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芭配合电针透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2017-04-20周由锋
周由锋
(湖北省利川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北 利川 445400)
美多芭配合电针透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周由锋
(湖北省利川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北 利川 445400)
目的:观察美多芭配合电针透穴治疗帕金森氏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用电针透穴并口服美多巴,对照组单服美多巴。结果:治疗后MAS积分减少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25%、对照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配合电针透穴治疗PD疗效显著。
帕金森氏病;美多芭;电针透穴
我院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60例,均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40~69岁,平均(55.5±9.1)岁;病程10个月~7年,平均(3.4±1.2)年;原发性帕金森病39例,叠加式综合征14例,继发性综合征13例,特发性震颤9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41~70岁,平均(57.8±9.3)岁;病程11个月~8年,平均(3.6±1.3)年;原发性帕金森病41例,叠加式综合征13例,继发性综合征11例,特发性震颤9例,其他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神经学》[2]帕金森病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运动迟缓,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步态姿势障碍,运动障碍;③自愿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肝肾器官功能严重障碍;②精神疾病、意识不清;③脑部外科手术史;④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美多芭(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每片250mg)。第1周,每日1.5片,分3次服用;第2周每日2片,第3周每日2.5片,第4周每日3片,均分4次服用。
观察组加用电针透穴法。①穴取前顶透悬颅、玉枕透天柱、风池透风池、前神聪透悬厘、脑空透风池、供血。②取坐位,头针以头皮与针身呈15°角为准刺入腱膜下层,进针的深度为1.5寸,小幅度且快速捻转,200转/min,每针行针约1min。接通电针后,用密波强刺激,以能耐受力为度,通电30min。风池左右对刺,供血(于风池穴1.5寸之下)直刺约1.5寸、刺于对侧口唇处。③电针仪:用日本光电(SEN-3201)三型刺激器,参数频率为1Hz,波宽2ms,电压3V。④针具:针灸针,选用华佗牌28号0.35mm毫针。
两组疗程均为30天,治疗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MAS)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肢体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改善等指标。
4 疗效标准
依据帕金森病Hoehn Yahr分期法和Webester量表[3]评分,Webester评估分值100分。显效为80分以上,有效为70~79分,无效为小于60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MAS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MAS积分情况比较 (分,±s)
表1 两组MAS积分情况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0 37.4±5.6 12.8±4.1△对照组 80 37.6±6.0 26.3±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PD属中医“颤振”、“颤证”、“振掉”等范畴。主要由气血不足、阳气虚衰、肝肾亏虚,筋脉及肌肉失于气血温煦与濡养所致[4-5]。
美多巴属于复方制剂,包含苄丝肼与左旋多巴。早期效果较好,可减轻PD运动症状,但用药3~5年后会引发运动并发症,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或者异动症等。长期、大剂量用药加上患者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或抑郁会使疾病治疗更加复杂[6]。
透穴刺法是以一针而作用于两穴甚至多穴,取不同角度、方向及深度进行刺针的方法,可加强邻近经脉及表里经的沟通,促进经络间的气血运动。电针刺激即无痛苦也可达到规律、恒定的刺激频率及刺激量,消除手捻针等可能引起的人为影响[7]。
电针透穴与药物治疗PD疗效显著,且具有疗效诊断客观性及选穴创新性等特点。
[1] 周曼莉.老年帕金森氏病的整体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220-221.
[2] 孙爽,赵丽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35(27):141-142.
[3] 吕荣祥.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34):154-155.
[4] 梁雄壮.帕金森氏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23-25.
[5] 申光武,熊铁农,徐振华. CT对帕金森氏病患者毁损术定位和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13-15.
[6] 赵英,武绍远,吴昆华,等.帕金森氏病精神障碍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63-67.
[7] 佟明明,姜长安.帕金森氏病相关蛋白Pinkl促进自噬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3,44(3):366-370.
R742.5
B
1004-2814(2017)03-0259-02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