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城县发展“一县一业”创建国家级水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对策

2017-04-19朱国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示范区苹果

朱国华

摘要 翼城县是省政府确定的苹果生产“一县一业”基地县,近年来,该县全面实施“强力壮大林果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严把关口,健全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提升品质,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监管,构建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防控风险,健全预警通报和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创建起标准较高的国家级水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关键词 一县一业;水果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山西翼城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70-02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南部,县内海拔800~1 200 m的地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产的优势区域。全县苹果栽植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兴办集体果园,90年代开始规模化发展。2009年以来,全面实施“强力壮大林果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推动果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2 166.67 hm2,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达1万hm2,挂果园面积6 666.67 hm2,苹果产量18万t。2012年翼城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苹果生产“一县一业”基地县,58个村被确定为苹果“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1 000 t以上的果品贮藏库9家,全县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达143家,1 333.33 hm2无公害苹果园通过认证,舜都牌翼城苹果在中国(太原)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5年获得GAP认证面积133.33 hm2。近年来,全县每年有1 000 t苹果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现通过深入调查,对翼城县发展“一县一业”创建国家级水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做法探讨如下。

1 严把关口,健全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

1.1 建立投入品监管组织体系

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班,年培训500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各类资料逾5万份,有效提高了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1.2 建立农资质量监管监督体系

对农资特别是果袋、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实行定点供应,由县农业执法大队协调工商、公安、植保植检等执法部门,每年有计划、有安排、有步骤地宣传教育、依法监管、严查重处。不断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对全县的农资市场进行定期综合整治,对全县所销售的包装物、农药、化肥和禁用农药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和宣传教育,提高经营户和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违禁投入品的流通和使用。

1.3 建立农残监测体系

于2013年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站,负责全县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的检验检测工作,省、市级检测机构连续5年多批次对翼城县示范园内果品进行检测,均未检出农残超标。

1.4 组织实施投入品专项整治

县农委农业执法大队坚持每月开展1次不少于10 d的投入品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每年连续开展“3·15农业投入品打假”“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治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投入品行为,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 提升品质,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2.1 强化技术培训

在苹果标准化管理技术培训推广方面,根据区域对幼树和结果大树分别制定标准化技术管理规程,先后邀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多形式、多层次地对果农进行培训。在新型职业果农培育和认定方面,不断加大对生产经营性果农的培育力度,2014—2016年共培育新型果农近1 000人,通過影响带动,有效提升了全县果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生产安全水平。

2.2 推行标准化生产

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着力推行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做到了“六个坚持”:一是坚持集中连片建立示范区。形成了覆盖全县6个乡镇共6 666.67 hm2的优质苹果示范区,示范区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肥力好,且栽培品种优良,授粉品种搭配合理;二是坚持实施了果园生草、培肥地力,构建了“果+灌+草”“畜+沼+果”的生态果园模式;三是坚持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县植保站、县果树中心、村级果业合作社为主体,按照“试点引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每年建成8~10个病虫害统防统治指导队,全县统防统治果园面积达8 000 hm2以上;四是坚持强化常规管理,突出了“全园套袋、旱作覆盖、以产定果、培肥地力、树形改造”5项关键技术;五是坚持狠抓科研攻关,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对优质苹果示范区建设、生产影响较大的课题1~2个,开展科研攻关,刊出科研报告10多篇,在果园起垄旱作和果实套袋、沼液沼渣使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六是坚持推行食品(苹果)安全生产,从节水灌溉、无公害农药使用、果实套袋、果园种草、增施有机肥等方面入手,加大实施力度。果园生草全覆盖、果园节水灌溉2 666.67 hm2,增施有机肥果园5 333.33 hm2。

2.3 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

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苹果套袋,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套袋率达到98%,示范区90%果园实施了果园生草技术。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农业防治为基础,安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在果树病虫管控过程中,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预测预报”5项措施综合配套应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果品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有关标准。同时,通过除袋后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措施,明显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3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3.1 制定工作方案

出台了《翼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建立健全了推进落实机制,研究部署阶段性任务,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定期通报各创建责任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其间,省市各级领导、专家和侯马检验检疫局对翼城县的创建工作非常关心,多次到现场给予精心指导和帮助,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翼城县的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3.2 落实工作责任

在创建工作中严格落实责任。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采取村级领导包户、部门领导包园区、乡镇领导包村、县级领导班子包区域与包乡镇的办法。县、乡、村、户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年终统一考评。

3.3 领导高度重视

2009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强力壮大林果产业的发展战略,成立了经济林建设领导组,短短几年全县苹果经济林建设规模扩张到1.2万hm2。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抓管理、创品牌、拓市场等产业化工作也在同步推进。2013年,翼城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杨春权为组长,侯马检验检疫局局长丁三寅、分管农业副县长杨文明为副组长,水利、环保、公安、农委等14个单位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组,统一指挥协调全县苹果质量安全出口示范区的各项创建工作。

4 完善网络,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示范基地印发了《基地果园管理手册》,由基地苹果合作社引导果农使用,要求果农规范、详实、完整地填写管理内容。果园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保存期限最少2年。同时,通过填写管理手册对农户果园果袋、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和果品的采摘、销售、贮藏等生产流程进行全程监控[2]。

5 加强监管,构建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

5.1 建立四级监管机制

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意见》,构建起部门、乡镇、村委会、经营者4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同时重点抓好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在各乡镇、重点基地园区选聘了9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每个村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监督员,从而实现监管组织网络全覆盖[3]。

5.2 建立完善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

制定疫情疫病监测计划和控制措施,县农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同时依托各乡镇专职、兼职植物检疫员和村级植保员,逐步形成有效的县、乡、村3级联动机制,实现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进行及时监测,以及对防治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5.3 积极开展果品例行检测工作

制定年果品质量检测计划,每月进行检查督导。以果品农药残留检测为突破口和总抓手,以基地产品和认证产品为重点,要求基地园区对上市果品做到全部检测,乡镇对上市果品进行例行抽检,农贸市场每天对进场果品进行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从而有效实现果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检测[4]。

5.4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对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未按规定及程序履行职责,从而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植物疫病蔓延的,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涉嫌犯罪的更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6 防控风险,健全预警通报和应急管理体系

6.1 健全应急预案

制定了《翼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总指挥,县农委主任为副总指挥,农业、药监、质监、工商、畜牧、卫生、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6]。

6.2 严格执行应急程序

全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县农委负责全县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测工作。根据监测信息,随时做好预警和应急准备,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7]。

6.3 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加强对消费者应急处置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和报告系统,健全应急技术支持体系[8]。

6.4 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以“堵住源头不输入、一旦输入不扩散”为目标,采取封锁、隔离、封存、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疫情稳定、供应安全和社会稳定。

7 参考文献

[1] 臧宏伟,刘传德,王志新,等.水果质量安全风险来源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324-325.

[2] 汪保记,王梅英.砀山县水果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9):128-129.

[3] 王丽会.新疆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2):44-46.

[4] 欧安,李红权,蒋方军,等.湛江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5):1596-1600.

[5] 林洪,杜淑媛.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3(2):7-10.

[6] 邹树丹.广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化管理实践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4):221-223.

[7] 曾艳华,何新华,于平福,等.提高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政策与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6):2120-2123.

[8] 刘传德,周先学,王志新,等.我国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动向和质量安全控制对策[J].北方园艺,2010(11):210-213.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示范区苹果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收获苹果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