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组活动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7-04-21雷红梅
雷红梅
摘 要: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开展小组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交流性、合作性、创新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以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的重要作用和实施小组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小组活动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组织课堂的教学形式。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倘若仍然使用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情况将越来越糟糕,学生对英语课堂甚至英语老师都会产生厌恶情绪。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当然就失去了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意义。相反,如果使用一些生动活泼、创新有趣的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的作用
1.开展小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会主动学习,也就不会对学习有持久的热情。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迫学生记单词,反复背语法和做习题导致部分学生害怕学习英语,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如果采用形式新颖、简单有趣的小组活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做游戏,就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最终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与小组成员间、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能形成独特见解。此外,小组活动让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得以运用和实践,特别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避免学习“哑巴英语”,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开展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和小组成员讨论问题,分享成果,共同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最终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同时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
4.开展小组活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随之会好起来。
5.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每堂课40分钟基本都是教师一直在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违背了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及各地一些教育政策的改变和实施,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落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开展小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此外,开展小组活动也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各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实施小组活动注意事项
既然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如何让小组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呢?从平常的教学经验来看,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下面四个“用心”:
1.用心给学生划分小组。实施小组活动最关键的是如何给学生划分小组,这将决定今后的小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小组活动能否实现价值。首先,小组的划分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小组成员的分配要合理。因此,分组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男女生比例等因素。一个小组中既要有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学习积极、成绩好的同学,又要有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这样才有利于讨论问题、团结合作和相互交流,切忌在划分小组的时候把“差生”或优等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小组。其次,小组的划分遵循就近原则。为了方便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尽量把同桌、前后两排的同学划分成一个小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四处跑动,避免出现混乱的课堂秩序。最后,小组划分完成之后,要合理选出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并且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权利。在英语课堂中,我根据每个班级学生人數的不同,将学生分成5-10个小组不等,每个小组都由小组成员公平推选出一名小组长,主要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每一次的小组活动,负责小组成员平时作业的检查监督,同时负责及时向老师反映小组成员提出的一些问题。小组长是我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用心设计每一次小组活动的主题和任务。划分好小组,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小组活动的任务,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小组活动的主题和任务会影响各小组的兴趣及完成活动任务的质量。根据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我在每次备课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三个问题: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怎么教、怎样调节课堂气氛。因此,每一次的课堂活动设计我都很用心,活动的主题首先要符合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不能设计过难或者太过简单的活动,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比如在教授Unit6 “Hometown”这一章节的时候,我给学生分配的小组活动任务是相互介绍家乡,着重强调家乡的特色之处。这样的活动任务既简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在教授“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时候,我给学生分配的小组活动任务是每个小组自己设计一个“Christmas party”。这样的活动任务既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听到开“party”,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3.用心制定各小组之间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何评价各个小组的成绩?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评级机制影响各小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给小组创造竞争意识,在各小组间形成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在进行小组评价的时候,我主要采用两个方法,如口头表扬和小组加分。每个小组一开始都有基础分60分,之后根据各小组开展小组活动的情况实行加分或者减分,等到学期末的时候把所有积分累积起来排出名次,并给予适时适当的奖励。比如像上黑板默写单词、完成练习题、课堂提问等这些简单的问题,我都是给学生抢答的机会,对于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给予口头表扬或者加分的奖励,任务完成不是很好的小组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下次做得更好。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听到问题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激烈地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另外,对于难一点的问题,我采取的是小组讨论后分享的方式。学生把难题先认真讨论完之后,我会随机抽取几个小组起来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同时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成果做出评价,特别要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按照小组汇报的成果判定等级,给他们加上适当的分数。这样,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就很高。总之,在进行各小组评价的时候要注意遵循奖励和鼓励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用心观察各小组中学习成绩比较差,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尽管很认真地划分小组,尽管很用心地设计每一次小组活动的任务,也无法保证班级中所有人都参与活动。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每个班级中都有个别学生不配合教学,不积极参与每一次小组活动。我在平常教学中也碰到过这样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小组活动他都不积极参与,不参与小组的讨论,一个人静静地看教科书。这样的学生是不能够进行批评教育的,要先弄清楚原因。之前遇到过一名2015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每次一到小组活动的时候他都不吭声,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参与他们小组的任何活动。我发现后,首先跟班上其他同学了解情况,也询问班主任该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平时在班上的表现等,得知这个学生平时就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从来不跟班上的同学说话,每天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知道情况后,我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该生参与进我的课堂小组活动中?如何促使他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呢?后来,每一次布置完小组活动任务后,我都走到这个学生旁边,跟他一起讨论,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慢慢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学生变开朗了,喜欢说话了。在一次段落翻译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学生的思路还不错,翻译也基本正确,就鼓励他站起来跟大家分享。他大胆地站起来,虽然声音很小,其他学生基本听不清楚,但我还是带着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之后他跟我说那是他第一次在全班面前讲话,当然也说了一些感谢我给他鼓励之类的话。后来情况越来越好,我慢慢鼓励他跟小组的其他同学讨论,共同完成任務。看到他能融入集体,我很欣慰。
总之,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其实就是寓教于活动中,寓教于游戏娱乐中,寓教于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目标。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各小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最终促成学生形成良好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1.
[2]布朗.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