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少林搏击拳法
2017-04-21潘霜喜
潘霜喜
古少林搏击拳法是一套严格的有序性训练系统。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习武者必须由低而高,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由刚而柔,以次渐进,不得躐等,否则,必将欲速则不达。实战时主张以意为帅,形神合一;又主张以内为主,内外合一。
金刚心意把的练习便突出了以“练为战”为其中心思想,由基础的踢打之法到高深的贴身靠打均需要常年累月的刻苦研练。经过长年的严格训练,习武者不仅应练出比较高超的武技,同时更要练出遇险不惊、处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即使在临敌之际,也应做到心如明镜,止水无波。
中国地缘广博,武术文化的传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如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便说明了中国武术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地方武术文化最能反映出当地文化特色的历史渊源,特别是武术之乡的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中国武术的未来,因为武术之乡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每一武术之乡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也是中国武术赖以传承发展的文化根源。
南拳北腿与东枪西棍之说,便是武术地域文化的特色。概括地讲南拳,系指长江流域生活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实践及战争搏杀中积累的大南拳武功体系,技法上突出短小精悍、手法多变、劲力贯穿,发挥南人身材瘦小、智巧多变、“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代表拳种如咏春、白眉劲道、白鹤、蔡李佛、铁线拳等。北腿概指流传于中原黄河流域的大少林武功体系,技法上突出大开大合、直来直去、外主刚猛、内示安逸,表现了北方人体格魁梧、性格豪爽、秉性刚直的人文风俗文化。技法上强调“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实战时重视下盘腿法的使用,代表拳种如少林拳、戳脚、八极、教门弹腿、劈挂、通臂、六合等,各拳种对于腿法的练习与实用方法都有着秘而不宣的搏杀绝技。这里就金刚心意把的腿法练习作一阐释,以使学者系统学习古少林搏击打好坚固之基石。
古少林搏击拳法对于腿法的练习要求非常严格,一是腿部的力量,二是腿部的柔韧,三是腿部的灵活,四是腿法的劲道。通过以上分析,练好腿法是不需要单独的练习各项素质——像体育运动一样通过跑步蹲杠铃来提高这些所谓的标准,金刚心意把的练习可整体提高上述四项训练内容。金刚心意把的起落开合即是腿部力量的练习方法,落把时前腿踏脚、后腿蹬地便是腿部柔韧的练习,勾脚提打与顶膝是腿法灵活性的练习,正蹬腿与前踏脚便是腿部劲道的练习方法。如此一通百通,万变不离其宗。金刚心意把腿法的练习是一系统的由低至高的实战腿法练习,以上各种腿功的综合练习,其最终目的是为练习立体龙形把而做基础。
传统功夫的练习就是这样由点、线到面的组合,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时间来锤炼金刚之躯,以佛心和武胆修得凌云之志。正之谓佛心济众生、武胆闯天下,这就是中国式的功夫之路。
本期先介绍金刚心意把的腿膝技法。
第一式勾踢腿
勾踢腿即以后脚之脚后跟与地面相合迅速向前方斜勾踢的一种实战腿法。勾踢时后手与后脚成拉力相合之势,松肩沉胯,劲达脚前缘,搏击时可斜铲对方胫骨。勾踢腿劲力斜行,实战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勾踢对方脚踝骨及脚后跟之跟腱处。
勾踢腿在武术中亦称刮地风,形容其腿法迅疾快猛,如寒冬季节刮地之风,勾踢对方踝骨时犹如寒风刺骨之痛。近身搏击可借对方之拙力勾踢其支撑腿,瞬间发劲可令其跌出丈外,如疾风狂卷地面之木石,瞬间不知其踪影,故名刮地风。
一、起式
以左递手式为戒备式,后脚七分力为实前脚三分力为虚,前手肘臂成弯曲式,掌心向上成空心状,后手掌心向下置于前手肘臂之下,双膝微屈,沉肩松胯,呼吸自然,保持身法中正,目视前手之正前方(图1)。
二、勾踢腿1
接上式,身体重心前移,后手从前手肘臂之下画圆云手而过,此前手当后手、后手当前手之式,此时的前手成鹰爪手式意在抓捋对方咽喉及后脑的部位,后脚蹬地身法成螺旋交叉相合之势,肩胯左右对应相合,目视前手,蓄势待发(图2)。
三、勾踢腿2
接上式,后脚迅即向前方斜形勾踢,前手抓捋之式与勾踢腿同时进行,支撑腿成屈膝式,勾踢腿之高度与脐平行,后手置于胸腹之前,保持身法正中,目视正前方(图3)。
上述是为左式练法,右式与左式方法相同,唯手法与步法方向相反。练毕左式继练右式,一般以8~12次为一組,循序渐进。初学者每次练功应以四组为佳,久之可根据自己的功力而加倍练习。
四、收式
练毕左右式后,面南背北、双脚并步、屈膝下蹲,双手掌顺势向下按掌,同时双膝关节微微挺起,叩齿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于腹中至丹田处,此时想着头顶百会穴与脚下之涌泉穴上下贯通,胸中一团和气与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第二式提打式
提打式即以前脚或后脚之脚内缘,勾提对方之脚踝骨与胭窝处的攻击性腿法。勾提腿法发劲时须与上盘之手臂的劲力相合,发劲时脚下之提打劲与拳面之崩劲同时发力,上下交叉相合,身体与地面形成压缩性的弹簧劲,攻击对方时可借对方之拙力一压一送,瞬间之变劲可令对方腾空跌出丈外。
提打式为金刚心意把功法中的低位腿法,练习时应压低重心气沉丹田,提打时身法轻盈,自身的压缩合力与地面形成整体的合力。提则是向上,打则是向前。提起的同时变劲向前即提起攻击时遇有阻力的瞬间再向前发力,反之向前发力遇有阻力时便可向上提劲,以此化解对方的僵拙之力,这种瞬间互变劲路的方法便是古少林拳中的变劲之法。
一、起式
以右递手式为戒备式,后脚七分力为实、前脚三分力为虚,前手肘臂成弯曲式,掌心向上成空心状,后手掌心向下置于前手肘臂之下,双膝微屈,沉肩松胯,呼吸自然,保持身法中正,目视前手之正前方(图4)。
二、提打式1
接上式,身体重心下沉,屈膝坐胯,双手肘臂弯曲、掌心向下,有千斤坠之势,项竖身正,目视侧前方。此时的身体下坠是为身法上提而准备的,同时屈膝坐胯为缩身式,在前面的手脚上下应在一垂线上,此为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脚尖),静如处子(图5)。
三、提打式2
接上式,前脚内扣迅即向上勾提,后脚蹬劲身法上提,同时双拳发寸劲向前崩打,双拳之劲与勾提之劲犹如离地之鹞鹰,劲力迅猛,直击长空。劲力的发放只在一瞬间,故此发劲时应咬紧牙关,集周身之整劲聚于一点,形成强悍的穿透劲(图6)。
上述是为左式练法,右式与左式方法相同,唯手法与步法方向相反。练毕左式继练右式,一般以8~12个为一组,循序渐进。初学者每次练功应以四组为佳,久之可根据自己的功力而加倍练习。
四、收式
练毕左右式后,面南背北、双脚并步、屈膝下蹲,双手掌顺势向下按掌,同时双膝关节微微挺起,口口齿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于腹中至丹田处,此时想着头顶百会穴与脚下之涌泉穴上下贯通,胸中一团和气与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第三式正踢腿
正蹬腿即以前腿或后腿屈膝上提,配合手法的向后拉力迅猛向前蹬击,以周身之整力聚于腿脚之上,在蹬击的瞬间亦有向前下劈的斜劲。在屈膝提腿时要求收腹含胸、沉肩松肘,双手防护于胸前部,目视正前方。
正蹬腿在金刚心意把腿法练习中属于落把时的实用性腿法练习,此种腿法可攻可守。防守时可用于阻截对方起腿与直拳类的进攻性动作,以脚外缘与脚后跟来作为阻截对方的攻击点;进攻时可与手法配合直接蹬击对方的胸腹部。当击打到一个点时还可以再向下劈腿或踩击对方的胫骨或脚背,令其防不胜防。正蹬腿以练习迅猛刚野之劲力为主,实战时威力颇强,攻击时与手法配合,指上打下,虚实并进。
一、起式
以右递手式为戒备式,后脚七分力为实、前脚三分力为虚,前手肘臂成弯曲式,掌心向上成空心状,后手掌心向下置于前手肘臂之下,双膝微屈,沉肩松胯,呼吸自然,保持身法中正,目视前手之正前方(图7)。
二、正踢腿1
接上式,含胸收腹,肩胯交叉相合,后脚蹬地重心前移,以后手从前手肘臂下穿过,保持身法中正,目视前方(图8)。
上动不停,后脚蹬地速起后腿屈膝上提,劲达脚前掌,双手防守于胸前,下颌微收,支撑腿与身法保持上下在一垂线(图9)。
三、正蹬腿2
接上式,双手合力向后拉力,同时屈膝之腿向前迅猛蹬击,所蹬之腿落地时有下劈之意,在蹬腿时双手臂成戒备式以此保持身法的平衡(图10),落地后前脚尖着地,身体之重心在后脚双手臂成戒备式,目视前方(图11)。
上述是为右式练法,左式与右式方法相同,唯手法与步法方向相反。练毕右式继练左式,一般以8-12个为一组,循序渐进。初学者每次练功应以四组为佳,久之可根据自己的功力而加倍练习。
四、收式
练毕左右式后,面南背北、双脚并步、屈膝下蹲,双手掌顺势向下按掌,同时双膝关节微微挺起,叩齿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于腹中至丹田处,此时想着头顶百会穴与脚下之涌泉穴上下贯通,胸中一团和气与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第四式提膝式
提膝式亦称罗汉顶膝式,即以前腿或后腿之屈膝上提,以膝关节顶撞对方胸肋骨的攻击性招式。膝法的练习与上述之正蹬腿相辅相成,均是以屈膝提胯开裆活腰为其要点,不同的是提膝时须做到肩胯相合,手法之拉力与提膝之顶劲上下相合。
在上顶之时其支撑腿向前移动半步,此半步是提膝式发劲之关键,这样既有向上的顶劲又有向前的冲劲。在劲道功法体系中体现了合纵连横的纵横学概念,纵则指上下与前后皆称为纵,横则指左右内外平行之劲。金刚心意把练习的就是纵横之劲,也只有在功法的练习中突出合纵连横之法,实战时方能领悟纵横交错的变劲之道。
一、起式
以左遞手式为戒备式,后脚三分力为虚、前脚七分力为实,前手肘臂成弯曲式,掌心向上成空心状,后手掌心向下置于前手肘臂之下,双膝微屈,沉肩松胯,后脚尖蹬地,呼吸自然,保持身法中正,目视前手之正前方(图12)。
二、提膝式1
接上式,后脚蹬地,身体之重心向前移动,后手从前手之肘臂下云手而过,此后手变前手、前手变后手之法,意在变换身法之重心。此时含胸收腹,沉肩坠肘,目视前方(图13)。
三、提膝式2
上动不停,前后手合力向后下方拉力捋带,同时后腿屈膝上提,劲达膝关节顶端,其支撑腿在提膝上顶之时向前移动半步,此即开裆活腰之法。顶膝时后手须置于胸腹前作防守之式,其支撑腿向前移动时有向内侧旋转的横劲,这样横竖交叉,使向前上方的顶劲与横劲相合,方能练就犀利勇猛的金刚心意把膝技(图14)。
上述是为左式练法,右式与左式方法相同,唯手法与步法方向相反。练毕左式继练右式,一般以8-12个为一组,循序渐进。初学者每次练功应以四组为佳,久之可根据自己的功力而加倍练习。
四、收式
练毕左右式后,面南背北、双脚并步、屈膝下蹲,双手掌顺势向下按掌,同时双膝关节微微挺起,叩齿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于腹中至丹田处,此时想着头顶百会穴与脚下之涌泉穴上下贯通,胸中一团和气与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