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词汇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及原因

2017-04-20刘玉琢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5期
关键词:汉语词汇语言

刘玉琢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再生性,它自产生以来对众多国家和民族的语言都进行了大量的借用和吸收,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英语词汇诞生。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汉语,尤其是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今天,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程度正不断加深。该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简要阐述了汉语在词汇语义层面上对英语语言的扩散和渗透,并分析了英语对汉语借用和吸收的方式及特点,最终论述了两种语言相互渗透和吸收的具体成因。

关键词:汉语 词汇 英语 语言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72-02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有几千种之多,但在实际的沟通和交流中,全球95%以上人口所使用的语言不过100种左右。其中英语在世界语言综合影响力中的霸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不同学者和专家基于不同角度,对汉语的排名有所争议,但在前10种语言中位居中上,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认可。正是由于汉语在国际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使得英语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借用了汉语的语言特征。尤其是在词汇层面上,从明代起英语就开始对来自汉语的外来词进行借用,并随着两种语言接触的不断增多,更多的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等汉语词汇被引入英语语言体系中去。这些被英文化了的汉语词汇来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习俗和饮食等众多领域,它们不仅形成了新的英语词汇,在很多时候更是改变了原有英文词汇的固有语义。相关统计显示,《新牛津英语词典》大约收录了1 000多个与汉语相关的词汇,可见汉语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颇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被引入英语词汇系统中。那么什么样的词汇会被英语收录,而英语借用汉语词汇的方式和特点有哪些,汉语对英语语言产生影响的具体成因是什么,这些都是文章所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内容。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正是基于文化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人类才产生了大量的形式各异的语言体系。首先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进化中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人们从最初的通过模仿完成简单的沟通与交流,而当物质和精神文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很难再依靠简单的模仿去实现对文化内容的准确表述,“语言”由此应运而生。语言是文化传播准确性的有效保证,反之,文化也极大地推动和促成了语言的产生。其次语言也是文化的客观反映,不同的语言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一种语言的词汇特征、语法特点、句式构造和表述形式,也是这个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例如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语言称谓体系,就分别代表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宗族观念和伦理文化。同时语言和文化更是彼此影响并相互制约,文化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而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在不同民族的逐步交流和融合中,语言又不断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并由此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词汇量的增加就是文化影响语言的客观反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频繁。而一个有生命力的语言,能够始终融合和吸收其他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不断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英语作为国际公认的通用语言,自然也不例外,下文将简要探讨汉语词汇对英语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2 英语语言对汉语词汇的借用和吸收

英语作为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具影响力和通用的语言,它在词汇上对其他语言的借用和吸收也是最为丰富的。英语的发展是伴随着英语言国家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贸和文化的不断往来中日趋丰富和完善的。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鸦片战争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的被动文化交流,到今天中国崛起之下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和输出力,都使得汉语词汇成为英语新词汇产生的重要来源,汉语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不断加深。一种语言中的词汇被另一种语言所借用和吸收是需要时间的,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它所需要的时间正越来越短。以前一个外来词往往是部分商人、学者、旅行家从异国的语言环境中借用并帶回本国,并逐步被更广泛的母语使用者所接受。而今天,某些词汇能够被迅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整个语言使用群体所认同。当一个被广泛借用的外语词汇最终收录入该国词典并产生相应的词条,我们可以看作是对该词汇成功借用和吸收的标志。

3 英语语言借用和吸收汉语词汇的方式和特点

3.1 历史现象的客观反映

英语语言借用和吸收汉语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多词汇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中国的政治和历史现象。例如“唐人”一词,这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往来频繁,出于对中国的敬仰和尊敬,“唐人”一词演变成英文词汇;由地方方言粤语所衍生出来的英文词汇“大班”,指的是洋行经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一些通商口岸,广东人对在口岸经商的外国驻华商馆主管统称为大班。综上所述,几乎每一个中国重要的历史时刻,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英文新词汇,因此在词汇的借用上具有历史现象客观反映这一特点。

3.2 文化生活的具体体现

中国地处东方,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与西方世界迥然各异。很多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服饰、称谓等很难用英语语言直接描述,因此借用和吸收就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策略。《新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近千汉语词汇中,反映中国人文化生活的词汇所占比例最高。例如中国的茶文化、地方戏剧、建筑装饰、娱乐活动、衣着服饰等西方世界日常生活接触不到的事物,都通过音译和直译的形式被转换成英文专有名词。

4 汉语词汇对英语语言产生影响的成因分析

4.1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下的主观解读

在全球数以万计的语言中,英语是使用人口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种,有70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全球超过1/4的人口通过各种方式在使用英语,英语几乎成为国际沟通中的主导语言。英语的独占鳌头具有浓厚的文化霸权主义色彩,自英国殖民时期开始,英国就开始通过树立语言霸权来实现其殖民地和殖民文化的扩张。它通过本国语言来宣扬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走的是一条以语言服务文化,以文化服务殖民主义的霸权主义道路。

4.2 华夏文明的持久生命力和影响力

虽然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不及英语,但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工具,其在很多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所在。对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明,在近几十年来又强势崛起的中国来说,中华民族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是英语语言吸收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动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英语语言。

5 结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语言之间的竞争、渗透和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语言要保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广泛借用和吸收其他语言中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之一,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和频度正在不断加深,英语作为优势语言固然对汉语的语言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更多的汉语词汇也加入了英语语言体系,这种语言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发展。可以说,汉语词汇对英语语言的影响,正是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 姜萍.从谜米理论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 齐桂红.简述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借用和吸收[J].武警学院学报,1998(S1):54-55,62.

[3] 杨勇.浅析汉语借词对中国英语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127.

猜你喜欢

汉语词汇语言
学汉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