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面临的变革

2017-04-21唐春梅

南北桥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反思高中历史

唐春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支撑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了。我们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课改号召,积极采取新手段动用新思路,掌握新知识从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从事全新的教学。教学变革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些变革呢?

【关键词】新课程 反思 创新教学 高中历史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6

历史是用来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通常讲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所发事件的反映。历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历史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发现真的过去,并且用事实说话,让后世吸取经验和教训。高中历史在整个历史教育阶段属于积淀阶段,整个时期都是让学生思想启蒙,接受史实时间框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相比较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少量接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说是正式步入规范历史学习。我们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高中这个阶段,并且时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体系。

目前,历史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之后全国各地改革均已初见成效。那么如果把握住新的契机,在新的教育方式和新的思路下继续更好的从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一、对传统高中历史课堂的审度

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实施学校教学的根本途径。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如若不以课堂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因此,追究、探讨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下高中历史教育工作改革最迫切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偏离

当教学已经单纯的变成知识点的教学传授,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方向时,历史教育就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宽泛、粗浅,缺失对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历史课程本身是以知识为本,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所以在传统的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下提出的教学大纲中就是具体的知识点,教育工作者逐步变成了教书机器,学生们也只是泛泛地接受知识点,一遍遍的背诵、梳理和记忆就是传统高中历史教育课堂的全部。由于教学方向的偏离,更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失误。历史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点,只能在知识点中所涉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经历上面下工夫,导致课本内容艰深、滞后,涉及概念和知识点过多,成为了学生的负担。

例如讲解鸦片战争的部分,只是普普通通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可是却涉及了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难堪重负。近代史的典型开端事件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还有英国人霸占香港。而课本中却从1840鸦片战争爆发开始把为期四年的整个鸦片战争都给陈列了出来,从广东到浙江,再到香港、天津、江苏和南京等多地,不分轻重,不顾详略的全部进行了述说,使得老师工作量变大,学生学习起来也难免避重就轻,难以区分重点。而作为核心人物的众所周知是林则徐和关天培,可是书中却将道光、海龄等也一一陈列,徒增众多繁琐而不重要的小知识点,不仅仅给学生记忆知识添加了负担,更给老师备课徒增烦恼。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强记了这些繁琐的小知识点,应付了考试,但是没能搞清楚历史时间和事件的主干线,没能弄清楚通过历史事实能搞清楚什么道理。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言,就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是失败了,把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和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离。

(二)以“本”为本、模式化严重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以课本为核心,只讲课本上的,不知拓展,也不能把课本区分出重点和浅显了解的部分。并且多数是循环“组织教学、复习内容、讲解新课、巩固课程、布置作业”的流程下来。单纯的让学生走在教师规定的小路上,没有任何自我特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学生们单纯的被动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一味的记忆背诵着并不需要过脑、过心的文字。

二、建立全新的高中历史教育体系

(一)建立新的历史教育价值观

历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知史实、明事理,知过去、辨当今的。传统的课堂一味的追求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见解。想要改革高中历史课堂就首先要进行价值观的改变,以讲知识为核心变为发展为核心,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统一,从而才能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历史是人文社科类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了解的普及性教育。它一直以人为本,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要在一件件的历史事实中探寻出来道理、知识、见解。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知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新的知识是在运用中逐渐获得,旧的知识在使用中趋于完善,并且知识也只有运用了才会获得它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对社会有用的知识并不一定是脑中的知识,也可能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获得的知识。可是当代高中历史教育只关心学生们对知识的储备量,完全不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味的只追求纸张上面的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关注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排斥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联系的,互相补充完善的。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也有可能是补充。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教师在选择和试用各种方法的时候应该具有整体意识和优化意识,注重各种方法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

三、教育方法的创新探求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应该对传统讲授方式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讲解作为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还有社会背景,已经逐步显示出了不符合时代趋势的弱势面。但是无论如何,讲授的方式依然会被沿用并长期沿用下去,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放弃,而是改进它,使它适应新课改的方向。这也正是目前课改的关键点。

四、结束语

教学方式的变化是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好了教学工作的改革,才能让高中学生在更好的方式下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形成更好的品格与个性,树立更成熟的态度,培养出更精炼的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反思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