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消费现状的成长型儿童自行车设计

2017-04-20余春林穆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成长性

余春林++穆波

摘 要 本文探讨如何在把握儿童自行车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成长型儿童自行车的优势,延长儿童自行车的使用生命周期,最终达到生态化的设计目的。以分析消费现状为基础指导,从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出发,分别从造型、功能和风格三个方面设定了儿童成长型自行车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 消费现状 成长性 儿童自行车

中图分类号:TB18 文献标识码:A

1儿童自行车的消费现状分析

儿童自行车又称为儿童单车、儿童脚踏车。随着健康的生活理念不断深入,更多的亲子户外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儿童自行车作为每个孩子专属的个人用品,已经不仅仅承载着孩子健康、娱乐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童年的回忆和家庭幸福感的体现,针对这种灼热的市场前景,儿童自行车的消费呈现出以下的消费特征:

健康合理的按需性消费:这一类消费者,主要是为了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物质需要为主。消费者按需购买,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要和健身功能为导向,是比较理想的健康发展性消费形式。

欲望攀比性的消费:这类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与按需消费有明显的差别性,炫耀、攀比性的消费者着重考虑的不是自身需要,而是受到市场产品多样化及更新形式影响而进行的消费。没有过多地考虑儿童自行车的实用性和自身的消费水平及购买能力。此类消费环境制约着消费者的行为,而消费者的行為又影响其周围的潜消费者,以此形成消费的恶性循环,是导致设计师过度设计的主要原因。

礼品性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以及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形式,使得儿童周边产品成为礼尚往来的关注点。儿童产品作为亲戚朋友之间传达感情及相互馈赠礼品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人们的热捧。又由于儿童自行车具有良好的娱乐与健身功能,这种一举两得的产品成为送礼的趋势。

阶段性消费转向全年消费:儿童自行车的消费市场每年年底都成为消费的旺季,另外在在春秋两季都会出现紧俏的消费趋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前季节性及阶段性的消费发生变化,消费观念也有所提升,儿童自行车变成全年消费型产品。

2从消费现状看儿童自行车的成长性设计目标

2.1造型的成长性体现

从造型上满足儿童成长的生理心理特征,实现儿童自行车与儿童的同步变化与成长需求。在款式上:儿童自行车的外观在给消费者带来视觉的享受同时,让其感受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感受到产品的陪伴性功能,例如,自行车的折叠功能,生肖主题、动画主题的自行车设计。在性能上:性能除了体现儿童自行车良好的代步工具品质外,应该给儿童带来特别的骑行体验,这种消费体验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级。例如,哈雷型自行车带来酷炫的品质,山地车车带来的越野感。从本能的体验、行为的体验到反思层面的体验,表现出对儿童心理情感这一及其微妙的过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关注,这样才能从成长性层面实现真正的成长体验。

2.2风格趋势的成长性

儿童自行车的风格因为受到消费趋势的影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把握儿童自行车的风格动向有利于设计师辨明市场的正真需求,为儿童自行车风格趋势的成长性提供可靠的市场数据。目前儿童自行车在朝着美、轻、新、廉方向发展。造型时尚、简约、华丽而不俗,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的享受,再以命题式为主题设计能更好地体现产品的成长性;轻是自重轻、骑行轻、方便携带,比如碳纤维、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从耐久性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材质的价值,实现生态化设计的目的;新是款式新颖,配色时尚,新概念,新功能的应用,比如国外的DIY组合车架,一辆车可以从小骑到成人;循环经济,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则是直接体现出生态绿色设计的真谛。

2.3功能的成长性

儿童自行车能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吸收新鲜空气,对儿童的自然生长发育有着无与伦比的功效。同时踩自行车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此外,还能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功能的成长性体现在自行车功能的多样性几自行车锁带来的一系列优点上,这种功能不仅指骑行锻炼的功能,更指在儿童心理健康及性格塑造上的体现。心理的健康及良好性格的塑造可以通过亲子交流沟通、愉悦心情、开朗性格的培养上着手。亲子间的公园骑行,可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此外,在跟小朋友一起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自信的品格,以及沟通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骑自行车能让心情愉悦,心胸开阔,体现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结论

儿童自行车的成长性是根据儿童的发展变化来寻求一种具有变化适应性的产品。在研究儿童自行车变化适应性的同时,需要结合儿童自行车的时代消费现状,把握消费现状带来的市场影响及阶段性的市场特征,从中找出变化与联系。在目前消费背景下研究成长性儿童自行车的设计方法也是一种可持续性设计理念的体现,能够节省材料,达到材料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营造良性循环的市场氛围,同时也能给设计师提供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晓瑜.可成长性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16):50-52.

[2] 格里夫斯·迈克尔.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3] 李亭翠.儿童家具可成长性设计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1):41-42.

猜你喜欢

成长性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