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课堂的激励技巧

2017-04-21朱雪宁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朱雪宁

摘 要: 学生是案例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热情对案例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从激励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在案例课堂上根据期望理论,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对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期望理论 激励技巧

案例教学因其生动性、形象性、自主性和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得到大学老师的青睐,很多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都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获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从中有所收获”[1]。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进行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理念和协作精神。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课堂活动的主体。如果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就能实现既有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有限,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是案例课教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激励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如何在案例课堂上使用期望理论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洛姆(Victor Vroom)在20世纪60年中期提出并形成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倾向可能带来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弗洛姆认为,当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的结果,且这种结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行动。激励就是个人寄托在一个目标的预期价值及其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看法的乘积[2],用公式表示为:

M=V×E

M表示激励力,即一个人受到激励的强度;V表示效价,即个人对某种结果的偏好程度;E表示期望值,即通过某种活动导致预期结果的概率[3]。

该理论涉及三种关系:(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期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人们认为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就越会努力;如果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无法实现,那么人们就会失去动力,放弃努力。(2)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关系:人们总是期望在实现目标后获得适当的奖励。如果实现期望目标后,有相应的奖励,就会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如果没有奖励,人们的动力就会减少。(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完成工作,个人所获得的奖励对个人的重要程度及其与个人的目标需求有多大关系。如果奖励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就会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如果奖励不是个人所看重的或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则个人的动力就会降低[4]。

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的目标和判断以上三种关系。要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必须以激励手段的效价(能给激励对象带来的满足)和激励对象获得这种满足的期望值为前提。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个较低,就难以使激励对象调动足够的积极性。

2.期望理论在案例课堂的应用

企业等组织的管理者会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案例课堂的管理者——教师可以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力。要做到这一点,案例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在案例课堂中学生的努力、绩效和个人需求具体是指什么,然后根据这些具体内容,采取相应的激励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明确案例课堂中努力、绩效和个人需求的具体内容

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明确个人目标及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个人目标实现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努力能够达到绩效,绩效能够带来奖励,并且奖励能够实现个人目标时,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要把期望理论运用在案例课堂上,首先要明确对学生而言,努力、绩效和个人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实现教学互动,将教与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案例的讨论中获取专业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案例课堂上,学生的努力是指学生在案例上的投入,包括课前的准备及课堂的讨论参与度。绩效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在案例分析中体现的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及与团队成员合作的能力等。在案例课堂上,学生的需求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取得良好的课程成绩。

2.2根据期望理论实施激励

明确了案例课堂中学生的努力、绩效及个人目标后,可以根据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及奖励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

2.2.1正确处理努力与绩效的关系:选择适当案例,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

对学生来说,努力是对案例的投入,即在案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绩效是学生在案例课堂上的表现,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案例的思路、表达的清晰度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衡量。当学生认为努力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时,就會在案例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准备和讨论;当学生认为即使努力也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时,就会放弃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如何保证学生的努力能够取得良好的表现,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案例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难度系数太大的案例会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带来挫败感,使学生感到即使付出努力,精心准备,可能也无法很好地对其进行分析,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这样学生就会放弃努力。那么是否案例越简单越好?并不是,因为太简单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没有挑战性也就没有动力,所以案例太难或太简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选取适当难度的案例。具体来说,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每一门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案例。其次,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状况,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的案例要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另外,对于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案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选择难度系数大一些的案例。再次,教师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2正确处理绩效和奖励的关系: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根据期望理论,人们总是期望在实现目标后获得适当的奖励。如果实现期望目标后,有相应的奖励,就会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如果没有奖励,人们的动力就会减少。因此在案例课堂上,当学生取得良好的课堂表现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奖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组织中的奖励不同,案例课堂的奖励更确切地说是对学生的良好表現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师可以对在案例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独特见解和精彩言论的学生进行鼓励,这些措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加分进行奖励,因为课堂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可以对出勤良好且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分数的奖励。如果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可对案例分析报告写得好的学生进行加分。

2.2.3正确处理奖励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分奖励,满足学生获取高分的需求。

根据期望理论,奖励还必须满足个人的需求,只有满足个人需求的奖励才能发挥真正的激励作用。在案例课堂上,要正确处理奖励和个人需求的关系,就是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表扬和肯定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和学生的交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另外,虽然学生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课程成绩,所以好的分数是学生的普遍需求。案例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分数奖励,因为案例课程通常都是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发言。为了激发小组讨论的热情和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教师可以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打分,并根据分数选出优秀组,对优秀组的学生进行加分。

3.结语

期望理论主要适用于企业等组织内部,将期望理论运用于案例教学的课堂是一种探索。本文根据期望理论的内容,将期望理论中涉及的三种关系(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具体应用在案例课堂上,提出通过选择适当案例、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及通过加分满足学生获取高分的个人需求等措施对学生进行激励。

参考文献:

[1]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朱秀文.管理学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娄成武、魏淑艳.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项目名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案例分析》课程建设,项目编号:K150804。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