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估量美俄关系的再一次重启?

2017-04-20李哲夫

南风窗 2017年3期
关键词:布热津斯基美俄普京

李哲夫

特朗普就任后将会重新修复美国与俄罗斯已经非常糟糕的关系,这让世界格局发生异乎寻常的变动。然而,特朗普真有那么大的神通,能说变就变吗?

应当说,让剑拔弩张、全面对立的俄美紧张关系缓和下来,双方可能都有这一需要。美国既要反恐,又要拒俄,还要围堵中国,早已感到捉襟见肘,左支右绌,力不从心久矣;加上同时与中俄两个大国较劲,势必将两国逼成抱团还击的战略伙伴,这对美国的地缘政治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布热津斯基早就认为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那美国将在欧亚大陆这一“世界岛”上没有立足之地。政府换届,给了美国一个战略调整的时机。

而俄罗斯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长期制裁,以及世界经济下行,能源价格不斷走低,使其国内经济已跌至谷底,再加上近年出手克里米亚,又在叙利亚用兵,虽是妙棋连连,但毕竟是勉力为之,不堪重负。它在去年后几个月抓紧帮助叙政府军发动攻势,力求抢在美国新总统上任前在叙形成不可逆转的战略优势,这实际上是在为新一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奠定基础、预做准备。因而,美俄关系出现某种和解,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但缓和决不意味着两国可以化敌为友,结成同盟。两国可能会互相作些让步,譬如在中东,双方也许会各自放弃一些非当务之急或非根本性的利益,做出某种妥协;在双边关系上,美国也许会承诺取消对俄制裁,不进一步在俄周边布署北约部队和新建军事基地等;俄也许会在核武器开发上作些让步,并承诺尊重乌克兰除克里米亚外的现有主权等。

这些可能的妥协可以给彼此带来缓和的空间,但俄美之间的根本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两国之间长期形成的互不信任更不可能涣然冰释。美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它在欧洲和中东的巨大利益和所谓的“领导力”,那是它称霸世界份量最重的一个砝码,哪有舍弃之理!同样,俄罗斯也不会停滞其对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扩展,不会中止自己的欧亚战略,更不会降志辱身,放弃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雄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是长时期的宽领域的,此一时的“伏”不过是准备着彼一时的“起”而已。

至于说有人企图挑唆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那肯定是一厢情愿。且不说这些年中俄之间彼此交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见解相近,相互支持,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完全没有疏离彼此的理由。叶利钦时代有过类似的前车之鉴,以弱者的地位期望得到美国的平等相待,那只能是自取其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以普京总统的睿智,当不会出此下策。

换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政治精英和智囊人物,也对俄罗斯的战略文化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俄罗斯传统上就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包括与普京总统有着良好交情,据说还是为特朗普谋划和牵线“以俄制华”的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就曾在《世界秩序》一书中这样写道:“几百年来,俄国的政策遵循着自己的特殊节奏,在一个涵盖了各种气候和文明的大陆板块上不断扩张,只有当需要调整国内体制以适应其庞大的新疆土时,扩张才会暂时中断,之后又如同漫上海滩的潮水一般卷土重来。从彼得大帝到普京,时过境迁,然而俄国的扩张节奏却惊人的一致。”

另一位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其《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一书中,也对俄罗斯怀有类似的疑虑,他指出,在俄国,“许多政治精英希望俄罗斯能迫使美国离开欧洲,从而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甚至希望俄罗斯成为与美国对等的世界强国。还有一些俄罗斯人似乎沉醉于几个迷人的概念,譬如‘欧亚主义、‘斯拉夫联盟、‘俄中反西方同盟。”

还有那位撰写《有限伙伴—21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的作者,俄罗斯问题专家安琪拉.斯登特也持同样观点,他提醒说:“俄罗斯长达1000年的历史本来应当让西方国家记起,俄罗斯一向都是根据它对邻国的掌控程度来界定本国安全的。”“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来说,在其附近地区进行殖民统治并且征服邻近民族,是一个从未间断的过程。”

在美国,这决不是少数人的看法,试想,在一个主流政治家具有如此认识的国度,怎么可能与俄罗斯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同盟呢?

猜你喜欢

布热津斯基美俄普京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美俄聚焦东南亚
美俄开启太空逗留一年和双胞胎试验
领悟“战略远见” 增强“中国自信”——读布热津斯基《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