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2017-04-20单及洪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模糊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形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被割裂,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内容不当,教学研究存在重方法研究、忽视内容研究。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务必要正本清源。
关键词:课改;阅读教学;误区
自2001年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形式,工具性和人文性被割裂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受人们诟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是教师一味求新,把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音乐课、表演课、思品课。二是片面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或者人文性,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语文课变成了分析课、练习课,学生被动接受了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感悟体验,建构不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刻意突出人文性,绝大部分时间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又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语文课堂要么成为枯燥无味的“分析课”,要么成为异常热闹的思想“感悟课”。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重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是新课程提倡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倡导非常必要,许多教师原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因此得到很大改变。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意了形式,而对决定形式的教学内容把握不准。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应该自主,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合作或者探究,只是跟着感觉走,为形式而形式,导致自主学习浅尝辄止,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时间严重不足;合作学习看似轰轰烈烈,小组讨论实则流于形式;探究学习形式花样百出,但探究的问题价值不大,真正的困惑未能解决,如隔靴搔痒。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置不当
每一堂课在备课时要确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学情精心预设教学步骤,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另外,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课堂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就更需要课前精心预设。不做事先预设的活动必定是盲目而无价值的,语文课堂也是低效的。如果只追求课堂生成而缺少必要的预设,实质上就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放羊式”。同样,一味地强调预设而忽略学生课堂的实际需要和思维的火花,本该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就会死气沉沉。而且教师这种霸占课堂的做法,不仅会使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而且会掐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探究欲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生命活力。
四、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不清,容量太大,目标过高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学内容隐含在一篇一篇的选文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与重构。教师往往茫然于如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总怕丢掉什么,认为什么都应该讲到,学生什么都应该学会,结果对每篇课文的处理是既进行知识学习又进行能力训练;既进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又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课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加快节奏。教师连珠炮式地发问与讲解,学生缺少思考地对答,走马观花似地浏览,知识浅尝辄止,练习如蜻蜓点水。如此这般,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其实,学生在清澈的溪水中徜徉,远胜过在烂泥塘中呛水。
其实,一节课的“课程内容”是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仔细“揣摩”的,是要靠教师来“生产”的。新编教材明确提出了要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这为所有初中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
五、语文教学重视方法研究,忽视教学内容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教改实验。如“和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改革确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综合这些教改实验的旨趣,可以认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方法而方法,它们完全可以在不改变教学目的、不改变教学所追求的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被重视、被实施”。
王荣生教授认为:“单从教学方法而论教学方法,从教学艺术而论教学艺术,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找不到那些应该推广的、可以推广的经验。”以上认识及做法上的误区,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务必要正本清源,抓住语文本质,研究语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4 (2).
[2]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4 (4).
作者简介:单及洪(1974— ),男,山东潍坊人,日照市外国语学校教师,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