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FRS 9对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其评估方法运用

2017-04-20李杰孟祥军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套期公允工具

李杰 孟祥军

IFRS 9对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其评估方法运用

李杰 孟祥军

与传统会计相比,套期会计方法是一种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它允许企业对冲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利得和损失,减少利润表的波动性。为防止企业滥用套期会计方法,无论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9金融工具)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CAS24套期保值),都对运用套期会计标准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非常复杂的规则,但由此也造成了套期会计要求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相互脱节。使得长期以来,套期会计受到了来自企业风险管理实务者、财务报告信息编制者和使用者的诸多质疑。

2018年1月1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金融工具)即将实施。其对现行套期会计模型进行了大幅改进,降低了套期会计运用门槛,更加紧密地结合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新套期会计模型的目标是“套期会计旨在反映主体采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活动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从而使套期会计成为一种聚焦于主体风险管理的、以原则为导向而非以规则为导向的方法。新套期会计的核心变化是不再采用现行套期有效性测试中要求的界限测试(80%-125%),而是关注套期达到经济抵销的效果,利用风险管理的结果来确保对套期有效性的遵循,减少企业仅出于会计目的测试套期有效性的负担。

本文在梳理IFRS9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主要变化的基础上,对模型评价要求中的难点问题,即如何评价套期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归纳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形,对于IFRS9新套期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条款法是评估是否满足经济关系要求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主要条款相互匹配,则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抵销程度,则主体可以根据此类主要条款执行的定性评估认定因为同一被套期风险,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总体上呈相反方向变动。因此,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

一、IFRS9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改进

(一)现行准则对套期有效性评价的要求

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CAS24套期保值)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中,对企业运用套期会计方法设定了较高的门槛。主要体现为:

1.主体要对每个套期关系进行两种有效性评价,即预期性评价和回顾性评价。预期性评价支持套期关系在未来期间有效,回顾性评价确定套期关系在报告期间实际有效。所有回顾性评价须采用定量的方法。

2.“高度有效” 要求。在套期期间,由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与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之间的抵销程度在80%-125%的范围内(“明显界限测试”)。

在实务界,现行套期模型高门槛的运用标准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很多人认为套期有效性评价武断繁冗、难以应用,造成套期会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策略之间通常很少或完全没有联系。

(二)新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的变化

鉴于现行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的缺陷,新套期模型中引入更倾向于以原则为导向的条件标准,而并非制定任何与风险管理方法不符的特定抵销门槛,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估要求作出了重大修订。

套期会计的合格标准如图1所示。其中,套期有效性评价模型包括三个方面:(1)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应存在经济关系;(2)套期工具或被套期项目的信用风险的变化幅度不得高到能够主导经济关系产生的价值变动;(3)套期比率应当反映被套期项目的实际数量以及用于套期的套期工具的实际数量。

其中,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由同一基础或被套期风险而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变化应当预期发生反方向变动。新套期模型仅要求对套期有效性作前瞻性评估,以评估套期关系未来是否预计仍将有效。此项规定免除了现行要求的回顾性评价套期有效性所造成的负担,并消除了套期会计在未来是否会失效的不确定性。

二、评估是否符合“套期有效性” 的方法

(一)新套期模型没有规定用于评估套期有效性要求的具体方法

新套期模型并未规定用于评估套期有效性要求的具体方法,而只是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主体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考虑套期关系的相关特征,包括预期将在套期期间影响套期关系的套期无效部分的来源。主体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取决于所要考虑的因素。”

按照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的关键条款匹配与否,对套期有效性评价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二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二)评估套期有效性的方法特点及其适用性

定量评价或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套期复杂性、数据可获取程度以及套期关系中抵销的不确定性程度。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复杂性分析如表1所示。

1.关键条款比较法

关键条款法是评估是否满足经济关系要求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主要条款相互匹配,则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可能存在较高的抵销程度,则主体可以根据此类主要条款执行的定性评估认定因为同一被套期风险,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总体上呈相反方向变动。因此,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

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主要条款包括:(1)名义金额和本金;(2)到期时间;(3)基础变量。当然,不同的套期关系具有不同的主要条款。部分示例如表2所示。

2.简单情景分析方法

简单情景分析方法是评估套期关系是否满足经济关系要求的最简单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目的是揭示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在特定情况下公允价值变动的表现。

通常需要模拟几个情景,每个情景假定被套期的潜在风险将在一定时期内以特定的方式变动。情景分析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选择情景的主观性。一旦套期开始,所选择的情景与被套期风险的变化可能并不一致,因此分析的结论可能无法预计套期的实际情况。因此,该方法虽然可以用于评估那些不能使用关键条款法的套期关系,但必须明确的是,该方法也仅限于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能够几乎完全抵销的情况。

3.回归分析法

图1 新套期模型符合套期会计条件的有效性规定

图2 关键条款匹配度与评价复杂度的关系

图3 回归分析的三个主要步骤

回归分析是一种评估一个变量(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称为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水平的统计技术。在套期有效性测试中,使用回归分析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归因于特定风险的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在过去高度相关,以此支持未来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将有公允价值变动的高度抵销。回归分析法通常在使用代理套期时(即当被套期项目的基础变量和套期工具的基础变量不同时)应用。

由于套期有效性的目标是比较两个变量,即(1)公允价值套期中被套期项目的被套期风险的公允价值的变动与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或( 2)自套期开始后被套期项目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公允价值的累计变动与套期工具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因此通常会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

(1)确定观察点的个数

历史数据可以用于证明套期关系中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回归分析中使用的数据是特定期间一系列配对的观察结果。例如,主体可能希望在5年期间内的每个月的第1天,对利率互换公允价值的变动与固定利率债务的利率部分的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回归分析,这将产生60对可配成对的观察结果,然后将这些结果输入回归模型。

在运用回归分析中,经常面临的决策是如何确定观察点个数。在实务中,并非纳入的历史数据点越多越好。虽然理论上纳入数据集的数据点越多,回归分析的可靠性通常越高。然而,如果从过长的期间取得大量数据点,可能会导致数据集无法代表套期关系。

图4 套期有效性评估方法决策树

表1 套期有效性评估方法的特定和适用性比较

表2 不同的套期关系具有不同的主要条款(示例)

经常使用的观察结果个数至少是30个。虽然在理论上,通常可以假设基础数据的分布是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那么,当已经通过必需置信区间的F统计值和t统计值的检验时,使用少于30个观察结果也可能得出高度有效的套期关系。然而,由于观察结果的数量在整个套期关系期间必须保持不变,因此必须在开始时在套期文件记录中规定该数量。为使在未来报告期通过套期有效性测试的机会最大化,使用至少30个观察结果可能更为安全。

如果主体希望在初始确认套期工具(对于现金流量套期的情况)或初始确认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对于公允价值套期的情况)时指定套期关系,主体不一定拥有这些特定工具的历史数据。如果在初始确认日期之前合同不存在,或者一项工具虽然存在但由另一方持有因而不能获得过往公允价值数据,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应考虑使用类似金融工具的数据,或通过假设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日期之前已存在并使用过往市场数据计算金融工具的假定公允价值以生成数据点。

(2)进行回归分析,估计最佳拟合线

回归分析使用“最小二乘法”方法拟合通过一组X和Y观测值的线。该技术确定使实际Y观测值和预测的Y值之间的平方差最小化的线的斜率和截距。估计的线性方程通常表示为:

Y =α+βX +ε

其中:X是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化; Y是归因于被套期风险的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化; α是截距(其中线与Y轴交叉); β是线的斜率; ε是随机误差项。

(3)解释回归的统计结果,并确定回归是否表明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

以下统计数据必须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以便为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提供足够的证据。评价线性回归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线性回归有效性的因素

4.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对于一些高度结构化的产品,使用情景分析方法可能会错过潜在的情况,从而对套期工具的支付产生重大影响。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通过基于风险的概率分布重复估计被套期风险的数百条不同路径来提供多种情景的工具。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评估“经济关系”,在大量的潜在被套期风险情景下,测试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当套期工具的支付高度依赖于套期工具寿命期间的潜在风险的行为时,蒙特卡罗模拟可以非常有效地评估套期效果。

三、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如果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关键条款匹配或基本一致,则套期有效性通常可以使用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条款比较法”)确定。如果二者关键条款错配或不是基本一致,则该类套期关系在抵销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在套期期限内的有效性更加难以评价,很难使用定性方法,而使用定量方法更为适合。图4总结了这些方法在复杂程度及适用情形方面的差别,进而影响套期会计使用者选择评价方法时的决策路径。

我国已经在2016年发布了新金融工具系列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对套期会计模型的改进与即将于2018年1月1日实施的IFRS9保持了一致。建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发布新套期会计模型时,同时发布更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文件,使得套期会计能够真正紧密地与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结合,发挥会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促进作用。

本文是财政部会计领军后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研究课题“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会计审计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猜你喜欢

套期公允工具
套期会计准则变更对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