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法
2017-04-20王培华
王培华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民族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关系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因此,教师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一岗双责”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尊重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需求,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作为一名有着20年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的小学教师,笔者总结自己进行德育工作的方法如下。
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育人先育心。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良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的矛盾,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情感与理智很难协调统一。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要耐心、细心、精心对待,具体要做到三点:
1.有宽容之心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师对待学生的一点小缺点和错误,不要“穷追猛打”,也不用非得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因为,学生有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是好的学习办法,教师要抓住学生犯错误的机会,用正确的、恰当的方法给予引导。所谓“严师出高徒”, 应该是严格而不严厉,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要把宽容心和责任心贯穿教育的始终。
2.有亲爱之心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那一个“爱别人孩子”的神。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爱社会;要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
3.有激励之举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强,不愿受人控制,我行我素,给教师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对待这样的学生,不应采取强迫的办法,而是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比如运用目标激励,把个人的大目标化解为一个个可行的小目标,学生才有动力去完成;运用榜样激励让其有完成目标的标杆;运用荣誉激励,让其品尝到成功的甜头;运用参与激励,让其产生主人翁意识;运用关怀激励,和学生建立真诚、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创新小学生行为养成的评价办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进行养成教育呢?
1.设立文明岗监督
班级设立文明监督岗,把“学生应该养成的100个好习惯”细化为100分,做到一项得1分,以此进行日常品德养成考核。这样,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通过检查表一目了然。
2.实行日常品德行为养成纪实性考核
以“群星满园”活动为载体,结合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把“学生应该养成的100个好习惯”归类为十个好习惯,以“十个好习惯”为抓手,把学生的日常品德行为养成细化为十个星(公德星、礼貌星、学习星、阅读星、安全星、运动星、艺术星、劳动星、卫生星、勤俭星),每个星期评一次星,每个学生获评的星用纪实性语言描述,张贴在班级“群星满园”宣传栏。
3.推行绿色评语
每学期结束,由班主任、学习小组、学生三方面进行操行评定和思想道德评价,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写出绿色评语。绿色评语反映学生一个学期的变化。
4.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的思想道德评定、创星材料、学业成绩和特长表现,最后都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发展。
三、探索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锻造模式
健全人格就是人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那么,怎么锻造人格呢?
1.引导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学生自控力差,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同学之间的玩闹发展成大打出手,本来想着友爱结果成了伤害,事后追悔莫及。那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自我暗示、注意转移、换位思考、情绪宣泄等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2.加强意志磨炼,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耐受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每次活动机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比如运动会比赛、鼓号大赛,都需要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目标,学生付出了百倍辛劳收获了成功,自然也就对意志培养有了真切体会。
3.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要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打开心灵,让阳光进来;培养习惯,让种子生根;锻造人格,让生命绽放。我相信,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学生一定能健康、安全地生活,快乐、积极地生活,负责任、爱心满满地生活,有创想、有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