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瘫痪综合症”病原探寻

2017-04-19李富金张金强孟兆杰

家禽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氏杆菌链球菌病毒性

李富金,张金强,孟兆杰

(1.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和康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肉鸭瘫痪综合症”病原探寻

李富金1,张金强2,孟兆杰2

(1.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和康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进入夏秋季节,山东、江苏等地肉鸭养殖中“短喙长舌病”已经不多见,随之而来是以一周内雏鸭期发脐炎,2~3周肉鸭瘫腿、卧地、摇头晃脑,4周左右肉鸭“三炎”为主的疫病,养殖户称之为“鸭瘫”,给部分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损失。为了查找病原,我们进行了实验室病原研究,现把结果分享如下:

1 发病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肉鸭发病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周之内雏鸭,体质弱,脐带收口不良,脐炎比例高;第二阶段,2~3周龄,鸭瘫发病率比较高,8~10日龄左右开始出现,每天都有发病死亡的鸭子,常规药物效果不明显,该阶段死淘率1%~3%,甚至更高,大群采食、饮水无异常。病鸭拉绿色、红色稀便,常出现站立不稳、缩颈,犬坐、翻个,仰后不起,两爪呈现游泳状,不能自主翻滚扶正,有的出现“醉酒样”,原地转圈、头颈震颤、摇头晃脑,丧失自由采食能力,但4~5d死不了,最后因饥饿、脱水致死;第三个阶段,病鸭表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晚上听更清晰),发热,采食慢,走路东倒西歪,浆膜炎等继发病增多。如果继发感染被有效抑制,35日龄左右,鸭群常无新增病例出现。

2 剖检病变

第一阶段,一周内雏鸭主要病变为:脐炎;第二阶段病,鸭主要病变为:心包膜增厚,积黄色液体,心外膜有出血点,内膜条状出血,肝脏肿大(很多出现单侧肿大现象)质地发黄,有出血斑,脾呈花斑状肿大、坏死,大脑轻度水肿,脑壳出血,脑膜充血、出血,消化道无明显病变,个别淋巴滤泡肿大、发白、突出于肠粘膜表面;第三个阶段主要病变为:肺及肺门淋巴结水肿、出血(见图1、图2);轻重不一的心包膜炎(见图3、图4)、肝包膜炎(见图5)、气囊炎,脾脏花斑状肿大坏死(见图6)。

图1 肺水肿出血

图2 肺门淋巴结水肿出血

图3 心外膜斑点状出血

图4 心内膜条状出血

图5 肝肿大有纤维素包膜

图6 脾肿大出血坏死

3 实验室检测

我们采集了23~26日龄3个发病鸭场的15份病料及2个发病鸭群血样20份(其中发病鸭血样10份,同群健康鸭血样10份),进行了实验室检测。

3.1 病毒检测 取肺门淋巴结、肺、肝、脾、胰及肠淋巴滤泡,按照 1:5加生理盐水,匀浆、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液做PCR,分别检测鸭坦布苏病毒、鸭肝、H9亚型禽流感、呼肠孤病毒。结果全部为阴性。

3.2 细菌检测 用无菌接种环勾取脑组织,接种巧克力培养基,放 5%CO2、37℃温箱中培养,勾取心血、肝组织,接种血清琼脂培养基、麦糠凯培养基及SS琼脂培养基,放37℃温箱中培养,培养时间均为16~18h。

结果显示:3个养殖场病料中分离到李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四种菌,每个场都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3.3 药敏试验 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敏感药物,仅对阿奇霉素低敏,其他如壮观霉素、头孢喹肟、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左氧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均不敏感。

李氏杆菌、链球菌:对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喹肟高敏,对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中敏,氧氟沙星、左氧氟不敏感。

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壮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喹肟中敏,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左氧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均不敏感。

3.4 鸭坦布苏病毒抗体检测 结果见图7。

图7 鸭坦布苏病毒抗体(PI值)值

结果显示:健康鸭抗体均值为6.75%,无阳性,10%可疑;病鸭抗体均值14.05%,10%合格,10%可疑。

4 结果分析

4.1 临床上引起鸭瘫痪的因素众多,病毒性疫病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禽流感、新城疫、鸭坦布苏病毒、鸭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等都有此临床症状;细菌性疫病如鸭疫里默氏杆菌、李氏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及沙门氏菌等也会造成瘫痪;非传染因素之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缺乏、痛风、中毒等也会引起鸭瘫痪。分析当前多地出现的鸭瘫疫情,基本可以排除非传染因素。

4.2 采集病例从实验室PCR检测结果看,引起肉鸭瘫痪的常见病毒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复检结果仍为阴性,可能没有病毒感染,也可能病料采集时机不好,病毒感染已过。

4.3 从抗体检测结果看,不排除疫病流行期有鸭坦布苏病毒感染。

4.4 从实验室细菌分离结果看,主要病原是李氏杆菌感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链球菌或者鸭疫里默氏杆菌。

4.5 对分离菌的药敏结果显示,李氏杆菌、链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但是难通过血脑屏障则疗效不佳,如果继发了大肠杆菌或者鸭疫里默氏杆菌,则因细菌多重耐药而影响用药效果,所以中后期发病严重,病死率高,临床也因用药效果差转而怀疑为病毒性疫病。

5 防治措施

5.1 做好种鸭群鸭坦布苏病毒、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禽流感及鸭细小病毒等常见病毒病的防疫,提高母源抗体值,提高雏鸭健康状况,减少肉鸭前期感染,养户应选择高质量品牌鸭苗。

5.2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鸭瘫”主因是李氏杆菌、链球菌、浆膜炎、大肠杆菌二重或者多重感染引起的,虽然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有变化,但病料中没有检测到病毒性病原,因此,不能判定有病毒性疫病参与,需要多做检测,寻找相应证据。

5.3 根据本次检测情况及国内疫病流行情况,建议新进鸭苗在做鸭病毒性肝炎、鸭短喙长舌病抗体注射工作时添加头孢喹肟(2mg/kg体重)防雏鸭细菌感染,选择性做好鸭坦布苏病毒、鸭流感及鸭浆膜炎等疫苗的免疫工作。

[1]陈丙锋,刘海防.关于当前肉鸭瘫痪综合症的研究[J].水禽世界,2010(5):25-26.

[2]姜良娟.肉鸭常见瘫痪发病原因分析及防制[J].山东畜牧兽医,2013(6):23-24.

S858.32

C

1673-1085(2017)04-0040-03

2017-03-07

猜你喜欢

氏杆菌链球菌病毒性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