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的“死亡”诗歌初探
2017-04-19于振杰
于振杰
【摘 要】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诗歌以意象独特、创作手法新颖等特点闻名于世,其死亡主题诗歌更是成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诗人出于对死亡的“迷恋”以及对宗教的宣扬持有异议,转而进行对死亡与永生的探索。诗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条通向永生的道路。
【关键词】狄金森 死亡诗歌 意象
艾米丽·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女诗人,这位被称作“阿默斯特的修女”的诗人生前并未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诗人离世后,其诗歌逐渐成为评论界的焦点。究其原因,是因为诗人的超前意识与革新的诗歌创作手法与当时19世纪的文学创作形式有很大的差别。有人评论狄金森为继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之后最为杰出的女诗人,更有甚者称其在驾驭英语的能力方面,可与莎士比亚比肩。不难看出,在当今的众多英美诗歌选集中,狄金森的诗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与另一位美国诗人惠特曼共同成为美国19世纪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
一、狄金森的“死亡”情结
“死亡”是狄金森在其诗歌中反复探索论证的主题之一。在诗人的1700余首诗歌中,有600多首是以死亡为主题的。狄金森之所以对死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原因之一是狄金森所居住的阿默斯特小镇中,年轻人的死亡率颇高。而狄金森的家恰巧是丧葬队伍前往公墓的必经之地,这无疑影响了诗人对死亡的看法。原因之二是狄金森对基督教关于死亡的说法满怀疑惑。同时诗人也在思考上帝、永恒、时间以及永生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狄金森认为永生并不是死亡的延伸,只将其看作一个事实或者真实。狄金森渴望寻找到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但现实的疾病与灾难却让诗人感到厌恶而无助。诗人一方面深信着上帝,而另一方面,诗人却对上帝的不宽容深陷苦恼。这样的矛盾心理促使狄金森拒绝加入教会,孤身一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二、狄金森的“死亡”诗歌
狄金森的死亡诗歌最大特点是将“死亡”这一客观事实进行戏剧化的处理,从而造成一种张力或者冲突,以便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头脑中。在其众多的死亡主题诗歌中,狄金森会使读者体会到各种不同的关于主体的死亡经历。例如,诗人对临终者的感官描写、旁观者的反应、身体与生命间激烈的挣扎、葬礼中的仪式甚至是死者的思想。狄金森对死亡有一种异常的迷恋,甚至会想象自己死亡时朋友来参加她的吊唁时的场景。狄金森将死亡看作是人生经历的终点。正如诗人在很多死亡主题诗歌中所阐述的那样,她认为正是死亡让相亲相爱的人们无法团聚。在其一首名为“我为美而死”的诗歌中,诗人究其一生寻找美却无果,最终在寻找的途中逝去。
在许多诗歌中,狄金森将死亡的到来与其现实发生做了对比。例如,在狄金森的诗歌“I heard a fly buzz when I died”中,诗人对传统教义提出的“死亡”与“永生”提出了质疑。
I heard a Fly buzz - when I died -
The stillness in the Room
Was like the stillness in the Air -
Between the Heaves of the Storm -
The Eyes around - had wrung when them dry -
And Breaths were gathering firm
For that last Onset - when the King
Be witnessed - in the Room -
I willed my Keepsakes - Signed away
What portion of me be
Assignable - and then it was
There interposed a Fly -
With Blue - uncertain stumbling Buzz -
Between the light - and me -
And the Windows failed - and then
I could not see to see -
該诗歌描写了死者对自己临终前的回忆情景:在死者临终前所在的房间中,临终者静静地躺在床上,床边围绕着临终者的亲朋好友,他们屏气凝神,注视着临终者,共同等待着临终一刻的来临。而临终者的精神时而恍惚时而健全。就在精神健全的那一刻,还不忘将自己的纪念品赠予他人,之后神志便陷入恍惚。就在此时,一只嗡鸣着的苍蝇的出现,阻挡了从窗户外边照射进来的光线,顿时一片漆黑。该诗歌所要表达的是:对传统基督教义所宣扬的死亡与永生的怀疑,正如诗中那位临终者,渴望得到永生,然而最终结果却只能是走向死亡,这无疑体现了诗人狄金森对基督教义的质疑。全诗的戏剧性张力便体现在诗歌所刻画的灵魂离开了躯体,狄金森暗示读者并不存在什么来世和永生;死亡并不能让我们看到那一抹天堂之光。恰恰相反,死亡仅仅是一种丧失。诗歌的最后一个诗节描写了临终者想要尽力留在人世间。但是其视力逐渐消退,代表着其无法在此处停留,而不得不面对死亡的降临。
此外,狄金森的死亡主题诗歌除了对临终者的死亡过程进行描写之外,还有将死亡予以拟人化的诗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是狄金森最著名的一首死亡主题诗歌。该诗的最大特点体现在诗人将对死亡的思索以及诗歌的独特意象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迷惘,思索灵魂的去处及对永生的向往。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 - 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
在这首诗的前两个诗节中,狄金森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死亡”刻画成一个具有生命感知的“死神”,并且赋予“死亡”以人性化特点,如诗歌第二行中“He kindly stopped for me”。此外,第二诗节的最后一行中,诗人用“Civility”一词形容“死亡”如同绅士一般表现得文质彬彬。如此一来,诗人所刻画的“死亡”形象便扭转了人们对它的常规认识。主人公被这位“绅士”深深地吸引了,决定抛开劳作,同其一起踏上旅程。
We passed the School,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 - In the Ring -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
该诗的第三节最具象征意味。该节出现的“学校”“凝视着的稻谷田地”以及“落日”代表着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孩童、成年与暮年。“我”看到孩子们在操场玩耍,不由得回想着童年的记忆;接着,“我”看到“凝视着的稻谷田地”表明我已成为其凝视的对象,目送“我”离开人世间;而当“我”看到落日时,不由得感到了人生的悲哀,人的衰老注定要走向死亡的结局。
在诗歌的最后,与死神的这一旅程依旧没有停止,从诗歌最后一节可以看出,
Since then - ‘tis Centuries - 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Head
Were toward Eternity -
这一节表明“我”对死亡的反思,以及对生死循环的领悟。同时也表明“我”所追求的伟大目标是“永生”。句尾的破折号使用别具一格,它引发了读者对“我”所追求的“永生之路”的无限遐想。
三、结语
狄金森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探讨生命、死亡与永生等宏大主题的哲学家。在其死亡主题诗歌中,读者可以看到诗人时常对死亡感到迷惑,進而提出了质疑。同时诗人并未因恐惧死亡而驻足不前,而是进一步探索其与永生的关系,从新视角出发,揭示出生命的真谛。其死亡主题诗歌早已超出了死亡主题的界限,在更宽泛的背景下对人生进行深入探讨。狄金森无论在思想探索还是诗歌创作方面都比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更加深刻而富有洞见,其诗歌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块绚丽的瑰宝。
【参考文献】
[1]Johnson,T(ed). 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Z]. Little Brown&Company(Canada)limited, 1976.
[2]Brooks C, Warren R. Understanding Poetry[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洪振国. 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主义的先驱[J]. 外国文学研究,1996(4):47-52.
[4]谭锴. 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及其艺术传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