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心理学公选课教学的调查和思考

2017-04-21吴占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思考心理学

吴占格

【摘要】心理学是许多学校都开设的公选课程。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联系自身教学经验,对大学生选修心理学的目的和一般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機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选课 心理学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53-02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用武之地。心理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学科,心理学的科学观点及其应用性对其他专业课也具有基础作用[1]。因此,高校开设心理学公选课的有很多。但同时,公选课也有其与专业课程明显不同的性质和和特点,如何上好公选课程是摆在公选课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在收集心理学公选课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授课经验,作出了一些思考。

一、心理学公选课的选课目的

(一)学生选课原因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103名选课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选择《心理学》公选课的原因(多选题)为:对心理学“感兴趣”(占64.08%)、“认为有实用性”(39.81%)、“为获得学分”(23.30%)、“跟着同学选”(20.39%)以及“无其他课程可选”(11.65%)。其中,选择过“感兴趣”并或者“认为有实用性”的同学合计达到80.58%。说明同学们对于《心理学》公选课程的求知需求是切实的,并且是带有一定“有用”、“有趣”的期待的。

(二)课程内容期待

具体课程内容方面,本文也在另一项开放式调查中收集了125位同学的意见,结果显示,同学们希望即将开展的心理学课程内容能够聚焦以方面:人际交往(44.00%)、知识面拓展(38.40%)、积极心理(20.80%)、专业及就业相关(6.40%),另有14.40%的同学无明确期待。

同学们提到的“人际交往”相关内容,主要涉及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与他人更好地沟通、人际关系维护以及谈恋爱等方面。“知识面拓展”,既包括单纯地希望拓展知识面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包括很多同学提及的由电影、小说等产生的对心理学神秘性的探究欲望及好奇心,觉得心理学有意思、有趣、好玩。“积极心理”主要指调整个人心态、释放压力、调整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等方面内容。“专业及就业相关”主要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比如希望了解未来职场面对的顾客需求、如何更好地帮助别人、为考取教师资格证等。

二、课程学习中的相关情况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1.有效学习的不同情况

同学们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学习最有效?”时,27.71%的同学提到了“互动投入的积极氛围中”(开放式问题,结果经过归纳整理),主要指“互动教学”、“参与互动”、“积极的学习气氛”等;25.30%的同学提到“放松有趣的愉悦氛围中”,比如“寓教于乐”、“放松自由”、“轻松幽默”、“边玩边学”、“开心有趣”等;另有25.30%的同学提到“感兴趣想学时”,主要指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想学”;24.10%的同学提到了“安静无打扰的情况下”,比如“安静无手机”、“静下心来”、“周围安静”、“无人打扰”等;12.05%的同学提到在自己“精力状态良好时”,比如“清醒状态”、“睡醒的时候”、“精神好的时候”、“晚上不能太晚”等;还有3.6%的人提到“压力状态下”,比如“大难临头”、“被逼情况下”等。

总的来看,“动”“静”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愉悦性的教学环节设计、贴切的课程内容选择以及合理的授课时间安排等都是影响同学们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

2.课程教学方法的偏好

根据同学们对《心理学》课程的理解,他们对各种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看法(评价均分)从高到低为(1表示“反作用”,2表示“无效”,3表示“难说”,4表示“有效”,5表示“很有效”):启发式教学(故事、社会实例等)(平均分4.24,介于“有效”和“很有效”之间)、课堂游戏(4.17)、视频播放(4.17)、课堂讲授(4.00,基本等于“有效”)、学生参与讲授(3.74,介于“难说”和“有效”之间)、学生答问(3.68)、布置社会调研(3.59)、小组讨论(3.55)、问卷测试(3.48)、布置作业(3.26)。

相对来说,启发式教学、课堂游戏、视频播放和教师课堂讲授更受到青睐。此外,也有不少同学补充: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生活实例讲解、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更好地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管理的难处

相比专业课程,全校性的公选课程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不少的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勤纪律

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们对于公选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当本专业安排专业课额外补课、临时实训、海外实践等造成时间冲突时,很多学生首选放弃公选课;另外,由于公选课上课时间往往安排在晚上,是学生本来的课外时间、班级活动及院系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也容易产生各种理由的缺勤;当然也有些同学的纪律意识不足,认为课程只要能最后通过就行而不太在乎过程性的考核;加上参加公选课的同学都来自全校不同专业,且人数众多,同学之间、同学和教师之间并不十分熟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控制难度。

2.课堂效果

首先是课程人数问题。公选课上课往往是大班教学,人数很多,一是不利于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造成了管理难度;二是不利于因材施教、做到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其次是课程课时数设置的问题。课时太少无法更好地实现课程授课目标,许多人感到刚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课时增多,则又可能安排不出相当数量的授课教师。

(三)课程掌握的评价机制

当前,不少院校的心理学公选课的考试要求较低,且考试形式较为单一[2]。当然,这也是许多其他偏理论性质公选课程的常见问题。比如,采用期末终结性的开卷考试或写论文的形式。一方面是因为过程性考核的操作相对繁琐;另一方面是各选修课程考核要求也普遍不高、重视不足,比如有些学校学生的评奖评优也不将公选课成绩计算在内。课程评价机制的宽松,反过来也会加大课堂管理难度,易造成“混学分”的现象。

三、改进心理学公选课教学的建议

(一)关于内容安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学科涵盖的内容非常广,而心理学公选课程的课时数安排相对非常有限。授课教(下转74页)(上接53页)师应注意调查收集授课对象的需求,从学生的兴趣而非教师的兴趣出发,删繁就简,合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授课内容。

(二)关于教学方法

不同于插花、剪纸等课程的高实践参与性,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内化是未来实践应用于工作生活的基础。如何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生活进行链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如何让同学们在精神状态不是最佳的晚上静下心来学习并真正理解知识点,这些都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建议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强调启发式教学、参与性教学、互动教学,并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调动视听触等各种感官。比如,为每一节课程主题安排两个以上社會生活实例导入或讲解、一段多媒体短视频、一次互动讨论、一项趣味游戏或活动任务等。力图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学习心理学的快乐,并能将所学实际应用于生活。

(三)关于教学管理

首先是出勤纪律方面。因为人数多、专业散,公选课的出勤纪律管理并不容易,但其确实是影响上课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加强管理,为同学们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可探索采用微信点名、随机抽查、固定座位、专人管理等各种办法。

其次是课程安排。上课人数方面,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适当控制上课学生人数,并重视公选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授课时间方面,想办法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或者合理增加授课中场休息时间。

(四)关于评价机制

学业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加强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3]。建议心理学公选课程充分重视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比如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增加与理论应用相关的课外任务、调研、实践等拓展性加分项目等。从而引导学生对于平时课程学习的积极投入。

参考文献:

[1]马林,《心理学》公选课课程设计[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3(22):56-58

[2]张小培,高校心理学公选课考试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187

[3]杨少辉,王洁华,宋英今,多元化考核体系在高校公选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141-143

猜你喜欢

公选课教学思考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