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南大门重要的健康守护者
2017-04-19陈可珺
陈可珺
—专访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
传统产业也可以大有作为,并不是一提什么产业就非得是新产业对旧产业的颠覆,我们把这种颠覆叫“破坏性创新”。
广州医科大学作为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学府,在与城市的共生和互动中,更是彰显出特殊的地位和责任担当。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 活动中,围绕这一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广州医科大学的校长王新华。
王新华是中医界最早的一批医学博士,攻读的专业是中医温病学。“温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他曾经参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近二十年。1991年的时候,他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团队的主要成员在越南驻地五年,随后转战柬埔寨、非洲,从事疟疾特别是重症疟疾的临床研究,还一度因为感染严重的登革热而与死神擦肩而过。2014年,广州爆发登革热疫情,王新华参加全市中医药研究方案论证时,除了以专家身份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现身说法。
自担任广州医科大学校长以来,王新华重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发展,而在青蒿素随着屠呦呦的获奖而刚刚闻名于世的时候,已经不在抗疟一线的王新华思考得更多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之前使用过的化学抗疟药,每种药大概10年左右失效。虽然(青蒿素)复方使用以后肯定没那么快,但是我们也要有前瞻性,我们要继续研发更有效的药。”
Q&A
N-南风窗
W-王新华
枢纽型城市的医疗挑战
N:广州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人流多、国际交往频繁,尤其是在明確了着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定位之后,这样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必将为广州带来国际性的医疗难题,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挑战的呢?
W:广州今后国际交往更加频繁,给我们的医疗战线带来很大的挑战。广州是国家南大门,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首先我们要做好南大门的健康守护者。前几年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2014年H5N6禽流感重症病例,确诊了以后转到广医一院成功救治。这例是全球首例成功救治个案。另一个是2015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在韩国爆发,广东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的病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到惠州会诊,最终这个患者痊愈了。2016年2月,广州又发现首例从委内瑞拉归国的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医非直属医院)成功救治了这一病例,而且对病毒进行研究,让我国首次获得了寨卡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也是全球首次从病人的尿液中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假如这些病例没有被成功救治,疫情就有可能蔓延甚至爆发了;而我们将这些疫情遏制在萌芽状态,所以说是健康守护神,这也是我们医科大学非常重要的责任。
同时,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让我们在开放办学方面可能有更多机遇,因为国际交往比较多嘛。我校也是广东省国际化办学试点的高校之一。我校的留学生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在校留学生已经达一百多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课程合作、交流已经基本覆盖所有的本科专业。学校也在加大奖学金和资助的力度,支持学生到国外进行课程的交流和合作。还有科研的合作会更加活跃,甚至医疗的合作也会开放,跟境外、国外的大学和医疗机构探讨国际医院的模式。
培养新型人才破解医疗难题
N:王校长,除了您刚才提到的有效解除新病种、输入性病例给广州带来的威胁之外,面对国际化医疗难题的挑战,作为在办学和临床两个方面都在着力的医科大学,我们正在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W:其实刚才提到的广医的努力和贡献都是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我们是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首先是人才培养。我们要做好南大门的健康守护者,其保障和基础也是要为广州市、广东省输出足够的、高水平的医疗人才。
201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施意见》,应该说是在历史上,对我们市属大学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2015年广东省已经出台了方案,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作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入了广东14所高水平大学里面。这次广州市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把广州医科大学和广州大学两所本科院校整体进入到实施方案里面。这对于广州医科大学来讲,是推动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非常好的机遇。
目前,在教育改革方面,我们重点抓几个试点学院:一个是临床医学的南山学院,一个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金域检验学院,一个是生物技术专业的生命科学学院。这三个试点学院就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抓手。
第一个是南山学院。传统的临床医学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五年的课程中,先是公共课程,然后是解剖、组胚、生理、病理、诊断……到第四年才开始学习内、外、妇、儿科,第五年实习,这一教学模式经常存在一个情况:学到后面前面都忘了。现在我们以疾病为导向,将基础和临床课程整合起来,实施“器官系统教学”。通俗的讲就是以某个系统的疾病为中心,传授系统的临床课程,还包括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人文关怀等都综合起来学习,这样效果更好,更符合医学教育的规律。
第二个是金域检验学院,是培养高级检验人才的改革。我们是校企合作办学,跟现在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检验机构金域检验公司合作,让学生从基础课程到实践课程都跟企业结合在一起,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早进实验室,早实践、早科研,同时借助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学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能力,这就又跟我们原来的医学检验教育模式不一样了。自然,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就更多了。同时,这也为企业保证了优秀人才供给,这是双赢的局面。
第三个是校院合作的生命科学学院。它是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跟中国科学院广州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作成立了这个学院。这样一来就把中科院的专家、科研团队力量,也整合到我们学校生命科学学科里面来,将我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这块做大做强,以适应广州市未来以生物医药作为重要发展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都在推动改革,尤其是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观念上的转变是最困难的。
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也有一系列的举措。首先我们的师资队伍要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个是难度比较大的。我们现在加大对本科教育师资科研素质的要求—他(她)首先必须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在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自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们强调科研的成果进课堂、进教材,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每年都有两百多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参与非常踊跃。还有一个就是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面进行改革……摒除单纯的绩点计分,将(在参加课余活动中体现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科研思维,等等,纳入考量范围。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导向和杠杆的作用,使得他们不是像以前一样死读书、应付考试。
强基层的关键是“留得住人”
N:谈到医疗问题对城市带来的挑战,国际化因素其实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全国普遍存在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无法有效引流到基层的问题,对此,广州开出的“药方”是什么呢?
W:现在医改的核心就是分级诊疗,强基层,引导老百姓小病到基层医院就医。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什么老百姓还是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因素非常复杂。第一个是老百姓就医的观念(需要改变),大家习惯了伤风感冒也一定要去三甲医院排队,这样三甲医院不可能不拥挤。实话说,这个不能全怪老百姓,目前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第二个就是我们基层的各项条件、设施、药物、人才队伍、全科医生水平等等。關键是政府在强基层时要加大力度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基本药物要更加齐全。而关键的关键还是人—要有有水平的、合格的全科医生,而且要留得住。这就要靠政策、靠机制。比如说,目前的情况下,很多人三五年待在社区没问题,但是待一辈子的话他(她)不愿意。
我认为,要让(社区的全科医生)还要有能回到三甲医院工作的机会,要有流动机制,不要有天花板。另外一个,待遇方面,目前来说社区医生的薪酬跟三甲医院的医生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有些地方已经有很好的措施,听说在深圳罗湖区(通过推动全科医生年薪制)全科医生的待遇已经是不比三甲医院差。因为社区全科医生要跟老百姓服务签约,服务得好,签约就多,未来高薪的全科医生不是梦。每年开学我会跟学生说:不一定要去三甲医院挤,社区也有很广阔的空间。
根据广州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名~3名合格全科医生,现在达不到。现在(每万名城乡居民)才1名(全科医生)出头,所以要应急地、过渡期地转岗轮训。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规范化的“5+3培训”—5年的临床医学、3年全科医学的培训。这些学生毕业后会是“四证合一”:既有执业医师资格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还能获得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全科医生证书。今后社区都是规范化培训出来的专业全科医生。现在过渡时期,因为医生培养周期长,不能光等到规培的出来。广东省的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就设在广医,我们这几年通过转岗轮训为广东省培养了两万多名全科医生,为广州市培养了一万多名全科医生,全部回到了社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可以预期,今后大家再到三甲医院,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人满为患。目前(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已经有所改观,近来三甲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增长幅度放缓或者零增长,也就是说我们有些社区医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好现象。