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玉祥:湖南人作战勇敢

2017-04-21陈扬桂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冯玉祥邵阳湖南

陈扬桂

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48)曾先后两次来到湖南邵阳。

第一次来邵阳是在军阀混战的1920年秋天。当时,冯玉祥任湘西镇守使,驻地在常德,而邵阳属于长宝镇守使的领地。所以,他这次来邵阳,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的。

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的著名文史学家李柏荣回忆:当年他在双清亭旁的邵阳县立小学任校长。旧时,双清亭上有明代建文帝流亡到邵阳时,亲笔题写的横额“坐看远树千峰”,附近住户把皇帝的墨宝拓印下来卖钱。李柏荣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就曾经买了一张送给他的老师、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后来,易培基投身驱张(敬尧)运动时,多次劝说冯玉祥以观赏建文帝的宸翰(皇帝墨迹)为名,去邵阳侦探军情。大概就是因为易培基的一再鼓动,冯玉祥就有了第一次邵阳之行。

那天,正值阴霾蔽日,秋风飒飒,李柏榮独自一人散步到双清亭时,看见10来个壮汉,站在双清亭旁的飞来石上昂首四顾,并且低声说:“没见‘坐看远树千峰在哪里?”

李柏荣发觉其中一人很像一师校长熊梦飞,其他的人,他都感到很陌生。到了夜晚,一位军官带队跑到学校问他:“今天有一群人到双清亭,其中一个是冯玉祥,听说你与他们见了面。你和他们说话了吗?你知道他们去哪里了?”李柏荣如实回答:“我是去散步偶然碰到的,并不知道谁是冯玉祥,没和他们说话,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从李柏荣的记述中可知,冯玉祥第一次来邵阳,没有与邵阳军政有任何接触。除了李氏尚未出版的笔记外,目前不见有任何史料记载。

冯玉祥第二次到邵阳,是在1938年秋天。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奔走呼号,宣传抗日。

冯玉祥在邵阳的演讲会场设在府门口(现市四中)操坪。在操坪的指挥台上,挂着红底白字的大会标——邵阳各界民众抗日动员大会。时任邵阳专署专员李琼宣布:“大会开始,请劳苦功高的冯副委员长训话!”只见一位50开外、比李琼高出一个肩头、身材魁梧,身着普通黄制服的军人,从座位上站到台前。这时,台下掌声四起。

冯玉祥首先谴责了日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残暴罪行,特别以南京大屠杀为例,激发广大听众的愤恨之情,号召大家精诚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做亡国奴,好男儿要当兵上前线……接着他提到“无湘不成军”,湖南人作战勇敢。他高度评价了长沙黄兴在辛亥革命时推翻清政府,邵阳蔡锷云南起义、讨袁护国的丰功伟绩。他风趣地说:“我把娃娃皇帝宣统从紫禁城赶走,现在日本鬼子又扶持他做起皇帝来,怎能容忍!”他最后说:“湖广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的湖南,要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使战士们吃饱吃好,才有劲头打鬼子。”

当时,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完成保卫武汉空战任务后,飞抵邵阳机场休整。邵阳专署在儒林街亿园(今湖南祁剧团所在地)设立了“苏联志愿空军飞行员招待所”。冯玉祥以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身份,专程前往招待所慰问这些援助中国抗日的苏联空军将士。

冯玉祥同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据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眼科专家唐伯福回忆,冯玉祥第二次到邵阳时,还化装成农民,扛着一根扁担,来到英国基督教会开办的普爱医院(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看望院长毕加造、传教士玛利夫妇,以及在该医院工作的英国基督教湖南循道会牧师华伦的女儿卡查。

猜你喜欢

冯玉祥邵阳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冯玉祥提倡俭朴
寻梦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