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2017-04-21陈映华
陈映华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营造氛围;培养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88—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创设阅读环境;以学生阅读为本展开课堂教学,培养阅读习惯;选择有效的阅读方式,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高雅情趣。因此,真正属于儿童的阅读环境应该是轻松的、快乐的,可以让儿童自由地走在阅读的大道上,教师应在课堂上倡导高雅的阅读、纯粹的阅读、零负担阅读。
一、 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
完美的阅读应该是没有恐惧的阅读,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要不要读。笔者是这样带领学生创造阅读环境的。
1. 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教室里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图书角,同学之间交换阅读书籍,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把学生看过的图书打折销售),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每日共读”,每天中午有20分钟读书时间,集体阅读;“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并向学生阐明推荐理由;开展课外活动大阅读……这些方法都营造出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物,做到开卷有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欢科普作品,有的喜欢军事战略知识,还有的喜欢读童话故事……因此,教师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拓展知识面。另外,根据学校、班级活动选择课外读物,课内阅读内容是什么,就向学生介绍并选择相关内容的书刊,结合单元教学主题,推荐相关读物,使课堂教学的成果扩大、深化。
3. 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读“电子书”。以网络为载体,创设生动、鲜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背景资料,拓展阅读推荐书目;关于时事新闻,组织热门话题的主题交流;个人班级网上信息的发表;“校讯通”网络平台交流等,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以阅读为本,展开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汉字运用的场所,是体验情感的场所,是感悟中华文字魅力的场所,更是人性飞扬的场所,因此,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就要从钻研教材走向研究学生,使课堂教学聚焦于学生。
1. 设置合理情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更多地成为了课堂情境的创始者、参与者、促进者。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鼓励学生演一演、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文字中的空白点、矛盾点。鼓励质疑问难、以疑激思、以疑激趣。例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帶着疑问,课堂中学生会更主动地阅读,在文中寻找答案。
3. 想象补白,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例如,在教学《圆圆的沙粒》一课时,第九自然段省略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圆圆的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经历了哪些困难和诱惑?圆圆的沙粒由一开始的异想天开,到成为有用之材,面对这奇妙的经历,你想说些什么? 这些课文补白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并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讲究“读的艺术”,教师要加强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个别读、小组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把课文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再现文章中的人物个性形象,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