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中泛音的物理探究

2017-04-21王芊雨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王芊雨

摘要:乐音都是复合音,它由基音和泛音组成。基音是最低的音,也是最容易听到的声音,是乐谱中通常记录的声音。基音各部分振动产生的音叫泛音。泛音不容易被听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演奏泛音,就是要把某个不容易听见的泛音单独地表现出来。了解泛音的物理特性和原理,为演奏提供帮助。

关键词:泛音;复合音;物理原理

一、前言

我从6岁开始练习小提琴,现在已经考过十级,记忆最深刻的是拉《渔舟唱晚》时的泛音那一段,觉得非常困难,特别有难度。当时真是不明白怎么会有泛音?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才能更好听?

在自然界的声音里,任何一个被我们听到的音其实并非只包含着一个音,它是由许多(理论上是无限)个音共同发音的结果,这个音叫复合音。这许多个音的音量(振幅)差别比较大,以至于耳朵最好的人也只能听出十来个音而已。其中最响亮的音,也就是我们一般听到的音,叫基音;而其他音量较小的音,叫泛音。泛音的音高(频率)都会比基音的高。

二、分析

(一)小提琴发声的物理性能

小提琴的发声是靠拉弦或拨弦的震动传播出来的,它发音的物理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音源:即弦。由于弦有张力,振则动,动则生波,这就是声音的源泉。弦每秒震动440次,这是二弦的基本频率,简称基频,弦的震幅大小产生不同的音量,音量大小取决于振幅大小。

2.共鸣:琴是共鸣体,演奏者的躯体和琴还形成一个完整的发音共同体,肩和琴的背板相接触形成小提琴演奏的“踏板”(借用钢琴踏板的含义)。采用肩垫的目的是扩大琴的共鸣和使持琴稳定。

3.弓是乐器:弓的重量,尤其是它本身的弹性,都是为了发音的需要。“发音离不开弓,弓影响着发音”。我们用不同的弓在同一个琴上演奏可以听到不同的音响效果,差别明显。这就说明弓本身也是乐器。

4.换触点:弓在弦上的一定位置、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重量、用弓的一定的部位既奏出一定的音响。这就是不同弦上的运弓部位、速度、重量和音响之间的关系。

(二)弦振动与音色改变

琴弦受激振动时,会同时产生三种不同的振动方式:横振动、纵振动和扭转振动。其中横振动(可理解为弦在左右振动)是最主要的振动方式。纵振动(可理解为弦长在伸缩振动)虽然贡献的能量比横振动小很多,但仍能对小提琴的发声起到一定的影响。扭转振动(可理解为弦以自身为轴心在摇摆振动)则更不明显了。

下面建立模型(如图)。

将琴弦视为一根柔软的均匀线体,张力为r。一端固定在调音旋扭处,另一端同定在琴码处,设两端间距为z,弦的线密度为ID,我们考虑弦的自由振动。取弦的平衡位置为z轴,两端点位置为z—o,z—Z。设置(z,Z)是弦上位置为弓的质点在£时刻的横向位移。取一段很小的弦长dz,在其兩端受力情况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发出的音称为泛音,有不谐和的泛音,即半波长是弦长的1/11。弦长的l/11处是该振动的波节,将琴弓在弦长的1/11处触弦时,该位置不能形成波节,驻波就不能出现。标准的小提琴弦长是328·330mm,所以一般演奏空弦时都采用在距琴码33mm左右的位置运弓,这就是为了抑制不谐和泛音。

三、结论

泛音比一般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更清晰明亮,从而使小提琴的音色达到最佳。具体方法是将手指虚按(仅仅接触琴弦但不用力)到弦长l/n的处,这样就抑制了半波长不是弦长的1/n,l/2n,1/3n…...这样的波成分的振动,其发出的声音是基音频率为原基音频率数倍的单泛音。理论上讲,在演奏泛音的时候,无论手按在弦哪端1/n处都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手指按位不准确、手指宽度等等原因,想要演奏更加清晰明亮的泛音,最好还是按在靠近琴码的一端。

参考文献:

[1]杨健. 关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几点新想法[J]. 音乐探索,2003(1):85-89

[2]黄晨星,黄忠伯. 试论小提琴弓对弦压力的物理特性——兼议《关于小提琴演奏的几点新想法》[J]. 音乐艺术,2004(1):84-88

[3]杨健. 走进琴弦的世界——谈近三千年来人类对琴弦的研究及引发的思考[J]. 自然杂志,2004,26(3):17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