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7-04-20向德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低年段识字教学误区

向德静

摘 要 在义务教育新教材普及的现阶段,学生接触的知识量和知识难度越来越大,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把识字的教学任务完成实属不易,况且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出现了重难点难以把握、识字教学枯燥低效的现象,本文就以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误区说起,分析其中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段 识字教学 误区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国的文学史、文化史和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場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中华民族知识文化传承的根基。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殊不知学生(特別是低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受到识字量的潜在影响,而教师却看不清问題的症结所在,一味的责性学生没有用心学习。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识字量的多寡与师生合作的积极程度、教师选择的教法、学生学习的状态有很大关系。

1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误区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現,许多教师在低年段识字教学中都存在着“轻”、“重”失衡的現象。因此,分析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误区,対找到问题和提出对策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1.1注重读而忽视写

在听课活动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老师把阅读教学看得比較重要,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识字指导。教师没有充分把握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觉得识字教学比较传统,没有吃透《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识字的表述:“识字写字是阅法和习作的基理,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不被重视,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烦琐地分析课文,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课程中即使有写字教学也根本不安排学生进行写字的训练,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训练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时学生动笔的机会全部都被教师占用,练习时间不够,目标无法达成。

1.2注重量而忽视质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部分教师又太注重对字体的结构、音节、笔画笔顺等的指导。有时候教师对三四个字的讲解经常要用去十多分钟,有的教师对每一个字都详细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无论学生对该课生字认识多少,统统不加理会,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不注意调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学习中的主动性,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效率低下。在识字作业的布置上,有很多教师总认为量越多越能锻炼学生,殊不知他们却忽视了对学生写字质量和写字习惯的培养。有部分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一个汉字或词语写两三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第一行的时候字迹比较规整,越往后的就出现了随手乱写、乱画、潦草、不规范等问题在本子上随处可见。虽然是这样,老师们还是习惯了乐此不疲的追求多写多练,以量的多占据着识字教学。

1.3注重对而忽视好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写字的正确,并不注重写字好与不好。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不规范、乱涂乱画等的字,教师以默许的态度全盘肯定,100分、优的评价跃然纸上。如“舟”字中间的两点,有的学生习惯性的把两点用一竖代替,类似于“十”;对结构的把握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如:把“森”字写成上小下大,形似蚊子蹲在树尖上的情状。

2对影响识字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分析

2.1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虽然新课改已深入课堂教学多年,但传统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思想仍然束缚着新教学理念的实践,导致识字教学难以走出低效率的困境。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识字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教学的程序上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

2.2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不切实际的跨越式教学往往是失败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中的施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有的教师在实际应用它的时候表现除了极大地片面性,既忽视了“轻”、“重”的关系,又忽视了教学目标的方向。

3提高识字教学课堂效率策略研究

3.1落实本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课堂上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了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体现。新操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数学手段増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首先就得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限制,凸显课堂中的灵活性。

此外,在教师主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参考使用,但要注意,探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者不可或缺。

3.2删繁就简——注重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于“先易后难、先直观后逻辑,兴趣主导一切”。低年级学生都比较热衷于解决容易的问题,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也不能一味迁就,更不能难易不分胡乱地布置作业。如在新课程教材中,“体”字在前边课文中已经出现过多次,而在后边课文的生字表中才被列为生字。如果教师没有去把握生字分布的特点,就可能在前边的课文中已经要求学生进行识记,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接受的难度。对知识的学习要讲有序性,循序渐进的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直观性导逻辑性转变的时期,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增设一些生动直观的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识字。

3.3追求实效——注重识字方法引号

方法应用得当対识字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教育是教师在黑板上苦口婆心的传授,只注重强加式的教学,学'生听得模糊记得辛苦。新课标中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學中讲求一定的识字方法,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更多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主动地识字。

在课时量明显减少的今天,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删繁就简,落实本真,是识字教学的应然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方法即“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逐步提高识字能力,识字教学就会变得富有情趣了。

参考文献

[1] 焦海荣.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

猜你喜欢

低年段识字教学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