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群道德研究
2017-04-19韩捷敏
韩捷敏
【摘 要】文学作品中的人群道德研究为文本提供了社会批评的有力视角。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人群集会场景。他们一方面是被利益和金钱所异化的小镇居民,另一方面又树立了一系列道德楷模,从而突出人性的闪光点,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 人群道德 社会批评
《米德尔马契》是艾略特写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里面描写的各式各样的人群为整部小说建构了复杂的社交网络。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微妙的利益关系,群体道德上升为一个严肃和值得深思的问题。利维斯曾指出,艾略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强烈的对人性的道德关怀”。小说中一系列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如同情、互助、责任等,都充分体现了道德对个人与社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艾略特作品中的人群道德研究为文本解读提供了独特视角,也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艾略特笔下的人群很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其中党派利益之争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9世纪的英国政治风云变幻,实业家、职业人、牧师等常常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或高谈阔论,或曲意逢迎,严肃的政治话题往往成为某些人结党营私的借口。当独立派候选人布鲁克应邀发表集市演说时,现场汇集了大量人群,不同党派的竞争对手开始抓住机会对布鲁克进行攻击,“口哨声,呼啸聲,吼叫声,笛子声,加上一些人想制止这一切发出的呐喊声,吆喝声,使整个会场越来越乱”。动荡的政治局势使得米德尔马契各党派之间不断发生新的利益组合,鼠目寸光的政客争权夺利的场面使人群道德荡然无存,而布鲁克的一腔政治热情也最终以滑稽剧告终。
小镇人群还会在金钱的诱惑下被异化。在《米德尔马契》中,艾略特曾对老费瑟斯通先生即将去世时的斯通大院集会进行了大段描写。血统亲族们都不希望遗产最终落在不相干的人手里,以至于天天提心吊胆,密切关注老人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在每个具有费瑟斯通血统的人心头,普遍产生了一种感觉,就是人人都可疑,必须监视每一个人”。而老费瑟斯通先生并未对这一幕感到心痛,他甚至有些暗自得意,为自己能够操纵整个局面而满心欢喜。人们似乎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钩心斗角,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变得毫无价值,而明争暗斗的氛围也在考验着每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此外,罗莎蒙德也是被金钱异化人群的代表。《米德尔马契》描写了很多家庭式的聚会场景,参加宴会人员的服装、仪态、措辞、品位等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内涵,而这种宴会文化所带来的虚荣心与浮夸风也滋生了腐朽虚伪的道德价值观。罗莎蒙德极力在社交场合表现其高雅不俗的一面,她优雅大方、气质出众,但她又何时把一丁点儿的社会与家庭责任扛在了肩上?她就像花瓶一样供人们瞻仰,满足于自己可怜的虚荣心,在家庭经济拮据时也不愿与丈夫同甘共苦,这种责任感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钱诱惑下的社会道德危机。
此外,群体经常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曾指出:“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小说曾经谈到一场公开进行的有关防疫的大会,随着参会人员陆续到场,屋内济济一堂,人们都在等待着会议的开始。然而,“利德盖特发现,他和布尔斯特罗德就坐时,人们在互相使眼色,表情有些特别”。之后,在布尔斯特罗德先生作会议讲话时,“利德盖特又发现,人们在互相使眼色,表情有些特别。”(854)会场气氛逐渐趋于紧张,人们各怀心思等待着对当事人落井下石。霍利先生在会上指出了布尔斯特罗德在早年间干过的邪恶勾当,并将他不择手段攫取资产的事实公之于众。这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会场一度失控,而利德盖特也被无辜卷入了这场绯闻之中。会议结束后,“岔到了关于布尔斯特罗德和利德盖特的这件事上,人们分成意见不同的几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居民只是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盲目从众的心理支配下人云亦云,却很少有人在是非漩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勇于为利德盖特站出来撑腰。舆论的狭隘性使人群丧失了基本的是非判断,而群体道德也在流言蜚语的腐蚀下变得不堪一击。
艾略特小说的道德主题使文学充当了社会批评的工具。卡勒曾指出:“文本的意义不是陈述,而是它做了什么,它给读者什么潜在的影响。”虽然《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群很容易受到利益和金钱的驱使,盲目与非理性也经常主宰人们的是非价值观,但小说中也不乏一些道德高尚的典范,从而有效发挥了文本的道德启迪作用。比如,在牧师选举集会中,尽管费厄布拉泽先生有足够的资格担任这一职务,但利德盖特却从自我利益出发,违心选择了医院内阁总理推选的泰克。费厄布拉泽先生并未因此对利德盖特怀恨在心,反而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希望这位年轻医生能够为自己选择一条方便的道路,这种体贴与慷慨的态度在米德尔马契极为罕见。此外,玛丽·高思也在整部小说中扮演着高尚的角色。她和费瑟斯通大院集会中面对遗产虎视眈眈的人群完全不同,甚至在与老费瑟斯通先生单独相处时也能时刻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底线。老费瑟斯通先生在临终前一晚曾要求玛丽帮助销毁一份遗嘱,但玛丽坚决反对,称“我不能动你的保险柜或你的遗嘱。凡是会引能让我怀疑的事,我都不能干”。这种道德坚守烘托出了人性的闪光点,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
此外,小说女主人公多萝西娅也是高尚道德的化身。她善良无私,勇于奉献,希望能够分担社会的苦难。多萝西娅并不喜欢人群聚集的场面,但她更愿意走进人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生存状况,通过新村舍设计造福一方百姓,这充分体现了多萝西娅热烈的天性。毕竟,“从前的乡下绅士往往离群索居,与人们不相往来,他们独处在一个个相隔遥远的小山头上,从那里眺望山下比较热闹的人生,只是雾中观花,并不分明”。熙熙攘攘的人群隐射着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人性与道德也由此变得难能可贵。当利德盖特深陷布尔斯特罗德的丑闻时,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避而远之,唯独多萝西娅相信利德盖特是被冤枉的,并愿意尽力为他洗白冤屈。她指出:“费厄布拉泽先生会相信我,我的伯父和詹姆士·彻泰姆爵士也会相信我。不仅如此,在米德尔马契还可以找到一些人,他们跟我不太熟,但他们会相信我。他们知道,除了真理和正义,我不可能有其他动机。我要尽一切力量为你辩护。”多萝西娅在心中汇集起了坚持正义的人群,这与米德尔马契庸俗狭隘的舆论形成反差,而“她对她周围人的影响,依然不绝如缕,未可等闲视之,因为世上善的增长”。
总而言之,艾略特小说中的道德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效应。《米德尔马契》以小镇生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其目的是“通过她的文字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引领人们走上向善的道路”。熙熙攘攘的人群隐射着人世间的纷繁复杂,所有的热闹最终也不过是一场虚无。如此看来,百态人群通过小说文本的建构具有了反讽的意味,一切钩心斗角正如小丑的滑稽表演般上演,不禁令人哑然失笑。而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与文本产生共鸣,情绪得到释放,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总之,《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群描写通过具体的人物行为与心理刻画烘托出了抽象的人性,展示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风貌,从而使作品的社会批判性更具深度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艾略特.米德尔马契[M].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
[3]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王扉.《米德尔马契》的道德性探析 [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