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内涵、特征、优势及挑战

2017-04-21崔阳洋李如密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

崔阳洋+李如密

摘要:“互联网+教学”是于互联网搭建的环境中,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地通过教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学习,并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互联网+教学”具有教学主体时空分离、教学过程智能生成、教学评价全面及时等特点。“互联网+教学”能妥善处理因材施教与教学规模的矛盾,合理解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环境;互联网+;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A-0009-05

“互联网+”这一概念自2012年首次被提出以来,一直倍受各界关注,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计划”,意味着“互联网+”开始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1]“互联网+”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让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由此看来,“互联网+”实际上正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恰如以往的公路、电网等。最近几年“互联网+教育”形成的微课、慕课等不断推陈出新,发展日新月异。而在教育系统内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互联网环境里未曾发生改变,“互联网+教育”依然以教学为实施途经,研究“互联网+教育”涉及得较多的亦是教学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今后更有必要去关注“互联网+教学”的问题。

一、“互联网+教学”的内涵

“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是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而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通过教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学习,以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3]据此,我们可初步将“互联网+教学”定义为:于互联网搭建的环境中,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地通过教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学习,并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不是简单地融入信息技术的課堂教学手段。以往单纯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或将信息化成果作为手段与“后台”来支持课堂教学的模式也许用“教学+互联网”来描述更为恰当,而“互联网+教学”则彻底变革了整个教学环境,使原先教室的物理环境转化为了网络的虚拟空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教师、学生、内容、时间、空间固定)被打破,原先标准化的教学管理也不复存在。“互联网+教学”已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的存在形式有微课、慕课等,虽然目前尚未成为教学实践的主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与教学活动的深度交融,“互联网+教学”必将彰显更强大的生命力。需说明的是,“互联网+教学”与传统的网络教学不同,它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复制到网络,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讲授,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学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评价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学体系。[4]

二、“互联网+教学”的特征

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使得教学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及其关系均发生了震荡性的变革,“互联网+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一)教学主体时空分离

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关键要素,教师、学生分别是教的活动、学的活动的主体,此两大主体以特定的结构进行教学活动则形成了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主体的时空分离主要体现了“互联网+教学”组织形式的大变革。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教学组织形式的演进呈现出“散—聚—散”的特点: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主要由于教育对象有限,教育尚未普及,因而古代教学盛行个别教学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属于此类一对一的教学,这种组织形式下的教师与学生是呈散点式分布的,因材施教行之有效,但规模较小。而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普及教育,知识的与日俱增与教育对象的普遍化使得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其高效的优势最终成为主流形式,它让师生在时空上呈聚集分布,规模很大,但效果欠佳。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组织形式再次“回到”了“散”,而这种“散”则完全在时空上分离了师生:互联网平台上录制的视频微课是教师状态最佳状态下的讲授成果,而学生也可在自己选择的时间段学习课程,在云端服务器的“推荐算法”与“自适应”功能的支持下,每个学生均可得到量身定做的教学进程安排。“教在千里之外、学在百时之后”已非异想天开,“互联网+教学”有能力给师生松绑,还师生自由。

(二)教学过程智能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关系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预设的教学设计固然很有必要,但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了预设,导致教学的过程成了计划的实施,而生成则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两者本是互补的,然而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在关注部分学生知识“生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其他学生的时间,导致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即使有意识地进行生成性教学,也会有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之感。“互联网+教学”解构了传统课堂,其每节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教学之后都配有针对性的练习与反馈,下一节的学习方向与步调取决于上一节的反馈,每个学习者接受到的是各不相同的教学进程。这就省去了传统的教学设计,避开了耗时的创建教案过程,这一任务已由云端的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课程内容随用户水平自动变更,教学时长由学生自己把控。因此,即使学习同一位教师的课,一百名学生有一百套不同的课程安排,凸显教学的生成性。实际上,每节单元微课都是教师对特定知识点的细致讲解,而课程的生成性就体现在互联网云端自适应算法给每一个学生生成适合自己认知特点的微课组合。

(三)教学评价全面及时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评判,以达到改进教学目的的系统活动。[5]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要体现全面性,还要具备即时反馈的功能,而“互联网+教学”评价的特点正体现在全面、及时两个方面。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