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适当运用惩罚的必要性

2017-04-20葛静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惩罚小学教育评价

葛静静

摘 要 褒扬、正面的教育和惩罚性教育应相互协调,交叉出现,不可偏废其一。在小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以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适当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惩罚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在其执行过程中遵循的几点原则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惩罚 小学教育 评价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健康、成熟、完善的教育评价系统包括表扬、鼓励、赞赏、批评、惩罚等,积极引导与挫折体验相结合,但现今的教育风向更多地崇尚对孩子的鼓励、引导,对于惩罚的争议很大,大家谈“罚”色变,一味强调“爱的教育”,殊不知教育有张有弛,“爱”如清风,亦如雨下,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使教育方式更加理性、科学。前苏联的哈尔拉莫夫主编的《教育学教程》里面提到:“惩罚能使学生更深刻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操行,迫使他(她)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有助于锻炼他(她)的抑制能力,就是说能抵制引诱,抑制那些破坏规定准则的不体面的行为。”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学校即社会。”社会需要规则、法律加以维持其秩序,学校也需要校纪、校规维持其健康、持续地发展。但我们这里提到的并非是上纲上线的硬性惩罚,软性灵活性的惩罚也应该贯穿于我们教育的始终,并且以艺术的、多变的形式出现,做到张弛有度。

1小学教育实施过程中惩罚的必要性

1.1家庭观念的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孩子在家里处于优势地位,经常性六个甚至更多的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隔代的溺爱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孩子们自我意识逐渐膨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顺境中成长,对于忠言充耳不闻。

1.2赏识教育的局限

在现行的教育大背景下,更多的是“放下你的鞭子”,对于孩子的赏识教育更多地占领我们的生活,殊不知有那么一群孩子,赏识与激励已经无法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和恶劣态度了,他们早已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正面激励多了,孩子容易自我膨胀,抗压能力比较弱,缺乏挫折体验,这与近年来中小学生极端事件逐年高发的态势不无关联。所以,正当的、合乎教育常理的处罚当且应当登上大雅之堂。

处罚只是诸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它的目的不是本身,而是一切以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它是一把双刃剑,以一种负强化的、严厉的手段达到教育目的,增加学生受挫感,釜底抽薪般地强化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它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但在使用它的时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智慧地处理,注意处事的艺术,太刚性、线性的思维容易造成简單、粗暴等较多负面、消极影响,一个规范化、智能化、具体化的惩罚机制呼之欲出。

2小学教育实施过程中惩罚的原则性

2.1贯穿“教育”,体察生情

惩罚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过失,并且为自己的过失接受惩罚,最终受到教育的过程。那么这里就涉及到施罚者和受罚者的“配合”。

(1)作为施罚者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处罚必须是理性、客观、公正的。通俗地说,就是在弄清事情来龙去脉后,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判断,切不可因为个人的好恶,一顿劈头盖面。学生年纪小,尚屈从于教师,待自我意识形成,只会加剧师生间的紧张关系。有那么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低年级,上课铃声响了,该班级的一位女生迟迟未到,任课老师在课中让班干部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寻找该名女生,直至下课,才在学校的女厕所里找到了该名女生,她将自己锁在厕所里,不肯出来。据班干部说,上节课该女生有被任课老师批评,而平日里该女生确实行为、习惯表现殊于周围的孩子。据此,班主任在找到女生后,对其行为进行了批评、惩罚、教育,而该女生一直一言不发。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此事以后,女生对于班主任的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状态较之前更加恶劣。后来,班主任再次找该女生谈话,在推心置腹的一翻了解下,才知道该女生对那天厕所里的事情耿耿于怀。原来,那天她躲进厕所里,上课一直迟迟不到,原因是上课铃响了,但发现自己忘记带厕纸了,害怕老师批评,爽性躲在厕所里不出来了。至此,事情完结。整件事情的发生,由于班主任处理事情不够科学、耐心,对于孩子缺少人文关怀,凭着自己平日对学生的印象,做出了武断的处理,这样的惩罚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甚至对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阴影。

(2)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说,必须被罚得心服口服。之前说的是处罚上的偏失,但有时候,在我们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做出应激处理反应的时候,也应该向学生明白说清。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要罚?怎么罚?罚学生罚得恰到好处,让他们在知道自己错误时候,通过自我承担后果,形成一种挫折教育,最终助其慢慢端正行为、习惯。

(3)关注处罚后,学生的心理变化。“错不在罚,错在无方。”处罚之后,我们要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进行跟踪了解反思,这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我们教师自己的。关注学生的行为、心理变化,检验处罚的有效性,以期今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找出处理问题的措施、方法。另外,事后反思自己的工作,在处罚当中,是否在言行上表述恰当,是否遵守了教育为本的理念,不断反省自己,保持一颗最基本的问责之心,那么我们的惩罚也会更加的有效。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教育”是关键,惩罚只是诸多教育手段的一种,它不会孤立地存在,与鼓励、赞赏、表扬……相结合,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健康成长的目的。

2.2适当量“刑”,适可而止

“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在铺天盖地的宣扬名人的成功论之时,我们发现真正在他们成功的经验指导下,名利双收的人少之又少,因为成功不可复制。而我们是否可以更多地关注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因为弯路可以少走,错误可以避免。同理,对于我们孩子,挫折体验有时胜过成功的光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且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惩罚教育作为教育手段的一种,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采用一些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错误。这里的“适当的方式”是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适当地量“刑”,坚决杜绝滥“刑”。

体罚、变相体罚、惩罚是三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惩罚了学生,但它们各自采用的方式、达到的效果就有待商榷了。体罚、变相体罚: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长时间的罚站、重复多次的罚抄、罚坐、罚跪,甚至动用棍棒、武力。这些手段也许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显著的效果,但却会伤害孩子的身心。这些低效能的惩治方式,与我们这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不相吻合,如果不懂教育的人就能采取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工作又谈何专业性、艺术性?再者,采取这种极端行为的教师,大多是因为无法克制个人的情绪,和孩子较了真,殊不知,这不是一场胜败的博弈,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双赢,而采取这些手段恰恰是背道而驰的。惩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前者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具体地阐述过。

2.3处“罚”多样,讲究策略

惩罚不是单一的手段,要和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式相结合,惩罚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同时又要“因人而异”,根据具体的生情,灵活处变。

惩罚贯穿于我们整个教育的始终,不滥用,用时也无须心有余悸。而在处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性、客观地做出判断。首先,“有优则奖,有错即罚”奖罚分明,才能落实到位,同时也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其次,惩罚的前提是学生有错,根据学生具体的认错态度,采取相应措施。惩罚当且应当实行于那些认错态度不明晰,多次教育无果,屡错屡犯,屡教不改的孩子。第三,在具体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犯错的程度、认错的态度……做出判断。有学生多次作业未能及时完成,应该先判断其未完成的原因。如果是在家拖拉、游荡,完全是因为主观不努力造成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小惩大诫,加以惩罚性的措施;如果学生完不成作业是因为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其他学生弱些,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关爱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帮帮他,或者相应地减少他的作业量,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另外,学生的个性也是我们做出惩罚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有的学生尽管调皮,但生性胆小怕事,那么教师可以用眼神、话语去制止,有的学生生性顽劣,刀枪不入,属于惯犯级别,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刀阔斧地適用惩罚对其进行惩戒。

当然,我们在讲惩罚多样性、艺术性的同时,也必须把握两个关键性的原则:时效性和针对性。时效性就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在具体的教育中,也就是我们的惩罚教育应该抓住教育的契机,惩罚不适用于秋后算账,今天错明天或者后天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一股脑儿旧事重提,这样既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恶化师生关系,给学生留下小鸡肚肠、斤斤计较的印象。针对性是对确定的对象采取措施。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主张错什么罚什么。作业没做完,罚作业;值日没完成,罚值日;上课不认真听,课后娱乐的时间补上……但也会出现这样的事,学生纪律差,教师罚他抄课文;学生值日没做,老师罚他放学留晚学。没有针对性的东拉西扯的惩罚,让惩罚本身失去了惩罚的教育意义,还会顾此失彼,让学生产生双重抵制,这样的惩罚得不偿失。

从古至今,“惩罚”一直是教育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注意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赵传江.教育学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

[2] 杨小微,罗德红.我的教育信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3] 张红傅.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54-55.

[4] 孙雪妮.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J].品牌,2015(06):224.

[5] 吴兴奇.体罚教育方式探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惩罚小学教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真正的惩罚等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