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森林培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04-21段旭李莲芳赵洋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段旭++李莲芳++赵洋毅

【摘要】通过对2013-2015级林学专业大三学生进行森林培育学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小班教学为主,最好40人左右,实习分班教学效果好,且最好20人左右;实习报告以小组形式、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且汇报陈述的方式开展,边上课边实习;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 实践教学 林学专业

【资助项目】云南省森林培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37(501311),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201542)。

【中图分类号】S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33-02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和专业标志性课程,是涉及森林培育全过程的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其在培养高素质的林业综合性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理论转为实践吸收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方式,满足多目的化林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是目前教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森林培育学”在林学专业学生的认识程度、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以及大小班方式的教学效果,笔者于2016年对2013-2015级林学专业学生200人进行了有关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10个问题,所有问题为单选或多选,主要围绕学生现有实习模式、课程实验和实习的重要性、分大小班实习、实习报告的提交方式、今后实践教学的时间、学时等展开调查[1]。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

认知是学生选择该课程的前提,有不少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对理论课程的教学有影响,说明目前开设实践课程教学还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就业依然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并关系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动力。从本次调查的学生在所处社会中,有人应用“森林培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林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结果看,选择有的人数占83人左右,说明“森林培育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是较多的,且被人们所熟知;而且当调查到是否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实验、生产实践或实习环节时,有86%的同学认为应该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相关人才[2]。

(2)大小班教学的效果

从西南林业大学开设“森林培育学”课程到现在有几十年了,而且很多是面向林学专业且从事林业行业开设的;且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学时不断被缩减和上课人数偏多的现象,一般都是40多人以上,极少数20多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教学效果,所以大小班教学效果的调查也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丛图1可以看到,针对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可以看到认为应全班共同实习有78人,同意分班实习有116人,不知道的有10人,大部分学生针对实习或实践教学,选择分班实习还是占到多数,其实很多学生对理论和实习课程还是很认真很感兴趣的,但是人数偏多的现状,对学生的上课效果和质量还是影响挺大的;若分班实习,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同意20人/班实习且有98人,赞同20-30人/班实习的有63人,30-40人/班的有47人(见图2),因此,学生认为实习环节每班人数越少,参与度越高,更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好。

(3)实验和实习报告的提交方式

大学里的每门课程每位教师考核的方式都不盡相同,但结合科研和生产项目的授课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风[3]。对“森林培育学”课程实习报告提交方式的调查中,选择小组形式提交的占到68%,而选择个人形式提交的有26%;具体对实习报告提交方式中以每个独立实习都提交、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选择一个重点内容提交、不知道的调查中,结果显示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的占到了112人,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巩固重点内容,有针对性的重点学习,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认知和兴趣;每个独立实习都提交的有46人,认为可以更好的巩固知识;选择一个重点内容提交的有53人(见图3),认为可以突出重点,缩小范围方便记忆,重点学习集中掌握,因此,在今后实践教学中,实习报告提交方式可以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整理、分析、撰写并提交。

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兴趣,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都采用讨论式、研讨式互动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已经在经济、英语、历史、法律等课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针对主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介绍或畅谈,然后跟同学和老师之间交流,一般小班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大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本文调查中也有针对实习报告是否有必要向同学和老师介绍和陈述,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占到60%,这些学生认为可以锻炼自己,强化和巩固对知识的认识,加强了交流、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分享经验,检验学习成果,实习报告的质量会得到提升和改进;没必要的有30%,这部分学生认为费时间,只需提交即可;但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将实习报告内容向同学老师陈述、交流或介绍的方式,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会带来较好的教学质量。研讨课的内容必须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4]。

通过在讲台上做幻灯片的方式,对所做的实习报告进行汇报,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钻研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最好方式[5]。选择这种考核形式的学生最多,效果较好。通过以往汇报的方式过程中,不少学生展示了较好的幻灯片制作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较好的专业素养。

(4)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检验,“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在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业界对林业相关专业的认知和认可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森林培育学”课程实验实习学时,应多些(48学时)还是少些(32学时)合适时,选择多些的学生占到50%,这些学生认为理论应与实践结合,才能联系实际,更好掌握和巩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选择少些的有38%;由于林业方面很多内容的实习,涉及季节性很强,如种苗繁育、种子播种、扦插嫁接都需要在春季进行,上课期间就可以开展实习,针对森林培育学课程实习时间的调查中,边上课边实习的同学有152人,占73%(见图4),选择期末集中实习有22%,因此,结合课程特点,建议今后按照生产节令边上课边实习[6]。

除此之外,学生还从以下方面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出了些建议,如增加实验和实习环节,亲自动手参与,按小组分班实习,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目标,锻炼合作和凝聚力;增加课外实践环节,上课分组讨论、学习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转变,更多地从实际应用和专业普及的基础知识讲解,使课程教学内容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在保证重点知识内容掌握的基础上,加入了科学研究项目的介绍,将具体知识转化更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前沿带进课堂。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以上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改进了教学内容,如开设了、专业综合实习环节,共计30学时,具体包括林分调查、种苗繁育、林业规划、森林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具体内容安排该学科的专任教师,充分利用智能温室和各种育苗设施手段,并动手处理和播种种子、培育种苗,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专门用2-4学时左右对育苗技术进行探讨,通过观察智能温室或市郊育苗基地内种苗繁育的类型,如播种苗、扦插苗、嫁接苗、组培苗、容器育苗等,紧扣每个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介绍,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谈谈对种苗繁育手段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方式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3)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习报告按照小组的形式提交,并汇报陈述的方式展开,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参与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往不认真听讲和缺课的现象有所减少,且很多学生都融入其中,讲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操作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学生们分工合作,极大地锻炼了互助协作和配合的团队精神,同时,很多动手操作技能也很好的锻炼,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得到极大的加强,学生们的表达和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有些同学的表达和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毕业论文汇报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该门课程分别安排了生产季和期末实习,但根据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期末实习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但是边上课边实习和分小班教学的方式还是值得继续改革的方向。

三、教学方法改革成效

经过一些教学方面的改革和调整,选择“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16年选本课程的人数达到102人,仅有1人没有选,选课率达到了99%,缺课人数仅有3人,占到1%;且期末考核成绩合格达到100%,优良的更是占到89%;学生的热情、兴趣、积极性、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学生的出勤和选课率上有所体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授课方式、手段、开设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较为满意,同时,学生的个人动手、专业技能、沟通交流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的提高;这些方法的改革和推进都将会使“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

《森林培育学》实验实习实行课程综合实习,种苗部分主要进行优树选择、种子及苗木质量检验、苗木培育等实验内容,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林木繁育流程及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性和开发性实验;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在研究论文和科研写作方面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李荣,宋于洋,唐城.“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8):66

[2]曹兵,赖声渭,宋丽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3):55-56

[3]郭素娟,徐程扬,翟明普.“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1):63-65

[4]赵桂玲,刘明国,陆秀君.“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及实现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16-18

[5]卫星,王政权.谈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林业教育,2007,(50):19-21

[6]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等.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

作者简介:

段旭,(1983-),女(漢族),河南洛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