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置性作业在生本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17-04-21王雅安

甘肃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点拨深化

王雅安

【关键词】 语文教学;前置性作业;生本教育;点拨;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87—01

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已经有了一个共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才华、艺术和修养展示,而生本教育行为的本质正是推进、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学,而前置性作业无疑能更好地促进生本教育。本文将着重谈谈前置性作业在生本教育中的教学实践。

一、在前置性作业引领下,学生渐掌课堂主动权

前置性作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他们提前进入预习预学阶段,为后面的学习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设计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时,注重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规划。经过三次课堂实践的不断探索,反复修改,在前置性作业的引领下,课堂的主动权正慢慢由学生掌握。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第一次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中,笔者首先设计了熟悉生字、理解个别词语意思的板块;为了更好地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笔者还设计了查找海鸥资料这一学习活动,为学生深入感悟老人爱海鸥做了铺垫。但课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首先,笔者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使得在理解课文重点句段时,忍不住又回归到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中,让课堂中少了一丝生气。其次,在这份前置性作业中,生字词学习占的比重略多,其实高年龄段学生对生字词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也有了把握。

于是,笔者马上做了相应的改动,在前置性作业中,将生字聚焦为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删去了原有的“词语理解”这一板块,将重点放在初读感知上,预习时厘清课文围绕主题写了哪几件事,并关注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进行初步体会。

第二次试教后,笔者和其他听课教师及时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对六年级的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在前置性作业中可不涉及,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教,于是果断删减了这一个板块。在第三次教学实践中,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明确了:阅读、思考、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样课堂学习才能更高效。

二、三次教学实践改革,课堂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三次前置性作业布置并结合课堂教学后,笔者得出了结论:学生要有更高的概括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行。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品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通过此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与文中人物对话。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对课文结构进行把握。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后梳理出:课文围绕“老人与海鸥”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情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并不统一,但有了第二个问题的引领,学生对于课文结构的划分水到渠成。由于从三年级起开始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对高年级学生应提更高的要求,笔者设计了“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任务,还要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既通过初读感知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在第三次教学实践的课堂中,学生抓住老人外貌描写中的三个“褪色”,结合课外對海鸥、老人的了解,体会到这位简朴至极的老人对海鸥无私的付出。最后,学生说出了本节课的收获,他们或为老人的无私付出而感动,或学会了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课文,或学会了结合题目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三次对前置性作业的修改,三次教学实践的探索可以看到,课堂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就前置性作业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及时点拨总结学法,而大部分的理解和讨论,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的,使得学生的“预学”在课堂中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有效引领了学生的学习,做到课前有备而来。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堂群学、小组展示、教师引领,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使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前置性作业点拨深化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