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效批评学生的十个原则
2017-04-20邓凌志
邓凌志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以正确的方法提出批评,能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有效批评学生,需要秉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正确的准备
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有的教师总是埋怨学生屡教不改,却忽视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有的教师平时嫌麻烦,不愿花时间读书学习,结果花了更多时间走弯路。教师应多阅读管理、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好父母好家教》《好学生好学法》,上网看专家讲座。
二、正确的情绪
教师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松、静、匀、乐”。教育家魏书生强調,教师要时刻保持“松、静、匀、乐”,即身体放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这四个字,简单易行,不用花钱,受用终生。教师的好心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态。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松、静、匀、乐”,还要教学生做到“松、静、匀、乐”。
三、正确的场合
教师应找合适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过分地训斥学生,要给学生留面子。如果在其他人面前训斥学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表面上不敢顶撞教师,但怀“恨”在心。教师本来是为了学生好,到头来却费力不讨好,大伤和气。
四、正确的顺序
先赞扬后批评,先帮助后批评,“先讲情,再讲理,后讲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难免会犯错误,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
先赞扬学生的优点,营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这样,学生才会听得进批评的话。如果一上来就说难听的话,批评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曾仕强在《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中提出,处理事情要“先讲情,再讲理,后讲法”。情,就是感情、面子;理,就是道理、常理;法,就是规矩、制度。中国人重感情、爱面子,一个人犯了错,你给他面子,他就很讲道理,什么都好商量;你不给他面子,他就蛮不讲理、跟你做对、背地搞鬼,因为他觉得没面子。批评学生也是如此,先讲情,就容易讲理,情和理都有了,再讲规矩,学生才容易接受。
五、正确的范围
只说现在这件事,不要翻旧账,要尽量缩小批评范围,打击面不能太大。过往不究,翻旧账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教师“全盘否定”,不利于学生改过自新。学生有多种违纪行为,但批评时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某一件事。不要指望一次批评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正所有的缺点。
六、正确的姿态
教师要少用强硬手段,不要盛气凌人,不要厉声训斥。有时严厉不如温和的教育效果好。有一则寓言故事:旅行者走在路上,寒风呼啸,企图吹走他的外套,结果他把外套裹得更紧。而温暖的春风吹来,他全身暖洋洋的,主动脱下了外套。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如果领导对你大吼大叫、厉声训斥,你会真心接受批评吗?你能不怀恨在心吗?同理,如果教师大吼大叫、厉声训斥学生,激起的不是学生的歉意,而是恨意。
七、正确的对象
对事不对人,不要损害人格尊严。教师必须像法官那样坚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绝不损害“被告”的人格尊严。假设某学生干扰课堂,教师可以批评他干扰课堂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不能骂他“不要脸”“不知羞耻”“没教养”。一旦人格尊严受到威胁,学生非但不会检讨自己,反而会“为尊严而战”,甚至发生激烈冲突。
八、正确的总结
批评结束时,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改进方向。批评不是为了惩罚报复,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方向。
九、正确的检验标准
实际效果是检验批评方法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如果学生没有进步,就说明教育的方法存在问题。教师切忌乱发脾气,一味谴责学生。方法不对,必然效果不好。
十、正确的合作者
教师要帮助家长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许多“问题孩子”是家长造成的。部分家长抱怨孩子难管、不听话,首要原因往往是家长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走了很多弯路。学校可以给家长发放一些简单易学的资料,推荐一些书籍,如魏书生的《好父母好家教》。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只知道向家长“告状”,这种做法副作用很大,家长可能采取不恰当的方法训斥、惩罚、威胁孩子,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俊三,雷小波.教育原理[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
[2]彭运石.心理学——成长中的教师与学生[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
[3]曾仕强.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