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工会如何在新常态下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2017-04-19付丽美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企工会新常态素质

付丽美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工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国企工会要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化被动帮扶为主动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完善服务保障、增强服务能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提高服务水平,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本文主要分析了工会十部队伍的现状,针对如何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提升工会十部队伍素质这一课题,提出了强化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是提升工会十部队伍素质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新常态;国企工会;素质;服务

中国工会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的目标,进一步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实践的需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努力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建设服务型工会,是工会组织实现维护职能的必然要求。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工作竞赛机制、选拔考核机制是工会十部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自身行为意识、注重自身形象意识、提升自身能力意识是建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工会十部队伍的必备条件。

一、当前国有工会组织服务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函待拓宽

区域市场建设作为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得到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单一的传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机制已无法跟上集团区域业务拓展的步伐,区域工会组织建设函待跟进,同时面临属地化专职工会干部少、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现阶段,区域市场暂时未建立机制完备的工会组织,尚未达成组织建设与区域覆盖的统一,区域工会组织建设的量与质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把握。

(二)工會组织关爱帮扶工作还要加强

充分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是工会组织提升服务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帮扶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职工思想状况的收集途径较单一、覆盖面不够广、了解不够及时等问题,使得所获取的信息往往不能最全面最真实地反映广大职工的意愿。另一方面,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爱帮扶常常聚焦于职工的经济困难,在生活关爱、精神关爱等方面还需加深了解、加大力度,应在宣传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

(三)工会干部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仍需提升

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要以提升其主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为第一要务。有些工会干部缺乏创新开展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知识不善于主动了解和学习,而习惯于既有的工作套路,从而导致工会组织活力不够足、凝聚力不够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影响工作成效。

二、在新常态下国企工会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的途径

(一)把握工会建设基础定位,加深服务观念

国企工会需立足于全局,进行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抓住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关心的重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会工作面临的难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党基本路线的基石。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工会为党的中心服务与职工群众服务,根本上是一致的。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动摇。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是工会服从服务于企业工作大局的重要内容国企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会组织的多种身份更加凸显。

(二)把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为工作重点

国企工会工作中,必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就基层组织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虚心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增光添彩。

(三)建立健全服务型工会的体制机制

国企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本的核心,以“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为载体,以建立三级服务体系为抓手,构建服务体制机制,为建设服务型工会提供保障。要加强三级服务网络的体系建设。要以三级服务体系为抓手,建立车间、二级厂、企业三级职工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形成服务型工会的基本机制框架。如建立公司、二级厂、车间三级互助帮扶组织,形成了互联、互动、互补的医疗帮扶网络,实现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的全覆盖,明确各级的帮扶范围和救助标准,使帮扶工作做到有心想办事、有钱能办事、有规办好事。

(四)通过“创新力”提升工会工作的服务品质

工会的基本职能属于“规定动作”,而工会的魅力与活力更多来自于“自选动作”,即创新力。工会的创新力体现在自身建设和引领作用上。创新观念、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敢于尝试、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行企务公开,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力求把握“四个定位”,即思维定位必须着眼于大局,工作定位必须着眼于适应,职责定位必须着眼于维护,服务定位必须着眼于职工,通过建立健全指导服务机制,积极为基层出思路、给政策、解难题。

三、结语

加强服务型工会组织建设,就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服务职工为宗旨,认清和把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切实提升服务职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理论认知和实践探索的新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进和加强服务型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围绕重点开展工作,落实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方法,实现服务型工会组织建设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乌亚萍.关于当前国企工会职能转变及服务创新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182.

猜你喜欢

国企工会新常态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国企工会政工工作的优化及创新分析
论加强与巩固国企工会话语权
浅析如何做好国企工会基层工会工作
新常态下国企工会工作发展思路新思考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