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孙皇后的易经哲学

2017-04-19庞雅心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卦象周易

摘 要:《周易》是我国重要的经学文献,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极为少见。而长孙皇后,是历代女子的楷模,她曾占卜得卦,显示遇坤之泰,表示贵不可言,她后来位及国母,确实印证了卦象的准确性,她的故事,罄竹难书,直到千年之后,依旧为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对她评价,“贤哉长孙,母仪何伟”。

关键词:周易;长孙皇后;卦象

作者简介:庞雅心(1993–),女,汉族,山西高平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一、蒙卦(卦四)

長孙皇后为人贤良,她清楚地知道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太子的乳母请求为东宫增加器物,长孙皇后却拒绝了,她说身为一国太子该忧患的是没有良好的品德与贤明在外,而不是担忧他缺少什么用具。《新唐书》这样记载“太子承乾乳媪请增东宫什器,后曰:‘太子患无德与名,器何请为?”对于自身的修养,长孙皇后也是非常重视的,“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她喜欢读书,将古人的善恶做为借鉴,纵然生病之时都不停止。

长孙皇后撰《女则》三十卷,皇后死后,太宗皇帝抱着《女则》痛哭,对皇后怀念不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长孙皇后是非常明智的,她注意孩子的启蒙教育,清楚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二、否卦(卦十二)

周幽王在位期间贪婪腐败不理政事,任用贪婪无道的虢石父掌管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宠溺褒姒,竟然将原来的王后及太子废除,任褒姒之子为太子,褒姒为后,他让“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笑剧登场,他的倒行逆施也最终导致西周灭亡。隋炀帝杨广在为太子之时兢兢业业,然而登上帝位后极尽奢侈之能事,他开通运河,三下扬州,修建宫殿,三征高丽,他举国家之力只为满足个人私欲。正是因为他的为政不仁,才有了后来的十八路反王群起而攻。一切因果皆有报应,若是他为帝期间有身为储君时呈现的一半优良作风,大隋王朝也不会二世而亡。

否卦向我们呈现的是,无论是处于康泰或是处于谷底,都应崇尚俭德,君子用崇尚俭德的隐退来避开祸难。若是倒行逆施,必会导致灭亡。长孙皇后就是在历史人物身上看到经验教训,所以她为后期间,崇尚俭朴,衣食所用,尽量自足。《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及正位中宫,务崇节俭,服御取给而已。”正是由于长孙皇后的德行,太宗的后宫没有奢侈之风的出现,后宫稳定,前朝才能上进。倘若太宗一回到后宫便纷乱的让他头疼,那么贞观之治不可能进行的那般顺利。

三、谦卦 (卦十五)

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与太宗李世民素来交好,长孙无忌辅佐太宗登位,堪称肱骨之臣,又是皇亲国戚,世民欲封他为宰相,给他最好的礼遇,皇后却百般推辞,她知道自家权势已达顶点,若是太过贪心必会遭来嫉恨。长孙皇后活的太过明白,不过区区百年,悠悠大唐便发生了因为外戚引发的历史惊变,唐玄宗专宠杨贵妃,给予贵妃兄长杨国忠滔天的权势,才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由此可见,长孙皇后简直是太有先见之明。

《资治通鉴》记载“无忌与上为布衣交,加以外戚,有佐命功,上委以腹心,其礼遇群臣莫及,欲用为宰相者数矣。”“文德皇后固请曰:妾备位椒房,家之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必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长孙皇后就是那个站在太宗身后最完美的贤内助。太宗的贞观之治,太宗的纳谏之名,有一半要归功于这个女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满招损谦受益,无论何时都要以谦虚的态度对人,谦虚的态度处世,如此才能归于圆满。

结语:

正是这样的长孙皇后,她以端正贤良之姿为自己书写了一代女性的传奇,三十六岁的芳龄离世,她却让太宗记挂了一生。她离去了,以决然无争的骄傲姿态离去了,十多年后太宗追随而去,明君贤后的佳话自此千古流传。

易学是中国哲学的根基。易学从《易经》开始就是开放的、全面的、哲学的,易学思想既上通形而上之道,又下贯形而下之用。《周易》自古流传至今,无数学者对之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它也留给后世无数的启发。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长孙皇后手不释卷,她一遍遍的从书中汲取智慧,为丈夫李世民柔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不知道皇后遍阅群书的书中有没有《周易》,但她身上熠熠闪光的地方处处体现了周易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宋)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五代)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猜你喜欢

卦象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我本位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易经》象数模型在股市行情预测中的应用探析
新化山歌
八卦可能源于竹卦
阐释既济、未济卦象与心肾交感
甜甜的“蝴蝶茧”
从离卦探讨黄帝内经心系组成依据
《周易》与《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