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教育中的适度惩戒问题
2017-04-21王金礼
王金礼
【关键词】 小学生;教育;惩戒;适度;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31—01
在各大小学生教育中最受欢迎与重视的就是赏识教育,而惩戒教育已逐渐淡出教育圈。然而惩戒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是广大教师合法职权之一。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如果缺乏了惩戒教育,则会使教育失去完整性,只要正确区分适度惩戒与体罚的区别,把握惩戒的原则,适度惩戒和赏识教育一样都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案例展示
案例1:据某家媒体报道,有两名小学生模仿电影中的情节,在校园外对一名较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持刀抢劫,并致使这名小学生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然后用受害者身上20元现金全部买了零食,当警察询问时,两名小学生说只是感觉到好玩,而据事后了解这两名学生在校表现是品学兼优的。
案例2:某报纸报道,一名小学生因上课不认真听讲,调皮捣蛋,扰乱了课堂正常秩序,代课教师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让该同学起立,而该同学却大声呼喊,指责教师侵犯了其人权,要找校长去理论,随后该名教师受到了批评教育。
案例3:某教育部门相关通报表明,教师违纪违规行为中因教师虐待、殴打以及体罚小学生而造成违纪违规行为的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以上这几种案例举不胜举,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这些无不表明惩戒教育对于小学生教育管理而言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重要的,因此,广大教育者应将适度的惩戒教育作为小学生教育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避免小学生因缺乏惩戒教育而造成自我傷害或者伤害到教师,亦或是教师应惩戒不适度而伤害学生。
二、适度惩戒教育的重要原则
1. 规范。一些相应的奖惩条例应是班级或者学校必不可少的班规或者校规,奖惩条例可以使得小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规范及准则,这样小学生对于不符合规范或者犯错后所接受到的惩罚有所认知,可以避免小学生犯错或者犯错后对于教师的惩戒有一个心理准备,更容易使得小学生接受惩戒教育。
2. 常态。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以赏识教育为主,但是当小学生有过错发生时,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惩戒教育。
3. 差异。不同的小学生其心理承受范围具有差异性,因此,同种惩罚收到的效果也不相同。一个小学生犯了同种错误或者有不规范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在这个小学生心理状态不同以及场景不同的情况下给予同样方式及程度的惩罚,小学生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感受。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适当惩罚的同时要顾虑到学生的心理、性格、环境以及对于惩罚的反应、后果等诸多因素,要因材施教,对于小学生的过错或者违规行为要给予适当的、差别的惩罚。
三、适度惩戒教育策略
1. 教师惩戒权实施细节制订合理化。教师惩戒权实施细节制订可以使得小学教师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因缺乏惩戒教育或者惩戒无度的现象最小化。缺乏惩戒教育或者惩戒无度的现象也是目前各大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倾向。因现今没有一个教师惩戒权实施细则的制订,使得惩戒教育无法可依,导致教师将体罚与惩戒混为一谈而不能区分。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使得惩戒教育有法可依。首先,立法的强化,也就是说对于教师的惩戒权必须给予明确及肯定,使得人们对于惩戒教育的意义、目的以及性质等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其次,在小学生教育中将不法侵犯与合法惩戒的区分标准应明确指出,以便小学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合法化以及正确化。最后,对于教师惩戒权使用过当的行为制订明确的、科学的以及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对于违法惩戒的法律后果要让各个教师都有所认知。
2.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首先,教师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应对教学观念、管理方式以及教育模式不断革新,对于惩戒权不能过分地依赖与使用。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在经济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教育改革的实验,譬如通过小班教育可以使得教师以及学校因过多的学生人数带来的压力最小化,以便教育革新的顺利展开。最后,应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法制方面的教育不断地强化,使得教师敬业观念以及权力意识得到提升。
3. 确保惩戒教育的合理化、适度化。首先,教师必须使得惩戒正确化,犯了什么样的过错该受到什么样的惩戒,加强对犯有过错行为学生的管理,必须让小学生对于是非对错有所了解,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可以避免后续再犯类似的错误。其次,对于小学生的惩戒教育必须适度化、合理化。惩戒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小学生对于错误行为改过自新,对于不同的小学生或者不同情景下小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区别对待,最为重要的就是适度惩戒,而且必须用合理的以及对小学生侵害最少的惩戒方法与手段。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