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导向,促进
2017-04-20陈英岚
摘 要:当前,在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不尊重学生权益的教育方法很难取得实效,为此小学教师必须改变德育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权益的基础上优化德育教育方法。本文以小学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善用激励、榜样示范、巧用促进三方面探讨了德育教育的措施,以期为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德育;激励;导向;促进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小学生权益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时代特点。优化德育工作方法,善用激励、榜样示范、妙用促进,是释放小学德育工作活力的有效三部曲。
一、善用激励,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执行力差,在执行教师下达的任务时往往会打折扣。针对这种现象,大部分教师往往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既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为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善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采取扶着走的方式灌输德育理念,多从“小事”中挖掘教育机会。
以轮流值日制为例,对于学差生,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积极,为此教师要多对他们进行激励和表扬,培育“我也行”的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表现欲望,重振自信心;对于学优生,尽管他们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值日工作,但教师仍然应该激励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激发上进心,争取获得更加优异的成果;对于淘气顽皮的学生,由于其责任意识差,教师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确保任务完成质量,培育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一些胆小和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扮演坚强后盾的角色,通过不间断的激励,培养他们的胆识和自信,在完成值日工作的同时经受锻炼,提升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就是说,在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条件,善用激励,在尊重学生权益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的德育行为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教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准小学生的思想脉搏,找准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争取将德育工作做好、做细、做活,实现因人而异的教育效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在德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言傳身教,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规范行为引导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有意设计一些德育“剧目”,引导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在每学期执行新班规的开学阶段,教师可以故意迟到几分钟,在学生的焦急等待中“登场”。然后严格要求当天值日生将“迟到”行为记录下来,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明愿意接受班规处罚的决心。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向学生进行诚挚的道歉,然后拿着扫帚打扫楼梯和走廊。这种以身作则的表率行为往往会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并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改变自身的不良品行,甚至短期内就会使德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三、妙用促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
在执行激励和导向两个重要的德育工作程序后,如何将小学生的激情有效释放出来,推动德育工作迈出实践性的关键步伐,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促进”策略,将学生的激情转化成实际行动,在实践中锻造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小学德育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积极引入家庭教育因素,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小学教师在有效贯彻校本德育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充实学生的校外生活,扩大德育工作的范围,形成“由内到外”的培养体系,通过扩大化的德育活动孕育学生的优良情感。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多和学生交流感情,并向家长宣传一些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的联动德育工作机制,结合一些实际活动,促进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安排学生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菜、端茶、打扫卫生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对做家务活的感悟,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却将德育工作很好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进他们形成责任意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小学教师必须树立起责任意识,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学习小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和优化工作方法,在善用激励、榜样示范和巧用促进德育三部曲的基础上真正释放德育的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3(8):20-22.
[2]李化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47-52.
作者简介:陈英岚(1979— ),女,广东连州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