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养培养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究

2017-04-20周妍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周妍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索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指出,“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背景下,为贯彻中央会议精神,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育人成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向必须走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道路。思政教学与职业素养相融合,既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行业技能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克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叛逆心理,增强课程吸引力和说服力;既有利于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既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职业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实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学生专业相脱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的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导向性、理论性和抽象性。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尚未很好地结合职业院校特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特别与学生专业实际毫无联系。即使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与学生职业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章节“职业活动的道德和法律”一节中,多数教师也仅是从宏观角度笼统地介绍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而没有从微观视角,从授课学生的专业情况出发,着眼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深入分析学生今后从事行业需要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要求,因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怪乎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距离自己太遥远,与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太大關联。

(二)实践教学随意性大,行业特色不够突出。

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环节仍存在不足。首先,实践活动脱离统一、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的指导,易流于形式。思政课老师大多凭借个人教学经验、兴趣特长设计实践活动内容及形式,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及不规范性,没有根据行业特色型院校特点制定出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大纲。其次,实践内容较为单一,行业特色不明显。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从演讲、辩论、教学片、校园调查、参观学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虽然形式上丰富多彩,但内容上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相脱节,对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资源挖掘还不够。如果能针对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便能更好地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部分思政教师观念落后,对职业素养要求认识不清。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以知识为本位取向,轻视职业素养培养。一些老师看不到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忽视思政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上课仅是理论灌输,泛泛而谈,由此让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假、大、空,对以后就业没什么帮助。二是“信天游”,忘记思政课的教学宗旨。一些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课堂讲授时,刻意避免大段理论阐释,而用更多的轶闻趣事、故事笑话等迎合学生的娱乐需要,从而使思政课丧失本质特征,呈现娱乐化倾向。另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专业课程而忽视思政这些公共课程,导致思政师资培训经费不足,教师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及进行社会考察,无法深入企业和实训基地开展考察调研,对于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现状及企业所需人才标准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

三、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为例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教与学互动氛围,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认真思考和探索职业素养培养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相融合的教学改革之路,联系学生专业实际,着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通过改革和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入职业岗位要求。

利用职业素养指导高职“概论”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需精心设计,不仅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要求,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还要针对高职就业导向,大胆开阔课程视野,巧妙地把吃苦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实事求是精神教育、奉献精神等融入教学中,科学体现职业岗位需求。例如,针对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好高骛远、挑肥拣瘦的现象,我们在“概论”课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讲授中不仅把基本理论点讲清楚,还贯穿讲述这些理论的开创者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一代伟人的感人事迹,注重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吃苦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那条件极其艰苦的时代,毛泽东等人的成功不仅在于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还在于拥有敢于吃苦、不畏艰险的宝贵品质。再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概论”课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创新精神教育,通过讲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及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通过讲解“把握经济新常态”内容,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通过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懂得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创新。

(二)巧花心思,实践教学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职业素养相结合,从高职学生特性出发,不断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一方面,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如果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离,就会使实践教学缺乏主题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突破走革命老区、参观纪念馆等传统实践方式的局限,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训课程、校企合作基地等资源,使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院是以能源电力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我院“概论”课实践教学注重围绕理论教学内容,突出电力行业特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素养培养。例如,围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学内容,以“脚踏实地、拥抱明天”为主题,让学生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利用专业技术所长,义务为社区居民进行义务电器维修和电线布设等,既能使学生专业知识学有所用,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实事求是的内涵,在实践中做实事求是的践行者。再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参观考察方式到相关电力企业了解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使学生更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更具责任心和进取意识。

(三)创新方法,教学方式突出职业能力教育。

为了更好地将职业素养教育引入课堂,教师需对传统“你讲我听,我写你记”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将专业素材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与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力求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情境职业化、教学过程互动化,积极探索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实现课堂内“做中学,做中教”,这里的“做”和专业课的“做”是有区别的,思政课堂的“做”不仅要动手、动嘴,更强调的是动脑。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职场氛围,经过主动思考、讨論、总结、感悟,促成知识到能力的升华。以任务驱动法为例,我们结合《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内容精心设计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任务:“了解这些年电力行业做了哪些改革,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电力行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改革,如何看待改革的成败得失,改革中应正确处理哪些关系。”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按照“明确问题——搜集材料——成员探讨——得出结论——成果汇报”的程序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得以锻炼,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思政课的理论并非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能帮助我们指导和解决职业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及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四)科学评价,创建职业型考核体系。

创建“全员参与、全程考核”的职业型考核体系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在知与行上统一。所谓“全员参与”,指通过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思政课的学业成绩。其中,教师评价不仅包括思政课教师给予的评定,还应包括辅导员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及专业教师或实习单位师傅给出的职业行为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积极的交互活动中实现对学生更科学、更全面的考核。所谓“全程考核”即过程性评价,指思政课考核必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工作过程,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化做法,建立起一个内容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我院对《概论》课成绩评定的具体办法为: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5%)+实践活动(占总成绩的40%)+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35%)。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在校表现,主要考核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做起,严于律己、踏实做人,为今后步入职场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活动是考核的重点,包括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活动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的考核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思政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还需不断努力,大力探索和挖掘思政教学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形式、内容、路径、载体,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唐春生.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2]杨亚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职业观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5).

[3]余发友,姜春英.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型教学模式初探——基于高职旅游院校视角[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2012MSZO2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高职院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