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2017-04-20山伟
山伟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该提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追求趣味性是人的一种本性,对人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积极作用。兴趣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愿学乐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人的本性得以彰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立足学生,采用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不单单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活动过程。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培养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简单、玩性十足的特点,利用学具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熟悉学具,学会利用学具解决问题,使学生有自主探究、用心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在玩中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增长学生的智慧。
其次,由于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可以快速达成教学目标。例如,教学“数的分解与组合”一课时,让学生玩游戏,通过摆小棒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数有多种组合方式。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让学生玩转魔方,知道大魔方中有多少个小魔方。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将数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再次,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激疑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愉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合作学习,激活思维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幸福、愉悦地接受知识。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感受不到为人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学习的自信。课堂缺乏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课堂气氛显得呆板、僵硬、沉闷,教师讲得没劲,学生听得无味,达不到教学共赢的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教师问问题,学生开始回答。教师做出评价要有时间等待,不要急于让另一个学生回答,也不要急于给出答案,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这样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讨论过程中,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猜测、交流、质疑,之后教师再做出评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会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课堂评价,及时点赞
首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人都有被欣賞的愿望,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就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课堂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赞扬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教师都应给予赞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如“老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的勇敢,值得我们学习。”“你考虑问题的角度很独特,我怎么没想到呢?”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地点头,会意的微笑,都给学生莫大的鼓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感受着被欣赏的幸福,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而出现在作业本上的笑脸、小红花、五角星、大拇指,同样激励着学生。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是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环境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产生愉悦的成功情感,巩固了学习兴趣。
四、名人故事,激发兴趣
在学习之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关数学方面的名人故事。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100”,先后有155种数学专著出版。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创见,他曾求得了π=3.1416。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得出了精确的圆周率,比欧洲人早一千多年。每当这时,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教师讲完后,在一片惊讶和赞叹声中,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有的说:“真厉害,太棒了!”甚至还有学生萌发了想当数学家的愿望。教师因势利导,提出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就是“名人效应”,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只有将学生带进学习的乐园,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领域是一片思想熏陶、情感陶冶、审美享受的独特天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有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