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罚单背后的监管风暴
2017-04-20宗和
宗和
近日,因年初1001项“奇葩议案”在资本市场丑态尽出的资本大鳄鲜言栽了!在深挖查清了鲜言一系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后,证监会3月30日发布处罚决定书,对鲜言给予“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开出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这份史上最大罚单的出台,某种意义上说,彰显了今后金融监管的某种风向。《人民日报》一篇文章表示,以此次鲜言案为例,证监会集中优势兵力,一查到底,依法严惩有关违法人员,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表现出从严监管、绝不姑息的态度。
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和金改的着墨不多,但“风险”和“安全”的表述异常醒目:“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事出有因。在资本市场,2015年股灾近乎摧毁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信心。至今,“元气”尚未恢复。
股市止于3000点左右,不愠不火的局面,使得国企通过股权融资“去杠杆”,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股市也无法成为“资本吸附器”,承担起缓解资本外逃的功能。
更严重的,在几乎聚集中国90%金融资产的银行业,风险也在不断积聚。银行资金正通过一些灰色渠道进入高风险领域逐利,比如楼市、民间借贷,而这种“收益追加机制”又反过来推高了社会整体融资利率,让宽松货币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危及实体经济复苏。
从保险到证券再到银行,近期以来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监管信号、人事变动,它们都共同说明2017年将是中国金融改革、乃至经济改革全局极不平凡的一年。
天价罚单出台始末
结合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再梳理鲜言在市场上的操纵行为可以发现:信息操纵、伞形信托操纵、大股东恶意操纵不仅打出了忽悠投资者的“组合拳”,也成为鲜言系列操纵行为中危害最大的三宗“罪”。
在市场操纵过程中,鲜言很擅长通过制造噱头向市场投掷信息“烟幕弹”,进而误导投资者。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复杂又隐蔽的伞形信托又成了鲜言实施操纵的“杀手锏”。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5年4月9日,多伦股份提出变更企业名称申请;4月16日,申请得到上海市工商局核准。这次更名让原本经营房地产、建材等相关业务的多伦股份“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匹凸匹”。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这么大的事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对外披露,相关公告反而被拖了近一个月后才“姗姗来迟”。此时,市场还蒙在鼓里,鲜言实际控制的伞形信托账户组却早就“埋伏”进去了。
5月11日,更名公告发布的同时,一个更大的噱头紧随其后,“捆绑”着推高市场热情。多伦股份公告称获得www.p2p.com网站域名使用权。在互联网金融热潮下,更名加网站利好一出,“多伦股份”股价连续6日涨停。在股价低位“埋伏”的鲜言粗略计算账面获利接近1.4亿元。
然而,调查过程中鲜言却这样辩解:“在我看来,公司更名本身体现的是一种转型方向,无业务、无人员、无主营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些都有的话,对我而言就不是更名问题,而是加大投资力度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信息操纵和伞形信托操纵,鲜言作为多伦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完全放弃了公司的经营发展,把多伦股份变成一个纯粹忽悠投资者的套现工具,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恶劣。
统计显示,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期間,鲜言通过采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手段,操纵“多伦股份”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非法获利超过5.78亿元。在鲜言的操控下,“多伦股份”股价在这个阶段涨幅高达260%,同期上证指数涨幅155.29%。
在证监会公布处罚决定书后,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案罚没款巨大,充分体现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警示作用,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应有的代价,为资本市场撑起一片蓝天。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目前,违法行为表现出新的特点,大量利用现代互联网金融技术,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对市场破坏作用大,处理上存在法律供给不足是普遍现象,对证监会如何处理新型案件提出挑战。对稽查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在立法、修法时予以更多关注,尽快完善解决。
监管风暴只是开始
天价罚单的出台预示着这场监管风暴的严厉与彻底。在此之前,监管风暴的苗头也追溯到资本市场上的万科股权之争。这场商业大战成为了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触发器。
2016年12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率先抛出了“妖精”“害人精”的说法。2017年2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批评某些保险机构的时候,同样使用了“浑水摸鱼”“火中取栗”等词汇。两位金融大员罕见地使用这类“非公文式”语言,背后的信号超乎寻常。
2017年2月,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恒大旗下的恒大人寿陆续被加以主要股东、高管禁入保险业,以及相应罚款的处罚。这只是监管风暴的开始。
实际上,保险行业的“大鳄”只是相对温和的“大鳄”。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在售的险种绝大多数都是需要刚性兑付的险种,换言之,即需要对保险购买者进行“还本”。至于“付息”的多少,则要看保险产品的具体设计。
保险“大鳄”最可能的情况是,通过破坏资本市场的某些“游戏规则”而套利,却根本不可能鲸吞保险产品投资者的财富。
更凶狠的“大鳄”另有其人,资本市场的一些隐秘大股东家族才是。在万科股权争夺战行将落定之时,金融监管部门矛头悄悄调转。
2017年1月,在鲜言的操纵下,慧球科技将提交召开股东大会审议1001项议案对社会公开。议案包括“关于公司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的议案”“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等。这些议案和上市公司经营并没有直接关系,外界认为,这一荒唐做法有着背后的某些目的,但其实也是在视监管为儿戏。
监管部门的说法是:该案涉案相关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等无视党和政府权威,打着信息披露的幌子,将《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社会公序良俗矮化为董事会决议事项,挑战党和政府的权威,藐视法律规定,践踏社会公德,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必须依法严惩。
另一桩看起来不那么引人瞩目的案子也昭示着某些信号。2017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常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判定其在任独立董事期间短线交易相关股票,并且与其学生配合进行内幕交易,总共罚款110万元。除了经济惩罚,他还被禁入证券市场。这是目前中国对独董违规的最高处罚。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201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至少刷新了三个新高。徐翔案中,司法判决的罚金创新高;鲜言案中,对私人家族股东个人的罚金创新高;宋常案中,对独立董事的处罚创新高。
“三个新高”分别针对着中国资本市场最主要的三种损害个人投资者的违法行为:一是私募大佬即庄家与上市公司的合谋;二是私人股东操纵股价;三是“独董不独”,甚至还违法交易。
不过,“三个新高”不过是这一轮监管风暴的开始,后续风暴或许还在酝酿中。
守住金融系统的安全底线
监管风暴为何此时到来?《南风窗》发表的一篇文章曾认为,股市亟需重建个人投资者的信心,以让股民重回股市,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国企要“去杠杆”,必须要有繁荣的股市;二是繁荣的股市能吸引国内外的资本,有利于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本外逃。
由于中国股市的某些深层机制原因,个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一直无法恢复。因此,打击“资本大鳄”其实是一个恢复个人投资者对股市信心的突破口。
此前,资本市场“大鳄”对股民的财富转移早已达到“明火执仗”的地步,它们对监管机构甚至也不屑一顾。在一些能量巨大的“大鳄”眼中,资本市场的最高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不过是一个“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现在,维护金融系统性安全的“最高目标”开始在扭转这种“监管弱势”的怪现象。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讲,旨在提振资本市场的股市监管风暴并非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核心。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体系的安全,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中之重”。
按照Wind数据的一项统计,早在2014年6月底,中国银行业资产就已经占整个金融业总资产的90%。
2017年3月2日,履新银监会主席才三天的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16年末,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了232.25万亿,同比增长了15.8%。
另据保监会的数据,2016年,中國保险业资产总量仅为15.12万亿元。一般而言,保险业是一个国家金融资产第二集聚地,但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竟只为银行业总资产的6.5%。
另有证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12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仅为5.8万亿,仅为银行业的2.4%。
这种巨大的“差异”,既说明保险和证券业的欠发展,以及整个金融资产分布的失衡,特别是银行业的膨胀超乎想象;同时,也更意味着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全部都集中到了银行业。
因此,近年来,对于金融监管模式的讨论和建议很多,背后的背景是,中国金融混业逐步深化的现实,以及各领域金融风险逐步朝着银行体系这一中心的堆积。
监管机构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某种程度上说,这不过是金融改革的“皮囊”。中国金融改革真正需要的,是“灵魂”的打造。
金融改革要从“为国理财”向“为民理财”逐渐过渡,或者做到两者都兼顾。
目前,股市投资依然是股民的零和游戏,银行存款是实际的负利率,理财产品也风险堪忧,楼市的市场投资“门槛”越来越高。总之,普通国民的理财正陷入一种无处可去、去了危险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之下,资本外流的趋势难以避免。
除了惩治“金融大鳄”之外,中国金融改革的导向应该从以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掌控力的“为国理财”模式,逐渐过渡到“为民理财”的模式,要通过改革为国民的投资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合适、安全的渠道。解决了这个问题,金融风险也就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