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二维码在检验流程管理上的应用
2017-04-20高跃敏
高跃敏
摘 要:影响实验室检验流程管理的因素很多,由于传统数据采集方式效率低、失误率高、可控性不良等问题,会严重影响检验质量,因此,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该文从二维码在检验过程管理应用的角度出发,经过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得出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二维码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使用。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方式 二维码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28-02
实验室检验流程管理是一个复杂、涉及部门多、要求准确、必须可追溯且可纠错的系统,因此必须对检验质量管理进行改革,引入信息化管理,以提高管理的科学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其中的条码技术,在管理上的运用范围更广、使用更便捷,正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
1 二维码技术原理
二维码是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通过利用二维条码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都可以同时表达信息的优点,提高了条码的信息密度。二维码又分动态码(活码)和静态码。静态码是直接对信息进行编码(一般50个字),无需联网也能扫描显示,缺点是图案很复杂、不易识别和打印、容错率低、印刷后内容无法变更、无法存储图片和文件。动态码是对一个分配的短网址进行编码,扫描后跳转到这个网址。这样将内容存储在云端,可以随时更新、跟踪扫描,可存放图片视频等内容,同时图案简单易扫描。总的说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二维码的工作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二维码的工作步骤
2 二维码在实验室检验过程的应用
当前的实验室大多以CNAS为标准开展GB 17025-2005(CNAL AC01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活动,对检验检测质量实施责任制,对从抽样、样品流转、盲样检测、到报告最终形成都有一整套高标准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的检验管理对数据的采集、流转等环节,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填写、输入,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弊端。因此,应该尽快地建设现代信息化配套模式,即将二维码系统引入到实验室管理的全过程,来纠正目前检验检测过程管理所存在的系统失衡现象。
2.1 抽样及收发流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图2 传统的抽样及收发管理流程及存在问题
首先是抽样环节备受垢病,因为抽样单项目多,要素数据众多,全部用手工进行填写,容易出现写错或分辨的问题。工作量大,抽样总体效率极低、采集数据错误率高。
样品送到收发部门,收发人员必须逐个检查样品情况、核对抽样单并进行输入。输入时对人工填写的抽样单进行询问、揣测、研究,仍然会出现失误。收发人员每天高负荷地劳动、很多是重复的、不必要的浪费时间,然后进行二次的贴标,准备进入盲样检测阶段。
在这两个流程中,存在信息采集人工操作量大、效率低、无效重复工作多、失误率大等问题。如果采用条码管理,可在事前将每张抽样单进行电子输入编码,存入电脑,在抽样现场只要更改企业信息,并结合小型打印机,现场打印、签名,同时在抽样单上生成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让提供样品单位查询检验报告进度和结果)同时生成样品二维码,用专用打印机打印并帖于样品上。
在收发部门设置读码器,收发时扫描样品或抽样单上的二维码,所有信息自动进入电脑,无需再进行二次数据输入,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过程保持完整的可控状态。
二维码抽样和收发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二维码抽样和收发流程
整个流程体现高效、准确、简捷、可控。
二者之间效率比较如表1所示。
2.2 样品前处理和检验管理存在问题
(1)样品前处理包含收样、分类、处理、分发等类似于仓库管理的活动。传统管理模式最易存在的问题是样品堆放混乱,原因是管理员对样品分类不清或因工作繁忙,使样品仓库变成“杂物存放地”,特别是重点样品控制管理出现不可控状态等。
(2)样品分发程序繁琐、废时、效率低。由于样品管理制度的程序要求,出入库盘点需管理人一一对应材料样品领用单据,而管理员对新进的样品位置不熟悉或者样品仓库样品过多、太杂乱,或仓库管理人员为图省事,造成样品堆积无序等等问题,造成对检验工作的耽误。
而如果在仓库管理上采用条码管理,所有材料(包括工具、建材、备件等)在入库前,统一加贴事先编制好的二维条码,入库堆放时严格按扫描仪所显示的分类进行分区堆放,无需管理员进行判断,则避免了堆放混乱现象,大大提高了指令处理速度。要做到这些只需在数据输入前加一些条码数据采集设备,就可以解决。
2.3 检验检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随着当前工作检验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检验管理朝着科学有序、高效准确的方向不断进步,但是依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如检验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质量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内审和期间核查等监督性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尽职责等现象。
对检验工作过程管理,从抽样阶段就开始实行条码介入管理,扫码采集、核对信息管理,因此要建立一套新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检验检测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标准的应用及检验设备的管理。目前有些检测机构对数据采集系统不能严格达到规范要求。数据采集方面存在失于科学、准确和可追溯性等问题,简化程序,不按规范操作,修改原始数据等问题,除了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等文件要求,对于违规机构加大处罚力度外。采取条码化管理整个检测流程,也可以在制度上、管理上有效杜绝造假和不准确、无可追溯等不良现象的产生,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公正。
从样品的现场抽样开始引入二维码管理,每个备样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因为其中的动态码采用了网上数据系统,事先编制好的(不可更换式)二维码进行贴标,能避免出现混乱、差錯;能避免出现弄虚作假;实现质量可追溯性,责任能够落实。特别是在备样存放上可以采用严格分区放置,查找时仍然使用扫描仪,快捷准确,杜绝差错。在权限管理方面,可以利用网上授权方式,将二维码信息查阅、修改、审核把关等权限分别授权于各级管理人员及相关的企业、社会公众,形成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
二维码还可以在检验检测其他环节如质量手册管理、设备使用管理、三废处理、环保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高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检验检测全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如果应用了条码技术,就能够大大提高基础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劳动力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错误率。当然条码技术不是万能的,条码技术仅仅是协助企业管理的工具,只有在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统筹管理下,才能使条码技术用得其所,并发挥条码技术的最大威力。
参考文献
[1] 齐全月.二维码的生成与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2] GB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S].
[3] 贾世楼.信息理论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