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保护和发展“三少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2017-04-20乌兰托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现状措施文化

乌兰托雅

摘 要 桦皮文化、怒日格勒、赞达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三少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但随着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三少民族”与各自的传统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如何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三少民族”研究者和社会学家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就“三少民族”文化发展谈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三少民族 文化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三少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

1.1基本情况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部分达斡尔族分布。由于历史上这三个民族邻近交错居住,有着相互密切的交往,在渔猎采集生产、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俗等方面有着相同相近的文化,因此,人们习惯地称之为“三少民族”。在“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中,既包含北方地域特色的农牧渔猎生产方式和技艺,也包含了有关野生动物习性、野生植物食用、药用等民间知识。在他们的氏族组织中,有尊老爱幼、人际和谐的民俗礼仪,有反映森林草原传奇生活的民间文学,有适合在森林草原高唱、低吟的歌曲,有模仿兽禽的各种舞蹈,有加工兽皮、桦树皮、兽骨、木料的造型艺术,有原始色彩浓厚的、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的萨满教信仰。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以其丰富性、独特性、地域性,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先民在千百年的摸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三少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三少民族”自身以及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取得成效

随着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三少民族”的社会环境、经济生产发生了重大变迁,传统生产方式不复存在,经济转型,居住格局重组,社会生活观念转变,其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措施,并给予资金投入,“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有以下表现:一是建立民族博物馆。在“三少民族”自治旗已经建立起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博物馆。一些民族区、民族乡还建立了民俗馆、文化陈列馆等,收藏和展示“三少民族”历史文化物品。二是编印出版“三少民族”历史文化书刊,建立数据库,保存、记录“三少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技艺、氏族制度、民俗及民间文学和民间知识;三是将“三少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列入国家、省、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三少民族”的项目12项,列入省、自治区级的约有50项;四是开发“三少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三少民族”的歌舞、服饰、饮食及艺术;五是在学校开展“三少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六是将“三少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纳入当代体育项目。

2“三少民族”文化发展措施

2.1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三少”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护和发展“三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三少民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少”民族自治旗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台和发射台(站)、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新华书店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三少”民族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三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倾斜力度。其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对“三少民族”给予优先支持。重点扶持体现“三少”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加大对“三少”民族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出一批骨干人才。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支持“三少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推进“三少”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处理。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支持民族语文音像制品、书报刊等文化产品的出版发行。优先支持“三少”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第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编制实施“三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对濒危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支持珍贵民族文物征集,加强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加快“三少”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扶持文献古籍、口头传承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培养建立古籍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三少”民族口头传承古籍及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企业和示范基地。大力推动文化生态整体性动态保护,建立一批“三少”民族文化生态乡、村。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推进民族特需商品传统工艺和技术保护。

2.2繁荣发展“三少”民族文化工程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健全文化设施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三少”民族文学艺术影视创作工程。“三少”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及五种丛书工程,“三少”民族文化产品译制,民族文字出版工程“三少”民族语言文字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三少”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生态乡村建设,扶持建立一批非物質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企业和示范基地,保护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民族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民族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保护和推广传统体育项目。

猜你喜欢

现状措施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