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技术路线探究

2017-04-20冯光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5期
关键词:生活垃圾村镇现状

冯光

摘 要:该文对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从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和现实处理3个方面做了简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优化分散处理、善用堆肥处理和建立完善可回收垃圾回收制度来对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做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村镇 生活垃圾 现状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081-02

1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及其影响

村镇生活垃圾是指生活在村镇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对村镇建设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简略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村镇垃圾污染了村镇环境,比如生活垃圾腐烂散发出的臭气,污染了环境,塑料包装袋污染了土壤;第二,村镇垃圾不利于村容的整洁,与党和国家对建设新农村提出的要求相违背,与建设美丽乡村相违背,与人们对村镇生活环境提出的新要求相违背;第三,村镇生活垃圾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了威胁,生活垃圾是滋生蚊虫的重要场所,而蚊虫又是一些疾病传染的主要媒介,因此,大量的生活垃圾对村镇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第四,从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上来讲,不当的处理,实际上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村镇生活垃圾不同于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它的可利用率极高,如果对村镇生活垃圾像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那样处理,无疑会造成二次浪费。

2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2.1 关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现状

有关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性文件有很多,而其中最全面和最具针对性的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督导检查4个方面对村镇垃圾处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从而有力地保障和推进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

2.2 关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政策在村镇建设中的力度加大,村镇研究已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而在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冯庆、何品晶、杨金龙等人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实地调查。对这些有关我们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数据的分析上,冯庆和何品晶主要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得出相关的结论,而杨金龙则试图通过建立有关模型和方程式来得到结论。李广贺在《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一书中对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2.3 关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实现状

2.3.1 村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2013年村镇建设统计年鉴》我们可以知道,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建制镇社区的居民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在0.6~1.1 kg/d,集镇区的居民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在0.4~0.7 kg/d,村庄的居民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在0.5~1.0 kg/d,在2013年我国村镇生活垃圾总产量达2.5亿t,而在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年均产量为1.9亿吨,可见村镇生活垃圾的产量已经远超城市生活垃圾。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人均产量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华北地区0.66 kg/d、东北地区0.64 kg/d、华东地区0.95 kg/d、中南地区0.75 kg/d、西南地區0.69 kg/d、西北地区0.57 kg/d。从总体上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村镇人均生活垃圾的产量越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村镇人均生活垃圾产量越低。

2.3.2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现状

(1)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低。根据《中国年鉴-2015》中统计的数据,在2014年末我国有农村人口6.18亿,占总人口的45.25%。这个人口数字再乘以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人均产量,那么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2013年时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便已经达到了2.1亿t。再加上我国村镇比较分散,村镇人口分布密度小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低。据统计,在2013年时,我国村镇垃圾处理率:华北地区48%、东北地区22.3%、华东地区87.2%、中南地区72.1%、西南地区54.9%、西北地区35.2%,我国村镇生活垃圾总处理率为51.2%。

(2)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有待优化。目前,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由于集中处理所需要的设备要求高、村镇分散的特点,使得分散处理成为当前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但是,分散处理由于规模、技术设备等限制,对垃圾的处理难以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同时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当前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模式还有待优化和探索。

(3)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简单。堆肥、焚烧、填埋和回收是我们当前处理村镇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就笔者所在的地方来说,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但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容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而焚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增加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因此,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急需提高。

3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

3.1 通过优化分散处理模式来处理村镇生活垃圾

采用分散的方式来处理村镇生活垃圾具有可行性。首先,我国村镇比较分散的自然布局和村镇之间的交通条件等限制了我们不能采用单纯的集中处理模式,比如陕西旬邑县2010年投资3 200万元建成了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自建成以后,除试运行外,这个垃圾处置中心便处于静止状态。其次,村镇生活垃圾中占最大比例的食品和植物残余,没有必要进行集中处理,这部分生活垃圾占全部垃圾的50%左右,它具有易腐的特征,并且这一部分垃圾分解周期短,它们填埋之后会很快分解,这个过程不但对土壤的肥力和使用没有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如果把它们按集中处理,必然会对它们进行露天堆放,等积累到一定量了才运往集中处理的地点,在等待运送的过程中食物和植物残余早已腐烂,对空气已经造成了污染。

3.2 善用堆肥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村镇生活垃圾

对垃圾的处理中,堆肥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填埋、焚烧和回收。堆肥是对村镇垃圾进行再利用,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先要对垃圾进行分拣和分类,根据是否可回收、是否需要集中处理等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拣和分类,这是处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最重要的一步。通过这一步能最大程度地把村镇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又为集中处理和回收垃圾奠定基础。对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关键在于对垃圾的分类,如果让专人去从事这个工作的话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证工作效果,因此,应该把垃圾的分类工作交给村镇生活垃圾的生产者,通过有价收购可回收物、奖励垃圾分类积极户的方式促使居民把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从而为堆肥处理、集中处理和回收处理打下基础。

3.3 建立完善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回收制度

目前,在我国村镇中,对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工作的是一些个人。对垃圾的回收价格低,没有固定的时间等刺激不起居民的兴趣,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当成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处理,这不但增加了村镇生活垃圾量而且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建立完善村镇可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制度,在乡镇设立可回收垃圾回收点,通过承包等方式专门经营。对每年可回收品交易量达到一定量的居民,进行奖励。

4 结语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现状具有总量大、处理率低、处理模式有待优化、处理技术手段过于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方面从优化分散处理模式、善用堆肥处理和建立完善可回收品回收制度3个方面着手,以期解决目前我们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上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何品晶,章骅,吕凡,等.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33(3):409-4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生活垃圾村镇现状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