品格历来受到人们尊重和崇尚。

什么是关键能力?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影响活动效率并能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个性心理品质。关键能力是指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有人把关键能力解释为“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包括自我或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有人解释为“是那些与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虽然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是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不同领域的非专业能力,又叫核心能力”,有人解释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合称,或者是指职业核心能力”……其实,上面引用的教育部文件已经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明确排除了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的非专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因为学生尚无职业),也排除了“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根据上面的讨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大体上说来应该包括适应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

在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4个方面中,学习、思维、批判、实践和行为能力应该重视自主性以及在自主基础上的发展意识;人文底蕴与素养应该重视弘扬人文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与技术素養应该重视弘扬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社会生存素养应该重视创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国际视野。

素养具有社会属性,核心素养不但应该反映社会的时代特点,而且应该反映社会的国别特点。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具有中国特色,既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能适应当今实现振兴中华“中国梦”伟大实践的需要。当前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简单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甚至是国外十多年前的理论和经验,不是一个妥当的做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4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涉及品格和能力的培育与养成,因此必须遵从有关的规律。

4.1 知、情、行、意联动

前已述及,品格是指人的思想、认识、言语、举止、态度、情操、意志、兴趣、追求等等所表现出的一定水准的品质、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认识和行为准则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对必备品格的认识是形成必备品格的基础,对必备品格的情感、意志是必备品格得以实现和坚持的内驱动力,行为则是品格的体现。只有知、情、行、意联动,才能使目标品格得以形成,也才能使其得以稳定。知、情、行、意对于目标品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偏废。

能力跟知识及其概括有关:由陈述性知识可以产生活动的程序性知识、确定特定的活动方式,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活动,达到掌握、熟练程度后逐步内化、概括化和个性化,外部控制和内部意识的作用显著隐化、弱化之后,即可形成能力。敏捷地形成有效的活动策略是内化、概括化和个性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可见,为了形成关键能力,也是首先需要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形成可靠的知识基础。

4.2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相关知识不能保证必备品格的形成。只有通过行为形成体验,才能使品格逐步稳定化,而实践活动可以为品格行为的发生提供生动、有效的机会。

对于关键能力而言,由于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能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关键能力的形成和表现离不开相应的活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活动,既不能形成和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所以,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4.3 注意发挥背景知识对于基本品质培育与养成的特殊意义

所谓背景知识,包括学习内容形成或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背景、历史背景、价值背景、领域层次属性、总体和逻辑背景(学科背景)以及教学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它们反映着知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广泛的内、外联系。结合背景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能够凸现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弥补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局限,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相关学习的可理解性和自主性,因而对于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意义,应该充分重视。

4.4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虽然品格和关键能力都是个体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然而它们实质上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反映了一定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实现、稳定与强化,因而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必备品格通常在社会交往中表现,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必备品格来说格外重要,建立并用好社会实践基地十分重要。

4.5 搞好核心素养评价

教育评价不但具有鉴定功能,还具有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和诊断功能。要努力设计好核心素养评价系统,研制好核心素养评价工具,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

4.6 做好长期规划,力戒急于求成

核心素养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节课”。核心素养的培育、养成需要多次和反复实践,须要做好长期规划,有序展开,“活水长流”,力戒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学科教学内容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在规划时要注意学科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最佳结合,讲究效果。

5 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

提出核心素养问题,目的在于更好地立德树人。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凡是不关注、不考虑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案,都不是好方案,相应的认识一定有偏差。在实践中,既要防止失去方向,又要防止限于空谈。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so.com/doc/5579049-5792418.html.

[2]吴俊明.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J].化学教学,2016,(11):3~8,23.

[3]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4]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答记者问.教育部网站[引用日期2014-05-5].

猜你喜欢

品格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冬季暖男必备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