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加味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2017-04-20叶运慧
叶运慧
(广东省潮安市潮安区人民医院二楼妇科门诊,广东 潮安 515644)
寿胎丸加味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叶运慧
(广东省潮安市潮安区人民医院二楼妇科门诊,广东 潮安 515644)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寿胎丸加味及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83.34%、对照组60.00%,总有效率治疗组93.34%、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疗效较好。
早期先兆流产;寿胎丸加味;黄体铜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在妊娠12周内出现阴道有血性分泌物流出,但无妊娠物排出,常伴腰酸、小腹痛或下坠,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B超提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过相应的治疗,症状消失则可以继续妊娠,若症状进一步加重,则可发展为难免流产。笔者用寿胎丸加味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22~37岁,孕周7~12周,阴道出血1~7天,初产妇13例、经产妇17例,自然流产史11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孕周7~11周,阴道出血1~6天,初产妇12例、经产妇18例,自然流产史10例。两组年龄、孕周、病程、产次、自然流产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妇产科学》[1]。①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②尿妊娠试验阳性;③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或不伴小腹坠痛或腰酸胀痛;④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⑤B超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中医证候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肾虚型相关标准。主证为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或坠胀,腰酸痛;次证为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夜尿频多,有自然堕胎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略滑。
纳入标准:①宫内妊娠12周以内,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证候为肾虚型;②年龄20~40岁,同意保胎治疗并配合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20岁以下或 40 岁以上;②存在影响疗效判断的基础病,如生殖器畸形、肿瘤、子宫肌瘤、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③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寿胎丸加味。菟丝子15g,山药30g,桑寄生、杜仲各20g,白术、熟地黄、续断、艾叶、阿胶(烊化)、黄芩各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取汁150mL,复煎1次,将两次药汁混溶,早晚分服。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注,1日1次。
对照组: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注,1日1次。
两组均5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嘱患者注意休息,均衡饮食、禁夫妻生活。
3 观察指标
主要症状阴道出血量多少、流血时间长短、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B超结果5项按无、轻、中、重计0、2、4、6分;次要症状两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肢倦、夜尿频多、有自然堕胎史5项按无、有计0、1分。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治愈: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消失,B超检查胚胎发育良好与停经月份相符,N≥95%。显效: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主症明显减轻,B超检查胚胎发育良好与停经月份相符,N70%~94%。有效: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主症有所减轻,B超检查胚胎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N30%~70%。无效:仍有阴道出血,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流产,N<30%。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 20±2.72 3.40±4.75*△16.60±2.99#对照组 19.37±2.61 5.97±6.22*13.40±4.17
6 讨 论
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流产较为常见,故多以补充黄体酮为主,然其致病原因多样,故疗效欠佳且见效慢。本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病因主要为先天不足,肾气亏虚,或久病伤肾,或孕期房事。主要病机是肾虚致冲任受损,胎元不固,胎失所养。《女科经纶》云:“肾为天一之水,主子宫以系胎,孕胎根蒂也”。肾气虚则系胎无力,肾气足则胎有所系,肾精足则胎有所养,肾阳盛则胎元得温煦,其胎自安。治疗应以补肾固冲为主,安胎养血为辅。寿胎丸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入肝脾肾三经,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张锡纯谓其“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萌胎也”,“愚于千百味中药中,得一最善治流产之药,乃菟丝子是也”。续断、桑寄生均归肝肾经,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盛;阿胶归肝肺肾,功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熟地益精填髓、滋阴补血,使冲任血旺胎气固。白术、山药补气健脾,养阳明之脉而安胎。古训有“产前宜清热”之说,朱丹溪《丹溪心法·妇人·产前》谓“芩、术安胎”,实则孕后阴血偏虚,阳气偏亢,加之补肾药偏于温燥,易致内热,故配黄芩以清热。杜仲补肝肾安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谓其“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艾叶温经止血,《药性论》谓其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安胎止血之功。中西药合用,黄体酮可快速补充体内激素,中药则发挥调理作用,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3-258.
R714.21
B
1004-2814(2017)03-0257-02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